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教版七上信息技术 1.4信息安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教版七上信息技术 1.4信息安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3-11 09:4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信息安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危害,学会病毒防范。
了解计算机犯罪危害性,通过学习加强自身信息道德的培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鼓励学生分析并交流看法,掌握信息安全相关问题及道德规范知识。
通过课堂上的自主探究环节,让学生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课堂上与大家信息共享,体验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和对信息法律法规的认识。
[教学重点]
了解信息安全知识。
理解信息系统安全包括那些方面以及维护系统安全的相关措施。
初步树立科学的信息安全意识,保障信息安全。
[教学难点]
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讨与信息安全问题相关的兴趣。
让学生树立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意识。
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你上网了吗?网络已像电视、电话一样悄悄地走进了家庭,来到了我们的校园,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你在使用网络时都做什么呢?
二、新课:计算机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偶然的原因或者由于人的蓄谋,有可能造成计算机系统的破坏,导致机密文件或数据文件的丢失或被窃,因此,防止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计算机安全问题。
1、设疑:通过新闻、图片思考它们分别来自信息按全哪些方面的威胁?
2、自探目标:
(1)阅读教材了解计算机安全定义。
(2)计算机病毒特点及危害。
3、合作探究: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4、拓展延伸:课件演示计算机犯罪案例,说说你的想法。
三、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通过上网可以获取外界信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但是网上不健康的内容泛滥,网络陷阱防不胜防,同学们必须提高信息道德修养,培养信息安全意识,树立积极向上,求知好学的上网风尚,争做文明的网民。
四、思考交流
1、中学生应培养哪些信息道德?
2、信息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你是怎样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
五、板书
第四节 信息安全
计算机安全
二、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四、信息安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