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26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26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2 20:41:26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2020-202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目标
1、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
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3、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难点
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十一届三中群会
时间:1979.12
地点:北京
意义:
平反冤假错案:
恢复高考制度:
伟大的历史转折
拨乱反正
背景:
内容: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
查学诊断:
示标导入:
思考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1950土地改革
1953-1956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人民公社
导学施教
一、家庭兰产承包责任制
1.
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对内改革---农村改革─开始
2.
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集合—敲钟
出工一条龙,
干活一窝蜂;
评分到半夜,
吵架闹轰轰。
劳动—集体劳动
导学施教
一、家庭兰产承包责任制
3.
实施:
(1)开始: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凤阳花鼓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
碾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这段花鼓词反映了什么?
拓展延伸:
图文欣赏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家孩子在田里拾荒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居住的茅草屋
“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小岗村村舍俨然,道路平整
视频欣赏:
小岗村的改革
导学施教
一、家庭兰产承包责任制
3.
实施:
(2)发展:
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导学施教
4.意义:
一、家庭兰产承包责任制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拓展延伸:
材料一:“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二:改革后一年,小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人均收入从22元增加到400元,生活有了改善。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导学施教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改革背景:
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2、开始时间: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城市改革。
视频欣赏:
国有企业改革
导学施教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5、意义:
导学施教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1、深化改革:
导学施教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突破藩篱春雷起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深化改革的意义:
导学施教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超市中琳琅满目
的商品
拓展延伸: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
1)人们有了经营自主权;
2)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3)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4)改变了所有制的形式。
拓展延伸: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有什么不同?
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经济体制。
主要区别有:一是经济运行的机制不同。计划经济是无所不包的国家计划,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即价格供求竞争利率等。
二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前者主要是行政手段,后者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三是调节经济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国家直接调控企业,后者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四是所有制结构不同。前者的所有制结构单一,后者所有制结构多元。
五是利益分配不同。前着平均主义严重,后者注重效率。
家庭兰产承
包责任制
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实施: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深化改革意义:
深化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背景: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时间:1984年10月,加快城市改革。
内容: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意义: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练测促学: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主要形式是(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D
练测促学:
2.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C
练测促学:
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B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