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 同步导学案+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 同步导学案+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1 10:45: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
我爱你,汉字
一、根据下图字形的变化写出汉字字体的演变。
字体:
甲骨文


)→(
)→(
)→(

二、根据下面的图画,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三、社会上存在很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请你仿照示例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例:花露水广告:六神有主——(六神无主)
四环素广告:快治人口——
(      )
营养液广告:口蜜腹健——
(      )
止咳药广告:咳不容缓——
(      )
自行车广告:骑乐无穷——
(      )
网络广告:一网情深——
(      )
服装广告:衣见钟情——
(      )
四、根据课本内容完成练习。
1.下列关于汉字字体演变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今天的印章中常用到它。
B.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C.隶书通行于两汉,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D.楷书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
2.人们把刻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是在__________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__________的成熟汉字,字形的象形性较强。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__________代的王懿荣。
3.我国的通用语言和文字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五、欣赏书法,完成练习。
1.上面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幅作品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
B.第二幅作品笔势豪放,具有线条的表现力,书写技巧最难。
C.第三幅作品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便于书写和认读。
参考答案:
一、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二、秉



三、脍炙人口
口蜜腹剑
刻不容缓
其乐无穷
一往情深
一见钟情
四、1.A
2.龟甲
兽骨
商周


3.普通话
规范汉字
五、1.隶书
草书
楷书
2.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导学案
我爱你,汉字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欣赏书法作品,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
3.学会制订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
;学会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4.通过活动,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自主预习】
1.
汉字字体的演变
(1)以“日、月、车、马”四个字为例,展现了几千年来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字体的发展逐步从(
)走向(
),从笔画(
)走向笔画(
),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2)汉字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
)、(
)(主要指小篆)、隶书和(
)。
(3)甲骨文特点:
字形的(
)较强,写法也不固定,字的(
)。
(4)金文特点:
字的线条(
),早期部分字形的(
)还很明显,(
)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
(5)小篆:
字形结构稳定,线条(
),粗细基本一致,(
)意味不明显。
(6)隶书特点:
隶书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
)或(
),(
)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
),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7)楷书特点:
字形(
),笔画规整(
),比隶书更加便于(
)和(
)。进入(
)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2.
甲骨文的发现: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
)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1899
年,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
)的注意,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
)更早的文字。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
3.
书法欣赏:
根据下面的提示整理相关资料。
(1)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有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
(2)中国古代被传颂的经典书法作品有《
》《
》《
》《
》等。
4.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
)语音为标准音,以(
)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
)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
5.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
(1)标题
(2)前言
(3)研究方法
(4)资料整理
(5)研究结论
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很多长得很像的汉字,稍不留神就认错了。例如:“壶(hú)”是装水的容器;“壸(kǔn)”是宫里的路。“赢(yínɡ)”,获胜;“羸(léi)”,瘦弱。“衹(zhǐ)”,“只(zhǐ)”的繁体字;“袛(dī)”,短衣汗衫;“祇(qí)”,地神;“祗(zhī)”,恭敬。“戊(wù)”,天干第五位;“戌(xū)”,地支第十一位;“戍(shù)”,军队防守;“戎(rónɡ)”,古代兵器的总称,军队,军事。
材料二:“赢”由五个汉字组成。有人说,它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指_________;“口”指_________
;“月”指_________
;“贝”指要取财有道;凡指_________

材料三:据说,1930年5月,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等在河南等省进行中原大战。战前,冯、阎商定率军在河南北部的沁(qìn)阳会师,集中兵力一举歼灭蒋军。冯玉祥的一位参谋在拟定命令时,误把“沁阳”写成“泌(bì)阳”。恰巧河南南部有一个泌阳,该地与沁阳相距数百千米。只因多写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千米,最后导致冯、阎联军惨败。
(1)根据材料一,依次填在横线上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庭_____
_____弱
_____仰
_____卫
A.壸 羸 祗 戍
B.壶 羸 袛 戌
C.壸 赢 祇 戎
D.壶 赢 衹 戊
(2)将下列内容依次填入材料二中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时间观念
②平常心态
③沟通能力
④危机意识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3)材料三中,冯、阎联军惨败的原因是(  )
A.选错决战地点。
B.联军内部不团结。
C.冯玉祥的参谋写错字。
D.联军兵力不敌蒋军。
(4)阅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收获或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象形
符号化
较多
简单
(2)甲骨文、金文、篆书
楷书
(3)象形性
线条比较纤细
(4)粗壮
象形性
西周
(5)圆转
象形
(6)直笔
方笔
象形
简化
(7)方正
规整平直
书写
认读
南北朝
2.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
王懿荣
篆书
3.(1)智永
怀素
欧阳询
柳公权
(2)兰亭集序
祭侄文稿
多宝塔碑
千字文
4.
北京语音
北方官话
现代白话文
6.(1)A
(2)D
(3)C
(4)示例: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国的汉字。对于那些长得很像的汉字,我们更要仔细辨析,以免出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