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历史课件4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3.地球的历史课件4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11 10:0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
的历史
第1章
第3节
导入
2.地球的环境都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
身材这么庞大的动物为什么没能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来呢?
1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它经历了多次火山喷发、板块碰撞等;要了解这些经历,研究地层是最主要途径
1.地层——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太行山王莽岭的地层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层
思考:地层有什么特点呢?
(1)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2)岩层上新下老
(3)常含有化石
2.化石----存留在沉积岩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分布规律:
同一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
岩石
由老到新
生物化石
越复杂
鱼化石
鹦鹉螺化石
恐龙化石
三叶虫化石
http://www.nigpas./xwzx/kyjz/index_1.html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
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思考:A、B两地地层对比
可能二,化石I所在地层形成之后,
B地地壳抬升,化石I所在
地层被侵蚀掉
可能一,化石I所在地层形成时期,B地为山地,地势高,未发生沉积
I
II
III
II
III
IV
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科学家发现了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2.6
23
66
145
201
299
359
419
443
252
2500
485
541
4000
新生代
中生代
古生代
显生宙
距今时间/百万年
4600
冥古宙
太古宙
元古宙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泥盆纪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古近纪
新近纪
第四纪
石炭纪
二叠纪
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据此把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了系统性的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3.地质年代表
宙(Eon)
代(Era)
世(Epoch)
纪(Period)
期(Age)
时(Chron)
地质年代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
界(Erathem)
系(System)
统(Series)
阶(Stage)
时带(Chronozone)
宇(Eonthem)
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案例探究
科学家在研究古老地层时发现,距今5.41亿年前,地层中埋藏的化石,以藻类化石和软体动物留下的遗迹化石为主,生命形态都很简单,而此后动物化石的数量和种类都呈爆发式的增长,并出现了大量有硬壳或骨骼的动物化石,生物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
因此,科学家将硬体生物的大量出现,作为划分一个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并将这一地质年代命名为寒武纪,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显生宙由此开始,之后之前的漫长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统称为前寒武纪。
2
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质历史时期
距今时间(百万年)
海陆演化
生物演化
矿床的形成/气候演化
植物
动物




冥古宙
太古宙
元古宙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出现蓝藻
4000-2500
2500-541
蓝藻大爆发,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重要的成矿时期
4600-4000
海洋、陆地初步形成
小组合作,找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海陆演化、生物演化等的特点,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541-252
联合古陆
低等植物
无脊椎动物
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
两栖类、爬行类
成煤期
252-66
开始瓦解
裸子植物兴盛
爬行动物的时代
哺乳动物出现
成煤期
66-至今
联合古陆解体
被子植物
哺乳动物
全球冷暖交替
前寒武纪
(隐生宙)
叠层石

间:
冥古宙:
元古宙:

他:
太古宙:
40亿年前
冥古宙
25亿年前
太古宙
5.41亿年前
元古宙
地球诞生
46亿年前
约40亿年,占地球历史90%
无氧环境,只有有机质,
没有生命
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
生物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
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
大气、海洋、陆地慢慢形成
蓝藻爆发与叠层石的形成
蓝藻在生长过程中能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当沉积物增多,蓝藻需要移动到表层来寻找光源进行代谢
这样,沉积物一层一层地堆积,就形成了垫状或垛状的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
澳大利亚西部沙克湾现存的叠层石
古生代
(远古的生物时代)

括:
地壳运动:
晚古生代:

他:
早古生代:
5.41亿年前
2.52
亿年前
古生代
早古生代(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晚古生代(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运动强烈,海陆大变迁
形成联合古陆
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
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
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植物
脊椎动物发展,两栖动物出现
进化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出现
蕨类植物繁盛,重要的成煤期
后期95%的生命灭绝
寒武纪(5.41-4.85亿年)
——Cambrian
(541-485
MA)
寒武纪大量多细胞生物突然出现,这一爆发式生物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
带壳具骨骼的海洋无脊椎动物趋向繁荣,其中,最繁盛的是节肢动物三叶虫,故又称为“三叶虫时代”,
寒武纪生物形态奇特,和现在地球上所能看见的生物极不相同
寒武纪海洋复原景观
奥陶纪(4.85-4.44亿年)
——Ordovician
(485-444
MA)
奥陶纪三叶虫数量仍居首位;此时其它无脊椎动物数量和种类都超过了寒武纪;常见有珊瑚、腕足类、腹足类等
地球陆地变化不大,由于水生植物不断的光合作用;空气中氧气含量进一步增加,广阔的海域,繁育着大量的各门类无脊椎动物
奥陶纪海洋复原景观
奇虾
志留纪(4.44-4.19亿年)
——Silurian
(444-419
MA)
——Silurian
(444-419
MA)
古生代第三个纪,被称为笔石的时代
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志留纪时仍占重要地位,鱼类开始征服水域,为泥盆纪鱼类大发展创造了条件,陆生植物中的裸蕨植物首次出现,植物终于从水中开始向陆地发展,这是生物演化的又一重大事件
笔石
泥盆纪(4.19-3.59亿年)
——Devonian
(419-359
MA)
裸蕨类繁荣,原始菊石、昆虫出现,原始两栖类,蕨类植物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
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鱼形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多,现代鱼类——硬骨鱼开始发展,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
泥盆纪地球复原景观
邓氏鱼活于泥盆纪时代古生物,身体长约8至10米,重量可达4吨,其主要食粮是有硬壳保护的鱼类及无脊椎动物,是当时地球海洋里面的顶级掠食物动物
石炭纪(3.59-2.99亿年)
石炭纪时期,气候潮湿,出现了新的奇特的森林(陆地上最早森林)由厚层的蕨类植物和又高又细的树木组成
各种形状和大小的两栖类动物在湿润的环境中繁盛起来,体形巨大的昆虫也是如此
石炭纪植物复原景观
由于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煤炭,因而得名“石炭纪”
据统计,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50%以上
二叠纪(2.99-2.52亿年)
——Permian
(299-252
MA)
——Permian
(299-252
MA)
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古板块间相对运动加剧,并陆续地形成褶皱山系,古板块间逐渐拚接形成联合古大陆(泛大陆)
脊椎动物的重要代表为两栖爬行动物,三叶虫趋于灭绝;昆虫开始迅速发展,种类增多,
故二叠纪也被称为“昆虫时代”
异齿龙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
End
Permian
mass
extinction
二叠纪末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气候变化是形成这场大灾难的主要原因,有96%的物种灭绝,三叶虫、海蝎及重要珊瑚类群全部消失
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获得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
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
中生代
(中间的生物时代)
中生代景观

