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考试初二年级
生物试卷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32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选择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 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C. 生物能繁殖 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 植物细胞中,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叶绿体 D. 线粒体
3. 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 B. 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
C. 人的身高和体重 D. 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4. 如图是克隆羊多莉身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多莉的长相最像母羊B。
B. 多莉的性别可能是公羊也可能是母羊
C. 代孕母羊C为多莉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场所
D. 此图可得出遗传信息主要在细胞核中
5. 人的正常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有关该细胞核中染色体、DNA与基因的数量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DNA>基因 B. 染色体C. 染色体=DNA<基因 D. 染色体=DNA>基因
6. 果蝇是生物实验常用材料,它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A. 4条、4条、4条 B. 2对、2对、4对
C. 4条、4条、4对 D. 4对、4对、4对
7. 某生物体细胞经过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新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是
A. 两个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B. 两个新细胞的体积与原细胞相同
C. 两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D. 两个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
8.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 ( )
A. B.
C. D.
9.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A.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B. 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C.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D. 枯叶蝶的外形像一片枯叶
10.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一山不容二虎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将我国的野生大豆引进到美国,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了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这个事例体现了
A. 生物种类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1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 沼泽是典型的淡水生态系统
C.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D. 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13. 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 甲、乙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C.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14. 有四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 甲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随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B. 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 丙说: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
D. 丁说:应该多引进新的物种,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15. 大多数哺乳动物受伤后,用舌头舔伤口能促进愈合,这是由于( )
A. 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特异性免疫
B. 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特异性免疫
C. 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非特异性免疫
D. 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非特异性免疫
16. 在下列健康评价中,属于评价社会适应方面的是
A. 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B. 我的身体很灵活
C. 我很少觉得疲乏无力 D. 我对自己的外貌感到满意
17. 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导致被感染( )
①交谈 ②握手 ③共餐 ④共用牙具 ⑤一起学习 ⑥共用注射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⑥ D. ①②④⑤⑥
18. 合理均衡的膳食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科学的安排一日三餐,下图中能代表一日三餐各种食物合理配置比例的是
A. B.
C. D.
19. —次交通事故中,一位小伙子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伤,导致他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但有心跳、有呼吸。请问他的神经系统肯定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A. 大脑 B. 脑干 C. 小脑 D. 脊髓
2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过许多次推门的动作。下列将关这个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推门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协调
B. 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 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和关节都起杠杆的作用
D. 完成这个动作所需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配合
21. 生物兴趣小组配制了只含有水分和适量无机盐(种类齐全)的培养液,请问该培养液可培养下列哪种生物
A. 衣藻 B. 酵母菌 C. 乳酸菌 D. 病毒
22. 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病毒属原核生物
B 病毒由细胞构成
C. 病毒繁殖能力强,能独立繁殖自己的后代
D. 病毒在基因工程中能携带外源基因进入正常细胞
23. 真菌分布非常广泛,下列有关真菌描述正确的是
A. 蘑菇能进行光合作用 B. 某些真菌可以与藻类共生
C. 制作酸奶与酵母菌有关 D. 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真菌
24. 若将水螅、蚯蚓、黑眉锦蛇、蛔虫、丹顶鹤、涡虫、家蚕、河蚌、草鱼、老虎等动物分成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是
A. 运动方式不同 B. 呼吸方式不同
C. 生殖和发育方式不同 D. 体内有无脊柱
25.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是指基因的多样性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26. “竹子开花啰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啊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对这段歌词的理解不合理的是
A. 竹是咪咪的主要食物来源
B. 咪咪是一只大熊猫宝宝
C. 竹主要依靠种子繁殖
D. —片竹林通常是由同一母竹的地下茎长成,成片开花后全部死亡
27. 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发育过程不同的是
A. 家蚕 B. 蟋蟀 C. 果蝇 D. 蜜蜂
28.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B.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可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C. 社会行为往往有分工现象,可提高觅食、御敌的效率
D. 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复杂的环境
29. 人类广泛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下列有关常见的育种方法描述错误的是
A. 高产奶牛是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出来
B. 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来的
C. 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杂交方法培育的新品种
D. 太空椒是普通椒经诱导发生基因突变选育的新品种
30. 下列促进健康的方法,哪些是正确的
①多喝水,常憋尿,可以增强肾脏的功能
②多喝水,可以促进废物排泄
③认真做眼保健操,有助于眼睛的健康,听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可保护鼓膜
④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眼睛健康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每空2分,共20分)
31. (10分,每空2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的传播带来了隐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专家提醒,如被宠物狗、猫等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创伤深广,情况严重,则应同时注射狂犬病毒血清一剂,才能得到有效防治。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狂犬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生活在活细胞内。若按照所寄生生物的种类不同,狂犬病毒属于_____病毒。若从传染病传播的角度看,狂犬病毒属于_____。
(2)从免疫学角度分析,狂犬病疫苗属于_____,它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从而使易感人群获得特异性免疫。
(3)将患狂犬病的狗、猫等杀死或深埋,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
32. (10分,每空2分)番茄的果皮颜色有红色、黄色。下表是关于番茄果皮颜色的三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本性状 子一代的性状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105 109
2 红果红果 248 0
3 红果红果 305 102
(1)在组合3中,亲本均为红果,子代中却出现黄果,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
(2)根据组合_____可判断出_____是显性性状。
(3)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组合1中红果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
(4)组合1中红果亲本与组合3中红果亲本杂交,得到红果子代的概率是_____。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考试初二年级
生物试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1)动物 病原体
(2)抗原 抗体
(3)控制传染源
32.(1)变异
(2)3 红果
Aa
75%
生物试题 第3*2-135页 (共6页) 生物试题 第3*23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