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化学模块(九):化学用语与化学计算【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化学模块(九):化学用语与化学计算【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11 10:3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相对原子质量
(1)含义:用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与它的比值。
(2)疑难点: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单位是不同的。原子质量是某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其单位为克或千克;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是某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相比得出的值,因此它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
二、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的总和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
①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上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原子个数。常见双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F2、Cl2、Br2、I2、H2、O2、N2等。单原子构成的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稀有气体、金属单质和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因其构成比较复杂,习惯上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如He、Fe、C等。
②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前,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后;在符号正上方写上化合价;根据“十字交叉法”算出原子个数最简比,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
③ 疑难点: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通常正价元素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但绝不能误认为化合物的化学式中正价元素一定写在左边,如在NH3中,N元素显-3价,H元素显+1价。
(3)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
① 宏观上,可表示一种物质,还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上(若该物质由分子构成),表示一个分子以及这个分子的原子构成。根据化学式还可以进行计算,对物质进行定量表示。当化学式前面有数字时,则只具有微观意义。
② 疑难点:描述化学式的含义是,容易将宏观和微观混淆。物质、元素是宏观概念,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概念。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如宏观上,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微观上,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确定化学式的一般方法
① 根据化合价确定化学式;
② 根据化合物中的元素质量之比或者质量分数确定化学式;
③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④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或离子所带电荷数确定化合价,再确定化学式;
⑤ 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化学式;
⑥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四、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元素的质量比
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
(2)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3)计算化合物的质量或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某一种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如下列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1H:表示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为1;
4He:表示氦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
: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Mg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O2:表示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六、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写:正确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3)找: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
(4)列:列出比例式;
(5)求:求解未知量;
(6)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七、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一般题目数据较多,需要根据题意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找出能用于计算的合理的一组数据。分析时关键要结合题干,实验探究题还要围绕实验的目的,提炼出参加反应的纯净物的质量,找准思路进行解题。从题型上一般分为四类:
(1)有关反应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①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正确。
② 分析原混合物中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
③ 搞清反应后的溶质和溶液的组成。
反应前的混合物中是否有不参加反应的不溶性杂质;反应前的混合物中是否有与反应后溶质相同的成分;反应是否有气体放出;反应是否有沉淀产生。
(2)有关某反应物过量的计算
进行过量判断,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根据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列出化学方程式,由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之积计算出各物质的质量比,由此判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过量或是不足,根据不足量的物质求解,这是最基本的途径。比如判断金属单质铁、镁、铝等与氧气燃烧的反应,非金属单质碳、硫、磷等与氧气燃烧的反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等,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都是根据反应物中相对较少的量确定生成物的质量。
(3)有关坐标图的计算
① 一定要看清楚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的意义;
② 根据曲线分析反应过程,关注特殊点的意义;
③ 利用已知坐标值进行相关计算。
(4)有关表格数据分析的计算
① 认真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得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对解题有价值的信息。
② 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列式解题时,要有一定的文字说明来表述数据采用的依据,使解题过程完整、可靠。
③ 疑难点:表格数据分析题,一般把过量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等综合于一题。首先要观察各组实验数据间递增或者递减的规律。当发现个别组的实验数据与整体数据的变化规律有冲突时,需要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考虑“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之间何者过量,何者不足的问题。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强调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所用到的数据一定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而不是出现在化学实验中的所有物质。对于没有参加化学反应但又存在于化学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我们必须掌握好物质的过量判断。
八、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错误
(1)设未知数时带了单位;
(2)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3)计算相对质量时,相对分子质量没有乘以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4)已知量没有带单位计算;
(5)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质量不是纯净物的质量,含有杂质;
(6)最后的计算结果没有按要求保留规定的小数位数。
例1. 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12 B.16 C.5 D.10
例2. 下列同学对“SO2”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例3. 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H2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
C.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元素
D.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
例4. 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
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
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例5. 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现加热 24.5g氯酸钾,最多可制得氧气 克。
例6. 某工厂利用废硫酸与废铁屑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取废硫酸4.9t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得到硫酸亚铁(FeSO4)1.52t。计算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例7.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g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6.16g,然后继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第二次收集到的氧气为5.76g,问:
(1)共收集到O2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MnO2?
(3)第一次加热后,有多少克KClO3分解了?
(4)第一次加热后剩余的26.16g固体中含有几种物质?各多少克?
