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归园田居
1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陶渊明
又名:潜
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
“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
“隐逸诗人”(41岁辞官归田)
“靖节先生”(谥号)
“五柳先生”(自号)
4
时代背景
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来又时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羁(
jī)
拙(zhuō)
荫(yìn)
暧(ài)
墟(xū)
樊(fán)
归
园
田
居
(其一)
思考:
题眼是哪个字?
归
请划分出归前和归后的诗句。
8
1.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1.从何而归?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官场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尘网”)
2.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1)比喻和拟人。
(2)诗人以“羁鸟”和“池鱼”
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之情。
3.归向何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13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近景
远景
静
动
有声衬无声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白描
动结合静
远近结合
宁静、优美、和谐田园生活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是用墨线勾勒物象,不加彩色渲染,称为“单线平涂”法。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笔墨,不用修饰,不加渲染烘托,描写鲜明生动的形象。
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就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陶诗: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简洁,朴素
铺陈,华丽
朱自清: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0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归去如何?
舒畅欣喜
厌
弃
田园: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官场:
尘网
樊笼
宁静、优美、和谐
归
园
田
居
恋
归
黑暗
21
思想情感: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
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是一种勇敢高洁的选择,你如何看待?
心灵碰撞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