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本节目标
红细胞、白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根尖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问题探讨
2
1.显微镜的结构
机械部分
光学部分
镜座
镜柱
倾斜关节
镜臂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镜筒
载物台
转换器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压片夹
一、观察细胞
2.如何使用显微镜(视频)
3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低倍镜观察
取镜
安放
对光
压片
调焦
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找
移
调
转
低倍镜下找到物像
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调节细准焦,使物像清晰
4.目镜与物镜
物镜大小
视野亮度
细胞数
视野范围
低倍镜
高倍镜
低
高
亮
暗
多
少
大
小
螺纹
镜长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镜
物镜
无
有
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
物镜
5.有关放大倍数的问题
放大的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放大的倍数是该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表面积或者体积
6.成像结果
显微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上
上
7、物象移动规律:
若要把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移动标本方向与物象偏向方向相同。(“偏哪移哪”)
看到的像:
实际标本:
8.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视频)
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A
2.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
)
A.2个
B
.4个
C.16个
D.32个
B
课堂精练
思考:上面的两个细胞的共同点有哪些?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是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三个结构呢?
观察下面的两幅图片: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分类依据: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原核生物:
细菌
放线菌
蓝细菌(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发菜)
支原体、衣原体
植物
动物
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真核生物:
注意!
1.一般“菌”前面有“杆”“球”“螺旋”“弧”都属于细菌。
乳酸菌,醋酸菌,根瘤菌也是细菌。
大肠杆菌
霍乱弧菌
淋病球菌
2.蓝
细
菌
当以细胞群体出现时,
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微观
细胞质
自养生物
核糖体
如:水体富营养化——水华
状如发丝、呈黑蓝色——发菜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
宏观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壁
多数有细胞壁(支原体无),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无染色体,有环状的DNA分子(拟核)
有由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有以DNA和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染色体
举例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动物、植物、真菌
②各种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1、多样性:形态、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
总结: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③细胞学说“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所有细胞
都来自一类共同的祖先
2、统一性:
①各种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等)
一、观察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显微镜的使用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课堂小结
①生物类型
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③总结强化: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