例8. 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 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例9. 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C中,生成蓝色沉淀E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2)操作1的名称是 ;
(3)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例10.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取8.5g铁,放到含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最终得到9.2g固体。为测定所得固体中各成分的含量,同学们将62.5g稀盐酸分五次依次加入该固体中,得到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加入盐酸溶液质量/g 12.5 12.5 12.5 12.5 12.5
剩余固体质量/g 8.5 7.8 a 6.4 6.4
请分析计算:
(1)表中a的值是____。
(2)9.2g固体中铁的质量是___g。
(3)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1.某火力发电厂常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空气污染。
(1)补全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CaCO3 + O2 + 2SO2====2CaSO4 + 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若该发电厂每天要处理含有3.2吨二氧化硫的废气,计算每天至少需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多少吨才能满足处理废气所需?(写出计算过程,保留1位小数)
2.如何测量部分变质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铁架台略去)实验在27℃,101kPa下进行,步骤如下:如图连接好装置;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2g,放入试管内,向集气瓶中倒入水至瓶颈处并加一层植物油;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水22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实验中取30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等份(每等分6克)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假设反应产生气体全部逸出,其它物质的挥发忽略不计):
(1)请问第三次加入纯碱样品时,是否还能发生化学反应?_________。
(2)列式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将含有少量硝酸钠的氯化钠祥品30g溶于127.4克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溶液中小心滴入200g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提示:NaCl+ AgNO3=AgCl+NaNO3)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_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有解题步骤,结果精确到0.1%)
5.长征二号丁火箭将“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气体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H4+N2O4===__________+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并完成该化学方程式配平。
(2)请计算3.2k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6.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测定其质量分数,小红取了20克该溶液于烧杯中进行实验。向烧杯中滴加7.3%的盐酸溶液,所加盐酸的质量与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象可知,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当所加盐酸的质量为12克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
(2)该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7.萧山电厂为减少二氧化硫产生的环境污染,将“燃煤+燃气”的混合动力模式转变为“燃气”的纯动力模式,如此每年可减少燃煤(含硫量约1%)用量90万吨。
(1)求一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多少万吨?
(2)绿色植物是空气天然的净化器,1万平方米柳杉每年可以吸收2吨SO2,减少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相当于_______万平方米柳杉的年吸收量。
8.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小叶取10g样品与1g二氧化锰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试管内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表所示(样品中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3.84g。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钛(Ti)被誉为21世纪的“明星金属”,我国深海探测器“蛟龙”号的耐压球壳由钛合金制造。工业上生产钛的化学方程式为:4Na+TiCl4=Ti+4NaCl(800℃条件下)
(1)钛合金可用于制造深海探测器,其具有除延展性外的哪些金属特性?______________
(2)现要生产100吨含钛96%的钛合金,至少需要消耗多少吨钠?
2.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31号为“类铝”元素。1875年布瓦博得朗证明了它的存在,提取和提纯了这种元素——金属镓(Ga),并证明了它的化学性质和铝相似,化合价和铝一样。
(1)写出金属镓和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足量的镓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是多少?