括:

化:

他:
2.52亿年前
6600万年前
中生代
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板块剧烈运动,大陆漂移
爬行动物繁盛,“爬行动物的时代”
中后期,开始向鸟类转化
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重要成煤期,后期物种大灭绝
1996年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发现的中华龙鸟化石,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带羽毛的恐龙化石
研究表明,中华龙鸟和鸟类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它的发现为鸟类的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白垩纪末恐龙大灭绝
白垩纪末,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又一次重大的灭绝事件
在地表居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量消失,恐龙完全灭绝;一半以上的植物和其他陆生动物也同时消失
普遍被大家接受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引人注目的是,哺乳动物是这次灭绝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它们度过了这场危机,并在随后的新生代占领了由恐龙等爬行动物退出的生态环境,迅速进化发展为地球上新的统治者
新生代
(最新的生物时代)

括:
大陆演变
人类演变

化:

他:
6600万年前
至今
新生代
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联合大陆解体,海陆格局形成
形成褶皱山系,被子植物繁盛
哺乳动物出现,人类出现
第四纪时期,气候多次冷暖交替
目前,地球处在一个温暖期
大气层、海洋和陆地形成,大气成分______增多
海陆格局多次大变迁,_____形成。
联合古陆解体。
形成现代地势起伏总格局和大的山脉。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原核生物出现。_____能制造氧气。缓慢进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早古生代,海洋中_____盛行,出现低等陆生植物。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海洋中鱼类大量繁衍,依次进化出_____、爬行动物。_____植物繁盛。
_____的时代,后期进化出了鸟类,裸子植物繁盛。
_____快速发展,人类出现,被子植物繁盛。
活动探究
①蓝藻
②无脊椎动物
③蕨类
④氧气
⑤联合古陆
⑥爬行动物
⑦两栖动物
⑧哺乳动物








归纳总结
进化特点


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蕨类植物,出现于泥盆纪,大多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孢子繁殖。
裸子植物,没有果皮,种子是裸露的,例如银杏。
被子植物,也叫显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是植物中最高级的一种。
归纳总结
进化特点
进化特点
动物
原始单细胞动物
无脊椎
动物
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脊椎动物
(鸟类、哺乳类)
草履虫
蜗牛
(软体动物)
大鲵(两栖类)

(哺乳类)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地质年代表中的时间分别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地质年代表中的时间分别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凌晨4点,海洋中产生了最初的生命——蓝藻。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地质年代表中的时间分别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之后整整一个白天都过得很漫长无聊,直到晚上21:14分,多细胞生物爆发式地出现,世界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地质年代表中的时间分别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22:07分,两栖动物爬上了岸,最早的爬行动物出现了。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地质年代表中的时间分别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23:00,恐龙出现。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地质年代表中的时间分别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23:40分,小行星撞地球,恐龙灭绝。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地质年代表中的时间分别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23:58:40,也就是1分20秒之前,南方古猿开始直立行走。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地质年代表中的时间分别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两秒钟之前,直立人学会了用火。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地质年代表中的时间分别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人类什么时候学会了书写,开始用文字传承文明呢?0.11秒之前。
1.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的时期是(

A.元古代
B.太古代
C.古生代寒武纪
D.中生代侏罗纪
C
2.下列关于生物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生代寒武纪出现了鱼类
B.中生代侏罗纪恐龙繁盛
C.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了哺乳动物
D.古生代早期出现了森林生态系统
B
3.原始鱼类出现在


A.元古代
B.早古生代
C.晚古生代
D.中生代中期
B
4.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A.古生代地层
B.元古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A
5.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

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类
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
D.蕨类植物
C
6.大量的铁、金、镍、铬等金属出现的地层往往是(

A.前寒武纪地层
B.古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大气中有了氧气,才有了生物的发展演化
B.蓝藻属于真核生物
C.人类的出现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D.目前地球处于寒冷期。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