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化学模块(八):物质转化与推断【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化学模块(八):物质转化与推断【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11 10:2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1)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
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
以Ca为例,Ca→CaO→Ca(OH)2
2Ca+O22CaO CaO+H2O===Ca(OH)2 Ca(OH)2+2HCl===CaCl2+2H2O
注意:金属氧化物→碱的反应,对应的碱必须是可溶性碱,否则反应不能一步实现,如CuO→Cu(OH)2,CuO不与水反应生成Cu(OH)2,要实现CuO→Cu(OH)2的转变,必须先加酸(如盐酸)生成CuCl2,再加碱(如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相反,可溶性碱一般难以分解,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如Cu(OH)2CuO+H2O。
(2)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
以S为例,S→SO2→H2SO3
S+O2SO2 SO2+H2O===H2SO3 H2SO3+2NaOH===Na2SO3+2H2O
注意: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能够跟水直接化合成酸,如CO2+H2O===H2CO3,但也有少数非金属氧化物不能与水直接化合,如SiO2、CO等。
同时,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后又会重新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如H2CO3CO2↑+H2O。
(3)其他转化规律
① 两条折线(外围)
金属+酸→盐+氢气
金属1+盐1→金属2+盐2
② 四条横线
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
碱+酸→盐+水 盐1+盐2→盐3+盐4
③ 四条交叉线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碱1+盐1→碱2+盐2 酸1+盐1→酸2+盐2
(4)疑难点:“无机物相互关系图”中用线连接的两类物质不一定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只有符合有关反应条件(如复分解反应条件等)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例1. 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 Zn→ZnCl2 ② Zn(OH)2→ZnCl2 ③ ZnCO3→ZnCl2,则(  )
A.三种转换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
B.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完成
C.只有②发生了中和反应    
D.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
例2.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乙既能与甲反应又能与丙反应的是(  )
选项 物质甲 物质乙 物质丙
A HCl Zn AgCl
B H2SO4 Fe2O3 NaCl
C Ba(OH)2 Na2CO3 CaCl2
D H2SO4 Ba(OH)2 NaCl
例3.如图中的a、b、c、d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其中甲是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乙为氯化物,是家庭做菜时必要的调味品;a为常见的单质,它的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极广,其组成元素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所必需的;c中含有三种元素,c和d相混时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物丙。
(1)c的化学式是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1.现有Fe、CuO、MgCl2、Ca(OH)2、稀硫酸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2、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Fe2O3→FeCl2 ? B.?KMnO4→MnO2 ? C.?CO2一CO ? D.?CuSO4→Cu(OH)2
4、根据下图转化关系:。推断物质甲是( )
A.Fe2O3 B.CaO C.CuO D.Cu
5、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A.X:Cu??????Y:CuO??????Z:CuSO4
B.X:CO2????Y:O2????????Z:CO
C.X:CaCO3??Y:CaO??????Z:Ca(OH)2
D.X:NaOH???Y:NaCl??????Z:Na2CO3
6、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B.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氧化铁,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C.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7、各物质间有着一定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下列各组物质间可以按如图所示关系直接转化的是(  )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
8、海水晒盐可得到大量粗盐,某氯碱厂用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法制取NaOH,H2和Cl2还可用于制盐酸,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和C12制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为:H2+Cl22HCl
B.精制时去除粗盐中的Ca2+、Mg2+、SO42﹣,依次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OH、Na2CO3、BaCl2、HCl
C.电解时的反应为2NaC1+2H2O2NaOH+H2↑+Cl2↑,该过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脱盐工序是利用NaC1和NaOH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分离得到NaC1晶体和NaOH溶液
9、某工厂废料中含有铜、氧化铜和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按如下流程进行反应,请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
(2)A、C、D、E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蓝色溶液B与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废料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有CO、CO2、H2、水蒸气四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1)若只验证混合气体中的CO和H2 请回答:
①使用装置A的目的是   ,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使用装置B的目的是   。
③若A、B装置顺序对调,造成的后果是    。
④若A、E装置顺序对调,造成的后果是   。
⑤F装置的作用是   。
(2)学习中编顺口溜或打油诗,是帮助记忆的好方法.现有如下打油诗:
水晶宫中卧包公,阵阵清风吹进宫; 忽有烈火烧过来,竟把包公变关公;
烈火退去清风在,吹得关公好轻松.