3.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Mg-24,S-32)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克。
4.AgNO3可用于电影胶片制作。现取含有NaNO3的AgNO3样品100g,在一定条件下让样品充分反应,只有AgNO3发生反应,得到固体69g,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一定条件2Ag+2NO2↑+O2↑。试计算:
(1)AgNO3中N、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
5.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小乐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该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计算:(1)10g赤铁矿石样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g。
(2)该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6.5G通讯需要大量光纤连接各种基站,在光纤的表面涂布Cu-Al合金层的金属涂层光纤是其中一种。为测定金属涂层光纤的Cu-Al合金层中铝的质量分数,小乐进行了相关实验,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
(1)实验中Cu-Al合金层样品粉末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是______(选填“甲”“乙”或“丙”);
(2)该Cu-Al合金层样品粉末中铝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例1.B 例2. B 例3. D 例4. C
例5. 设完全反应后能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24.5g       x

x=9.6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
例6.解:设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x。
Fe+H2SO4===FeSO4+H2↑
98  152
4.9 t·x 1.52 t
= x=20%
答: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
例7.解:(1)根据固体质量的减少量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第一次加热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0g-26.16g=3.84g,所以共收集到氧气:3.84g+5.76g=9.6g;
(2)设要生成9.6g氧气需要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则:
2KClO32KCl+3O2 ↑  
245  96
X   9.6g
根据:245/96=X/9.6g,解得X=24.5g,所以原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为30g-24.5g=5.5g;
(3)根据题意可知第一次产生氧气的质量为3.84g,设要生成3.84g氧气需要分解氯酸钾的质量为Y,同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Z。则:
2KClO32KCl + 3O2↑
245  149 96
Y Z 3.84g
根据:245/Y=149/Z=96/3.84g,解得Y=9.8g,Z=5.96g;所以第一次加热后,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9.8g;
(4)第一次加热后剩余的26.16g固体中含有二氧化锰,质量不变还是5.5g,还含有生成的氯化钾5.96g,还含有没反应的氯酸钾:26.16g-5.5g-5.96g=14.7g。
例8. (1)质量和化学性质
(2)1.6
(3)解:设产生1.6g氧气需要H2O2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1.6g
=  x=3.4g
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5%。
答: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5%。
(1)H2SO4 (2)过滤
(3)解:设由CuO生成CuSO4的质量为x。
CuO+H2SO4===CuSO4+H2O
80 160
8g x
80/8g=160/x
x=16g
设与CuSO4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y,同时生成Na2SO4的质量为a。
CuSO4 + 2NaOH===Cu(OH)2↓+Na2SO4
160 80   142
16g y   a
160/16g=80/y=142/a
y=8g  a=14.2g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答: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
(4)解:设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b。
H2SO4 + 2NaOH === Na2SO4+2H2O
   80     142
   60g×20%   b
80/(60 g×20%)=142/b
b=21.3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1.3g+14.2g=35.5g
答: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是35.5g。
例10.(1)7.1 (2)2.8
(3)解:设12.5g稀盐酸中含溶质的质量为x。
2HCl + Fe===FeCl2+H2↑
73   56
x 0.7g

x=0.9125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0.912 5g/12.5g)×100%=7.3%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4)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跟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y。
Fe+CuSO4===Cu+FeSO4
56  64
y  6.4g
=y=5.6g
答:跟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6g。
1.(1)CO2(2)设:需要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为x。
2CaCO3 + O2 + 2SO2 ==== 2CaSO4 + 2CO2
200 ????? 128
x×90% ??? 3.2吨
x?=5.6吨 ? 答:至少需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5.6吨。
2.(1)0.4g(0.396g)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106?????????? 44
?? x??????????? 1.8×0.22g
x=0.954g 0.925g/2g=48%
3.(1)第三次加入6g固体应该是167.6g+6g=173.6g,但是最后剩余的质量是171.4g,所以还能发生化学反应;
4.(1)由图中信息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57.4g;
设氯化钠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y,?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85?
x?? 57.4g??y
58.5x=143.55 7.4g=85yx=23.4g? y=34g
硝酸钠溶液中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4g+30g?23.4g30g+127.4g+100g?57.4g×100%≈20.3%
5.(1)3N2(2)
6.(1)放热;NaCl和HCl
(2)设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是x,
NaOH+HCl=NaCl+H2O
40??? 36.5
20g×x? 10g×7.3%
40/20g×x=36.5/10g×7.3% x=4%
7.S+O2=点燃==SO2
32?? 64
0.9万吨 m??
m=1.8万吨?? (2)9000
8.
1.(1)硬度、强度、抗腐蚀性;(2)184吨
2.(1)2Ga+3H2SO4=Ga2(SO4)3+3H2↑
(2)2Ga+3H2SO4=Ga2(SO4)3+3H2↑
294 ????????????? 6
9.8%×100g?????????? x x=0.2g
3.解:(1)设与硫酸镁反应消耗NaOH的质量为X。
2NaOH+MgSO4=Mg(OH)2↓+Na2SO4,
80/x=58/8.7g,x=12g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2g/(120g-80g)×100%=30%
(2)设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y,2Na0H+H2S04=Na2S04+2H20,80/80g×30=98/y,y=29.4g
4.(1)7:24? (2)8克
5.(1)6.6(2)解:设氧化铁的质量为x,?
Fe2O3+3CO=2Fe+3CO2
? 160 ? ? 132
? x ? ? ? 6.6g
160/132=x/6.6g? ? ?x=8g
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g10g×100%=80%
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