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铅笔有多长》一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①本课主要通过测量使学生体会到引入分米、毫米的必要性。②通过各种活动建立1分米、1毫米的具体表象。③使学生感受1分米、1毫米有多长,并知道米、分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本课力求体现:①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②培养学生估测意识。③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④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已学了长度单位米、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米和毫米;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测量方法,已建立了米和厘米的具体表象;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估测能力。对于建立1分米、1毫米具体表象有困难的学生,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孩子建立1分米、1毫米的具体表象及进行估测方法的具体指导。
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长,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了解米、分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通过“量、估、比”等活动发展学生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动手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以及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1、体验1分米与1毫米的长度。
2、1m=10dm,1dm=10cm,1cm=10mm。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与1毫米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尺、磁铁。
学具准备:学生尺、彩色卡纸条。
教学过程:
一、通过淘气日记,引出分米的认识。
1.复习米和厘米。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吗?能告诉我你的身高是多少吗?(生答)。
师:在同学们的身高里都有“米”和“厘米”这两个单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一米有多长,一厘米呢?用小手比划一下。(生动)。
师:真好!咱们再一起看看淘气当时掌握这些知识了吗?(出示淘气日记)。
师:淘气日记中出现:“我们立刻从4米高的凳子上跳了起来……”关于凳子的高度究竟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初步感知并体会1分米有多长,建立1分米的知识表象。
师:请同学们看我手中的铅笔,估计一下,这枝铅笔有多长?(生估计)。
师:同学们估计的结果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枝铅笔到底有多长?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生答)。
1、看一看,直尺上的1分米。
2、在彩条上量出1分米的长度,剪下来,再闭上眼睛感受1分米。
3、估出彩条上的1分米,剪下来,和准确的1分米做比较。
4、根据比较的结果,调整脑中1分米的具体表象。
5、找找身边长约1分米的物体。
6、游戏活动,进一步加深1分米长度的认知。
7、在米尺上感知米与分米之间的联系。
8、1分米的拓展。
三、通过断铅笔引出毫米概念,体会1毫米的长度,建立1毫米长度表象。
1、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学习毫米的必要性。
师:刚才在学习分米的时候,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可是当我用这枝铅笔写字时,又遇见了一个问题,写着写着,铅笔芯断了,谁来量量?(一生量)知道这是多少吗?
2、通过课件、实物演示,体会1毫米的具体长度,建立1毫米的具体表象。
3、找出生活中厚度大约1毫米的物体。
4、在直尺上观察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联系,课件演示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联系
5、动手活动:测量纸条的宽度,数学书的长、宽及桌子的宽。
四、巩固练习,再次通过淘气的日记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
?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m dm cm mm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
教学反思:
? 本课在情境创设到建立表象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力求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动参与,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自主探究,体验空间和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我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动手剪一分米的彩条,动手量数学书的长度和厚度,感知一分米和一毫米的长度,都是在帮助学生建立一分米和一毫米的长度表象。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合作交流中掌握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学生在互动中既获得了新知,又培养了 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在测量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都是先估测,然后测量。学生在估测、实际测量的比较过程中强化了表象,从而逐步形成了长度单位的概念,估测能力得到了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初步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