根据这首打油诗的描述,你认为这首打油诗描写的实验可能是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②氧气和铜的反应 ③氢气还原氧化铜 ④木炭还原二氧化碳
(3)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一种或几种.把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盛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已排尽空气),充分反应后,管内固体物质质量减少1.6克,将反应完全后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到10克白色沉淀,则混合气体的组成可能的是   。
A.一氧化碳 B.氢气和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氢气 D.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KNO3→NaNO3 B.Fe2O3→Fe C.CuO→CuCl2 D.H2SO4→HCl
2、现有六种物质:Fe粉、CO2、Mg(OH)2、CuSO4溶液、稀H2SO4和BaCl2溶液,两两混合后,能发生的反应有(  )
  A.5个       B.6个     C.7个       D.4个
3、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Na+、Cl﹣、Ca2+、Ba2+、
SO42﹣、CO32﹣,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存在C1﹣ B.一定存在CO32﹣,可能存在Ba2+
C.一定存在Na+ D.一定存在SO42﹣,可能存在Ca2+
4、甲、乙、丙、丁分别是NaCl、Ba(NO3)2、Na2CO3、HCl四种溶液。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丁不可能是Ba(NO3)2 B.?甲一定是Na2CO3
? C.?丙一定是盐酸 D.?甲一定是NaCl
5、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通过观察来区别氧化铜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 B.?用澄清石灰水来区别CO和CO2
? C.?用燃烧的木条来区别N2、O2、空气 D.?通过闻气味来区别浓氨水和蒸馏水
6、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X是N2 B.?分离空气属于物理变化
? C.?尿素属于氮肥 D.?煤与氧气的反应吸收热量
7、甲、乙、丙有知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 A.?C、CO、CO2 ? B.?C、CO2、H2CO3 ? C.?H2O2、H2O、O2 D.?H2O2、H2、H2O
8、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FeCl3、CaCl2、KOH、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②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粉末中一定不含FeCl3 B.?粉末中一定含有KOH、Na2CO3、CaCl2
? C.?不能确定粉末中是否含有NaCl? D.?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CaCl2
9、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A为暗紫色固体,X、F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E为产生温室效应的常见气体,Y是一种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④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
(4)家用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当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说明__________,燃气发生不完全燃烧。
10、根据气体的性质不同,可以对混合气体的成分进行判断.
(1)水煤气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课题组同学为验证水煤气的成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分析上面信息后回答:
①你认为验证水煤气中各成分的顺序依次是   ;
②装置C的目的是   ,装置D的作用是   ;
③装置E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④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A,其目的分别是   ,   ;
⑤请你设计一种尾气处理方案:   .
(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
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B.可能只有甲烷
C.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E.可能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
11、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图:
(l)生产上将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是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操作I的名称是   。
(2)上述流程中,除可综合利用CO2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③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   。(反应③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见如表)
物质 KCl K2SO4 NH4Cl (NH4)2SO4
溶解度/g(20℃) 34.2 11.1 37.2 75.4
(4)洗涤反应③所得晶体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的目的是 。
参考答案
例1.C
例2.C
例3.(1)NaOH(2)Fe+2HCl===FeCl2+H2↑(3)复分解反应
1.D 2、A 3.A 4、C 5、D 6、A 7、D 8、D
9、
10、(1)①除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②除水蒸气;③不能确认氢气的存在;④不能检验一氧化碳的存在 ⑤防止尾气污染空气(2)①③;(3)ABD
1、A 2、A 3、C 4、B 5、A 6、D 7、D 8、B
9、(1)H2O2;Cu(2)2KMnO4=ΔK2MnO4+MnO2+O2↑ (3)化合反应 (4)有炭黑
10、(1)①H2O、CO2、H2、CO;②吸收二氧化碳气体;除去水蒸气;③反应物由黑色变成红色;④验证水煤气含有水蒸气;通过验证生成物中有水蒸气来证明水煤气中含有氢气;
⑤将玻璃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2)ABD
11、(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CaCO3+H2SO4═CaSO4+H2O+CO2↑;过滤;(2)CaCO3;
(3)(NH4)2SO4+2KCl═K2SO4↓+NH4Cl;K2SO4在常温下溶解度最低,先从溶液中析出晶体;
(4)防止K2SO4溶于水,损失样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