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必修)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必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1-10 20:4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
1.关于我国A、B两省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都是用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
B.都位于同一级别,且有界限
C.区域之间差异明显,区域内部无差异
D.A区域范围比B大,比例尺比B小
2.关于A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地势为第三阶梯
B.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作物一年两熟
C.区内冰川、湖泊众多,河网密布
D.区内地热资源、太阳能资源丰富
图2为“京杭运河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3. 图中甲、乙、丙、丁为黄河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4.我国已利用该河道实施大规模调水工程,该工程 ( )
A.沟通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
B.不需动力调水,可以自流完成
C.可调水量较为丰富,但水质较差
D.实施过程中地形复杂,工程量很大
读图3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示意图,回答5-7题。
图3
5、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下列的: ( )
A、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
6、由于沿线的城市可以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煤炭,则将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的: ( )
A、水体污染 B、噪声污染
C、土壤污染 D、大气污染
7、下列因素中,属于修建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走向所要考虑的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气候条件 D、河流状况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也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据此回答8-10题。
8、下列商品粮基地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 )
A、太湖平原 B、三江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9、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是: ( )
A、矿产资源全面枯竭
B、产业结构不适应市场要求
C、劳动力资源短缺
D、交通不便利
10、加入WTO,给东北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下列发展措施不尽合理的是:( )
A、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B、全面改造提升加工制造业,使之成为高技术、高效益的工业基地
C、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之真正融入全国市场经济大潮
D、把农业产业化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化到国有大中型企业中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倍受世界关注。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11~12题。
11.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水土流失严重 B.农业基础薄弱
C.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D.自然资源不足
12.我国政府为了推动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保护西部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③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13~14题。
13.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
14.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
图4为“鲁尔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 下列有关鲁尔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丰富的煤炭资源 B. 广阔的市场
C. 丰富的铁矿资源 D. 丰富的水源及便利的水运
16. 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 )
① 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 鲁尔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较低 ③ 鲁尔区用地紧张 ④ 鲁尔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我国海尔电冰箱生产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产品单一的电冰箱增加了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电视机等,成为一个企业集团。该企业集团产品开始在国内销售,以后产品逐渐销往国外,目前已经在数个国家投资办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回答17~18题。
17.影响该企业选择在国外建厂的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 B.动力 C.原料 D.资金
18.随着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仍然保持在国外的生产布局,原因是 ( )
A.利用廉价劳动力 B.降低能源消耗
C.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D.提高管理水平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
据报道,广东省某乡历时5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24—25题。
19.该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条件的改变 B.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C.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D.综合治理了环境
20.该乡发展淡水养殖及产品加工的有利条件是 ( )
A.充足的降水、水域面积广 B.山区面积广大
C.丰富的经验、发达的科技 D.附近有较大的消费市场
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深圳市生产总值780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据此及图6、图7,完成26-27题 。
2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深圳市已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2008年深圳市生产总值中,以第三产业增长最多
C.2008年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不必要进行产业转移
22.为深圳市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起重要作用的部门可能是 ( )
A.纺织 B.家用电器 C.金融 D.物流
23.目前,深圳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
A.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减小人口规模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发展高新产业和第三产业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
“双转移”(图8)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9~30题。
24.目前,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 ( )
A.劳动力成本上升 B.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
C.对外交通条件改善 D.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25.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外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是 ( )
A.转入地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全 B.转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较弱
C.转入地的环境污染严重 D.转出地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强
26、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包括地形属于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
盆地等地貌单元
B、植被绝大部分为草原,只有一小部分为荒漠
C、大部分属内流区,河流短小
D、人类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影响远不如青藏高寒区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7.读下图,回答:(13分)
(1)东北区的地形结构特点是 、 。
(2)东北区最北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在 省,以 粮食作物为主,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其形成的区位因素是
(3)东北地区典型的气候类型是 ;有肥沃的 土。
(4)东北区最大的优势资源是 和 。
(5)图中A为 平原,是我国 面积最大的分布区,宜农荒地多,但被开垦为耕地后,土壤肥力下降,提高其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是 。
28.读甲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图甲中字母 所示区域位于西北地区,图乙所示结构反映出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区域的 性。图甲中B字母所示区域为我
国的 (地形区)(6分)
(2)、图甲中A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 ;B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 ,该生态问题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外,还可以引发_ ___ (气象灾害)。(6分)
(3)从可持续发展着眼,解决B地区农业生产恶性循环的首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人类还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整修梯田、整修灌溉等一系列措施,其宗旨是谋求 _________________。(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我国部分省区位置示意图
(1)图示a、b两地的城市化过程与“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相符的是    地。(2分)
(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将桑蚕、甘蔗、果树和花卉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逐渐减少,果基鱼塘、花基鱼塘不断增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2分)
A.气候条件变化  B.农业科技发展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需求变化(3)80年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承接韩国和港澳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4分)
(4)能源问题是制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
为缓解这两个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实施的主要工程有            。
(5)材料2所示产业转移,80年代对我国东部的影响有 、
、 等。(3分)
30.读材料和下图,回答问题。(18分)
材料 中新网2009年2月5日电综合消息,自去年入冬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目前,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普遍达到中到重度干旱,部分地区达到特重程度。面对特大干旱,农业部启动抗旱一级应急响应,国家防总也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 。
(1)图中①②③表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其中①是 __ ,②是 ___ ,③是 。(3分)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依据是
和 。(2分)①与②两区域大致以
为界。(2分)
(2)从位置上看,旱灾严重区主要集中在 (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受灾粮食作物主要是 ___ 。为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 。(3分)
(3)图中②自然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治理的根本措施是 。(4分)
(4)从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来看,A地区的重要任务是 ,B地区的重要任务是 。(4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地理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2分,共36分;双选每小题3分,共24分 合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C C D B B B D C A C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 A C BD AD AB CD BC AD AD AC
29.(13分)
(1)b (2分)
(2) D (2分)
(3))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位置优越。(其它合理也可)(至少两点,每点2分,
21世纪教育网
w w w.21世纪教育网 高 考 资源 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