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自然的语言——2021春季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大自然的语言——2021春季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2 08:32: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古代农谚选粹
新课导入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八年级语文下册
5 大自然的语言
知识备查
文体知识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
画图表、摹状貌、引用等。
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按语言风格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按说明特点分: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
说明文
说明文分类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字藕
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对建立和发展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和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事业有重要贡献。长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先行者。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有《竺可桢全集》。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竺可桢是我国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早在1934年,他就曾对推动农作物的观测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并致力于观测冬小麦、棉花、水稻的物候现象。1961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了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竺可桢带头撰写物候知识的科普文章《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发表了他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即本文改写所依据的原文。
预习检查
翩然 簌簌 物候 载途
农谚 刺槐 连翘 孕育
衰草连天 悬殊 销声匿迹 草长莺飞
piān
hòu
zài

huái
yùn
yàn
qiáo
shū
yīnɡ

shuāi
读一读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
2.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3.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4.决定物候现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整体感知
1.“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
2.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
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3.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
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整体感知
4.决定物候现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5.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可以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时间;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整体感知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精读第1—3段,思考:这一部分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
草木枯荣、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关联
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精读细研


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
纬度
经度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影响程度由大到小
空间因素
时间因素
按照逻辑顺序排列,有条有理,有说服力,容易让人明白。
精读细研
课文学习到这里,你能说出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
什么是物候、物候学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现象——本质
启示:写说明文要有条理,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精读细研
逻辑顺序
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
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合作探究
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地写出了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其中“左右”一词对“十天”做了一个限定,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经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
合作探究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纬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合作探究
运用引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突出地说明影响物候的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增强说服力。
本文运用大量的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的特点。除这一特点外,本文的语言还有什么特点?请速读课文,找出句子并赏析。
合作探究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合作探究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图画,使文章亲切动人,富有情趣。
语言生动形象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
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合作探究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写活
了,生动地说明了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语言生动形象
本文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倡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诗歌中现象的理解。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塞外风光: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课下作业
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这一点。
这是由于纬度的差异。“胡天”是指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越往北,冬天来得越早,气温也越低。南半球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