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土地改革
1950——1952
思考:为什么封建土地制度下农民生活困难呢?
坐享其成
劳而无获
剥削压榨农民
地主
农民
20~30%
90%
占有土地比例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10%
70~80%
地主
农民
农民被迫逃荒要饭
农民被迫卖儿卖女
封建土地所有制
过着这种生活的根源在哪里?
任务:巩固人民政权;
支持:必须得到农民支持;
解决:必须解决土地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为此必须得到谁的支持?而要想得到他们的支持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旧解放区
已完成土改
新解放区
材料: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根本原因)
②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直接原因)
一、土地改革的背景/原因
二.土地改革概况
1.地区:
2.法律依据:
3.内容:
新解放区
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转变(实质)
地主私有
农民私有
仍是私有制!
①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②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3亿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等,农民真正获得解放
4、措施:
5、结果:
6、完成:
1952年底
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使地主自食其力,减少改革阻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批斗地主
烧地契
农民分到地主耕牛、工具
土改中拔出地主立的地界碑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农民分到土地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类别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所有者
地主与农民关系
产品分配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私人所有
地主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比较两种土地制度
特点: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政策
材料: 相关史事(P14)
为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次土地改革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与过去的政策有所不同。这样做可以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收到损害,也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这次土地改革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
作用:减少土改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地主阶级被消灭。
土地改革的意义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
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
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1949年与1951年粮食产量对比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毛泽东
3.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4.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巩固人民政权,解放农村生产力
必背诵!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6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减租减息”
“耕者有其田”——《中国土地法大纲》
新中国成立后:
“打土豪、分田地”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人民政协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
巩固政权
1、西藏和平解放
2、抗美援朝
3、土地改革
筹备
标志
原因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1952年底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时间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依据
内容
意义
小结
1、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确立
B.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
C.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A
C
课堂检测
3.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4.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B
A
课堂检测
5.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废除了( )
A.资本主义剥削土地制度
B.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土地私有制
D.封建剥削制度
6.土地改革的完成对经济的影响是( )
A.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D.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B
D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