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1 10:4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蒹葭》《关雎》
——两千年前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现代歌
《死了都要爱》
《只对你有感觉》
《今天你要嫁给我》
《走火入魔》
……
直白、浓烈、霸道
两千年前的歌
《关雎》
《蒹葭》
《子衿》
《桃夭》
……
含蓄、温丽
礼乐文化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内容上有何共同点?
这是两位怎样的男子?
身份
追寻爱情的过程
爱情观
《关雎》
《蒹葭》
君子?
A.指品德优秀的人
B.君王之子
为什么是雎鸠,可以换成别的吗?
注释: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
——朱熹《诗集传》
“雎鸠,王雎。”
——《尔雅·释鸟》
因其头顶的冠羽,让雎鸠看起来颇具王者的气度与风范,古人亦称其为王雎。
贵族
专情
为什么是琴瑟、钟鼓,可以换成别的吗?
古时候,乐器的使用有礼制的规范,书写在礼制的文献中。
钟鼓:“诸侯、天子备用之”
琴瑟:
这是两位怎样的男子?
身份
追寻爱情的过程
爱情观
《关雎》
《蒹葭》
君子:在先秦文献中,指君王之子。
可能是贵族,
也可能是普通的青年男子。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爱是一见钟情的欢喜
爱是________的____
爱是辗转反侧的相思
爱是求之不得的怅惘
爱是琴瑟钟鼓的庄重
爱是溯洄溯游的执著
这是两位怎样的女子?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性格品质
《关雎》
《蒹葭》
窈窕淑女
左右流之
左右采之
左右芼之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采荇菜
善良美好
身姿优美
勤劳
品味高雅
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清冷朦胧
美好,值得人上下游走追寻
成为更好的自己,让自己值得被爱
另一首爱情诗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中的女子面对爱情时又是怎样的?
诗歌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位女子的?
爱情诗之外
劳役诗: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战争诗: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你从这四个反问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你从这三个感叹句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两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让你感受到这种情绪的?
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
表情达意,痛快淋漓
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充分渲染情感。
内容分类·“思无邪”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
1.祭祖颂歌(母系氏族末期感生神话)
《生民》
2.劳役诗
《式微》
3.燕飨诗
(群臣亲朋欢聚宴享)
《鹿鸣》
4.怨刺诗
(反映丧乱、针砭时政)
《硕鼠》
5.战争诗
《无衣》
6.爱情诗
《关雎》《蒹葭》《子衿》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全书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作品。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借此可窥见当时人们的生活、劳动、婚姻、风俗、怨愤。
特点是通过重章叠句,反复咏叹以传达一种节奏感与音韵美,从而深化感情,加强作品的抒情性。
诗经六义·诗歌形式
关于《诗经》
诗经六义·诗歌形式



地方歌谣
相对于京都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风土歌谣。
朝廷正乐
宗庙祭祀之乐
宫廷乐歌,用于宴会典礼。分为大雅与小雅,大雅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既有贵族也有位卑者。.
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按照配乐曲的性质而分
诗经六义·表现手法



铺陈直叙
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借物譬喻
托物起兴
借一个事物来比喻诗人内心情感。
客观事物触发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一般在诗歌的发端。
联用
联系学过的内容,说一说诗歌中运用了以下哪些表现手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