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1 11:4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考试初二年级
物理试卷
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5道小题,共4页。全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高考资源网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
C.初中生跑完100m用时约为8s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dm
2.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
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
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
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3.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瓶,往往会“出汗”,即外壁上出现了一层细小的水珠,这一现象属于(  )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熔化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处被折断了
D.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
5.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A、B和水的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  )
A.B
>

>A
B.B
>
A
>水
C.A
>

>B
D.水
>A
>B
6.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1,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4:1
B.4:9
C.1:4
D.9:4
7.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同学拍照,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若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使(
)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8.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试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地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为20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9.一只空玻璃瓶能装2kg酒精,若装满水,则水的质量(  )(酒精=0.8×103kg/m3)
A.大于2kg
B.等于2kg
C.小于2kg
D.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拿走近视眼镜,应将光屏(  )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我国进行了“探空火箭”实验:该火箭搭载了多款新型探测仪器,这些仪器在太空中的质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离前相对于火箭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2.小丽看到的平面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当她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北方的冬天,人们在户外时呼出的“白气”和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与早晨草地、树叶上的露珠的形成是
(选填“一样”或“不一样”)的,在其形成过程中要
热。
14.从侧面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金鱼,看起来比实际的金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镜,看到的是金鱼放大的
像。
15.将一段均匀的铁丝剪去1/3,则剪去部分跟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
,将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则瓶中所剩氧气的密度是原来的
倍。
16.如图所示,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是
眼,所戴的眼镜的镜片是
镜。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7.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经过2.5s后收到返回信号,那么此
时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是多少?
一个空瓶的质量是0.25kg,装满水时的质量是1.05kg,装满某种油时的质量是0.95kg,试求这种油的密度?
四、综合题(19、20题每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19.(2分)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A点,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完成光路图。
20.(2分)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S'是S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1)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右侧的焦点(2)画出入射光线SP的折射光线
21.(4分)如图所示是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
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
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
度。
根据实验的原理
,需要
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
所用的时间。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
如果测得时问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22.(3分)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瓶中水的
温度为______,
水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___________(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此时用橡皮塞塞住
烧瓶口将其倒置并浇冷水,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
了,这是因为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会______(选填“升高”“降
低”或“不变”)。
23.(6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
的关系,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只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
柴,火柴
(选填“能”或“不能”)被点燃,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如果A蜡烛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玻璃板2s,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
cm,
有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24.(6分)佳佳在实验室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如图是佳佳实验中的情景,此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
f=
cm;
(2)佳佳将光屏放到80cm刻度线处,为了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他应该把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成像的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若在实验(2)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在实验(2)基础上,若元件位置都保持不变,换用一个口径相同但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为了还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光学元件是
镜。
(5)在实验(2)基础上,若将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在另一侧的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完整的像。
25.(5分)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
示,则称量的颗粒的质量是    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的体积是______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    kg/m3。
(4)在C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   (选
填“大”或“小”)
(5)在C步操作中,若因铁砂较少,全部倒进并反复摇动后,没有完全覆盖颗粒,
则测出的值
比实际密度偏    (选填“大”或“小”)。
一.选择题
B
B
B
B
C
B
B
B
A
B
二.填空题
11.不变
静止
12.反射
不变
13.一样

14.凸透镜

15.1:1
0.5
16.近视
凹透
三.计算题
17.略
18.略
四.综合题
19.略
20.略
21.v=s/t
40.0
0.25

22.84
不变
降低
23.位置
大小
到平面镜的距离
不能

10
24.10.0

投影仪
缩小
凹透镜

25.168
2.4
103


物理试题
第3
2-135页
(共3
236页)
物理试题
第3
236页
(共3
23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