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概括你印象当中的北宋
“强唐弱宋”——北宋灭亡时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被新崛起的蒙古铁骑逼得跳海。宋朝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积贫积弱”窝囊的背影。
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在谈到宋代时感叹:“谈到十一世纪,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
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西汉
南北朝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饥。 ——沈约《南朝*宋书》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唐朝
(宋朝时)朝廷时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
读材料,思考:江南地区有怎样的变化?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唐朝中后期
南宋
你知道我国经济重心是什么时候开始南移的吗?
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经济重心最后完成南移。
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打一农作物)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打一农作物)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打一农作物)
水稻
茶叶
棉花
一、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粮食作物:水稻
①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得到较大推广;
③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长江下游和太湖一带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
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江淮、川蜀一带。
茶叶: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耕获图》
牛耕
灌溉
插秧
收获
扬场
入仓
看图识农事。
一、农业的发展
思考:
插秧和扬场、入仓同时出现,能够说明什么?
说明宋代已经有了双季稻,复种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北宋: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 丝织业生产发达。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宋朝织机
南宋后期:海南岛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1、纺织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南宋棉毯
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五大名窑:哥汝定官钧(哥!你定冠军)
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二、手工业的兴盛
2、制瓷业
官窑葵瓣洗
定窑孩儿枕
钧窑鼓钉三足洗
汝窑三足洗
哥瓷
景德镇瓷
南海一号古沉船
3、造船业
船长41.8米
船宽11米
船身(不算桅杆)高约4米
排水量估计可达828吨
载重近425吨
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二、手工业的兴盛
3、造船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3、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当时世界领先;北宋东京 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的海船配有指南针。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模拟情境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姓名
经商管理
技能
临安
居住地
现代商人穿越到宋代
身份
北方
祖籍
宋有财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如果你想去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开店,你该去哪?
3、你早上和晚上能够经营商铺吗?
4、你的店铺开到乡镇能有生意吗?
2、你能在城市居住区内经营商铺吗?
开封、杭州
能,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能,打破坊市界限
有,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草市出现
材料二: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对比下列四则材料,概括出宋代商业与唐朝相比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探究思考
唐长安城平面图
材料一:
1、市坊分开
2、商业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到限制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唐朝商业发展有何特点?
材料三: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东京梦华录》
1、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思考:材料中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材料四:潘楼东区十字街,谓之土市子(闹市)……茶坊为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夜市)”。——《东京梦华录》
2、营业时间:延长,开始出现夜市和早市。
探究思考
宋与唐都城相比,变化表现在:
“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变化的原因: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原有“市”的
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宋有财发现可以通过海外贸易可以赚取更多的财富。
请问他商船可能到达哪些地方?
进行对外贸易港口有?
商船进出港口,会接受哪个机构的检查?
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海上贸易
广州、泉州
市舶司
宋有财到四川经营丝绸生意,每天需要带着大量的金属货币穿行在大街小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他的烦恼怎样解决呢?
使用纸币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
——李攸《宋朝事实》
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产生: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③发展: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叫会子;
④影响: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纸币的出现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南宋最终完成
经济重心的南移
手工业的兴盛
农业的发展
商业贸易的繁荣
“经济重心”概念
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课堂小结
证据4
证据3
证据2
证据1
宋初南方人口是北方人口的两倍。
证据5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所谓“苏湖熟,天下足”。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人80%来自淮河以南。“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农业、手工业集中在南方。
商业城市南方多于北方。
有哪些证据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历史上的经济南移的三个时期
东汉末年——东晋南朝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年
初步开发
加速发展
超过北方
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人口流动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使江南得到开发,南方经济发展。
辽、西夏战乱,金灭辽,北宋天亡,大量人口南下,工具,使江南得南宋建都江南,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唐朝中期爆发安史之乱,五代战乱纷争,大量人口迁徒,加速南方经济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开始星现南移趋势。
【合作探究】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要重视引进劳动力、先进工具和技术。
(5)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对外贸易。
1、下列粮食作物中,产量居南宋首位的( )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粟
2、中国瓷器史上辉煌时代( )
A、隋朝 B、唐朝 C、五代 D、宋代
3、宋朝居当时世界首位的手工业部门是( )
A、丝织业 B、棉织业 C、制瓷业 D、造船业
4、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
A、唐朝中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B
D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