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 : 姓名 : 成绩:
一、积累及运用(17 分)
1、.阅读 下面文字,根据排音写出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2分)
假如我是一cóng 荆棘,
我愿意长成一道绿色的栅( )栏,
把房子守护;
假如我是一wān 月亮,
我愿意在凄寒的夜里伴你而行,
让你不再寂寞;假如我是一lǚ 阳光,
我愿意穿越时空的距离,
将万物温暖。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
(1)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 ) (A.嘲笑 B.玩弄 )对象。
(2)我看看老师, (A. 请求B. 征求)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4分)
(1)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4、名句积累。(3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 , 影人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3)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5、下面一段文字有多处错误,请按要求修改。(6分)
大慨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以往从前的日子里能够始终做到表里如一。哪一个人未曾说过假话呢?哪一个民族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度走了弯路呢?也恰恰是因为有了这一切,才有了勇于忏悔的个人、国家和民族,才有了忏悔和反思后的腾飞。
(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予以改正。
。
(2)文中有一处语义重复,应删去的是 。
(3)文中有一个句子的词序不当,应调整为 。
二、阅读(45 分)
(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17 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颌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 葫芦置 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睨之久而不去 ( )
(2)以钱覆其口( )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4)但微颔之( )
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尝射于家圃 吾射不亦精乎
B.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
C.久而不去 周朝、宋朝相去 几何时矣
D.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钱孔人,而钱不湿
8、“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品“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4 分)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射不亦精乎?
康肃笑而遣之。
10、从文章可以看出,陈康肃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3 分)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⑧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1.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第④段内容填空。(2分)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糊纸涂色→(?????????????)
13.⑤⑥两段已写了放风筝时的欢快情景,为什么还要写第⑦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生命赋
①我常常在大自然中看到种种生命的奇观。
②挺拔的巨树,葱茂的森林,绿色的草原,成熟的庄稼,盛开的鲜花,望着它们 ,或徜徉其中,那种洋溢着的博大的生命力,常常催发我爆发我的生命激情,在体内蔓延,奔涌,激荡。
③但是,有一-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 ,往往特别作用于我的心尖和神经末梢,引起我异常深刻的震颤。
④早春,当冰尚未完全消融、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还是铁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经顶着严寒冒出来。它就是报春的最早的使者,万木峥嵘的自然之春就是从它开始的。
⑤当柳芽发出不久,在棉花地里,可以看见棉芽冲破柔韧的壳子, -个个钻出地面,遍地都写着两个字:突破。
⑥麦收过后,麦地里新播种的大豆,机天工夫,从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壮的一点胚芽,探头顶破地表,满地像是用五线谱写成的生命第一乐章。 它预示着,也开始演奏着-部生命交响乐 :活泼泼的胖乎乎的豆苗,无边无际的宜人眼目的豆绿色波浪,成熟的金黄色的小山。
⑦我害怕见花蕾。特别是那种已露出一点色,将要绽开的花蕾。我-看 见它,就如痴如醉,就完全被它吸引,不顾一切地去做生命瑰丽峰巅的想像:经过长久的默默经营、吮吸、积累,所蓄积的全部精华、神采、光辉,就要在一刹那间展现,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恰如刚刚构思好一篇十分得意的文章,将要展纸挥笔的当口,也恰如自己崇拜的球员,在终场前得到一个绝佳的射门机会,即将起脚攻入致胜-球的那一 刻,我有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⑧我还有一个执拗的习惯:好在贫瘠的荒凉的山间沙漠流连。岩间石缝中生长的斑痕累累千扭百弯的怪柏奇松,荒漠中的一株或-丛”沙打旺”或骆驼草,石板上的一片黄绿浅灰的苔藓,我都向它们注目。这些景象剥落了我热烈的情感,凸现出严峻的理性,它们并不可怜,我是敬仰它们!
⑨这是怎样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它们全都生长得很顽强,很自信,很精神!外在的温度、湿度、肥沃度等条件,对它们都不重要;它们几乎全靠自己内在的生命力。如果条件再恶劣一点,别的茂盛的生命可能化为死亡的尘埃,而它们却能依然故我,生机盎然;如果条件好一点,那它们该是一副怎样的葱茂!
⑩还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吗?
?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
16、文章④至⑦段所写的“细微不显眼的事物”有 、 、 、 。 (2分)
17、文章第⑦段"我害怕见花蕾”这句话中,“害怕”一 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18、第⑧段中,对奇送怪柏、苔藓、骆驼草等, 作者为什么说”它们并不可怜,我应该敬仰它们”?(2分)
19、将画线的句子换成"世上再也没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了”, 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3分)
20、文末"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三、综合学习与探究(8分)
21.学校开展以“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 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7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2012年增加0.13本。
结论:
(2)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这两种不同的阅读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 分)
(3)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4分)
[材料1]
[材料2]某地所做的 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块看电 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个小时,一 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
建议:
四、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班级里,你的成绩也许并不起眼,然而,在操场上,你的球技却能让人大开眼界;在舞台上,你的歌声也许并不悠扬,然而,在宣传橱窗里,你的书法却令人赞不绝口.....生活中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请以“我的另一片天空”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②不少于600
③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600
答案与点拨
1、从zhà 弯 缕
2、(1)A (2)B
3、(1)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2)规矩不惹事。
4、(1)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峨眉山月半轮秋
(3)弹琴复长啸
5、(1)“慨”改为“概”。
(2)“从前"或“以往”
(3)个人、民族和国家。
6. (1)斜着眼看。(2)盖。(3)放下。(4)点头,
7. B(点拨:B,用:A,射箭/射箭的技艺1C,离开/距离:D.在/从。)
8.不行。“脱"表示斜眼看,有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换其他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9. (1)我射箭的本领不也是很精湛吗? (2)陈尧咨笑者将他打发走了。
10.陈康肃是一个骄傲自大,但又知错就改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做自满。
11. (1)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2)触景生情、自然引起下文对童年的回忆。(点拨:回答时,要联系上下文,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考虑。)
12.制作骨架系缠放线(点拨:读第①段内容,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从中提取,即可得到“制作骨架”“系缠风筝线",意思对即可。)
13.其一,第⑦段写放风筝失败的体验,与前两段写放风筝成功的快乐,都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反映。其二,使童年的生活更有趣。其三,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14. (1)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2)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是永难忘怀;(3)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念之情。
15、仲春时节大地泛出的“淡淡的鹅黄的绿意”,显出生机和活力,而“我”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生机和快乐。这样说含有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意。
16、柳芽、棉芽、豆芽、花蕾
17、表现了“我”即将看见花蕾时既激动惊喜又紧张不安的复杂心情。(意思对即可)
18、因为它们生存条件极端恶劣,却仍保持着顽强、自信和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意思对即可)
19、不好。因为画线句是反问句,更能强化对瑰丽|富的生命现象的赞美之情:并能引起读者思考、回味。
20、要点:①要珍视生命或“要尊重生命”。②要顽强追求或“要努力展示生命光彩”。(抓住一个要点陈述,意思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21. (1)2018年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比2017年略有提升。
(2)提示:摆明观点,理由合理。
(3)建议1:少上网,多读书。或上网时多一点阅读,少一 点娱乐。建议2:家庭要创造阅读的条件或氛围。或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习惯。
22.作文(略)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