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课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11 15:12:29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1)
高二年级
地理
岩石圈之美
岩石圈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
莫霍面
古登堡面
地幔
地核
花岗岩
一、岩浆岩
(侵入岩)
玄武岩
花岗岩
(喷出岩)
致密,结晶颗粒较大。
较疏松,多气孔。
岩浆活动
岩浆
岩浆岩
(冷却凝固)
侵入岩
喷出岩
桂林
石灰岩
二、沉积岩
地表岩石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水、空气、冰等
沉积岩


地质史的“书页”
书页上的“文字”
层理结构
含有化石
大理
大理岩
三、变质岩
变质作用
岩石
变质岩
高温、高压
板岩
页岩
变质作用
岩性紧密、重结晶明显;
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
(片理构造)
小结
岩石种类


常见岩石
岩浆岩
岩浆活动(冷却凝固)
侵入岩
花岗岩等
喷出岩
玄武岩等
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等
变质岩
变质作用(高温、高压)
石英岩、大理岩、片麻岩、板岩等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三大类岩石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造岩矿物
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
矿产是埋藏于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资源。
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利用
楼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核、石镞
埃及金字塔
岩石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山东昌乐县响水崖子村的景观
昌乐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岩浆岩(玄武岩)
玄武岩纤维产品的应用
“玄武岩的广泛应用,将会给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革。”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材料科学教授
岩石是人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重要来源。
钛金属板饰面的国家大剧院
钛合金的医学器械
金红石中钛矿物的利用
花岗岩质地坚硬,力学强度高,抗震、抗压能力强,岩体透水性微弱,是修建水利大坝的理想基石。
思考:三峡大坝基石为什么用花岗岩?
课本P46“阅读”
1.隧道建设在哪种岩层?为什么?
图2-2-24
多佛尔海峡英法海底隧道横剖面
课本P47“活动”
2.海底隧道的优点有哪些?
石灰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硬度不太大,适合开挖隧道。
运输速度快,不受天气影响。


课后实践活动
观察自己学校或者居住小区使用的岩石,判断属于哪一类岩石。
拍下照片,并说明判断理由。
例如,
学校的石头照片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共18张PPT)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2)
高二年级
地理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理论依据——“海底扩张学说”
图2-2-17
洋中脊示意
新的洋壳形成于洋中脊,并且在深海海沟处消融。
P43-44阅读
洋中脊附近是最新洋壳,向洋中脊两侧,洋壳的年龄越来越老。
P44活动
1.海底的地质年龄从新到老分布有什么特点?
观察分析世界海底的地质年龄
从洋中脊附近向两侧由新到老分布。
2.世界海底的地质年龄分布为海底扩张学说提供了哪些证据?
P44活动
观察分析世界海底的地质年龄
海底洋中脊附近的地质年龄最年轻,为“新的洋壳形成于洋中脊”提供了证据。
海底的地质年龄从洋中脊附近向两侧由新到老分布,为“洋壳的推移”提供了证据。
P49作业题3
东非大裂谷北起西亚,南抵非州东南部。研究表明,肯尼亚裂谷带两侧断层和火山岩的年龄,随着离开裂谷轴部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根据美国“双子星”号宇宙飞船的测量,裂谷北段的红海扩张速度达每年2厘米;在非洲大陆上,裂谷每年加宽几毫米至几十毫米。如果按照这种速度持续下去,再过两亿年左右,东非大裂谷就会被彻底裂开。
根据给出的材料和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P49作业题3
(1)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交界处,交界处的板块在做怎样的运动?有什么证据?
交界处的板块沿相反方向做张裂运动。
证据:肯尼亚裂谷带两侧断层和火山岩的年龄,随着离开裂谷轴部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2)如果2亿年后,东非大裂谷被彻底撕裂开,形成新的大洋时,海底地质年龄的分布是怎样的?
海底地质年龄从洋中脊附近向两侧越来越老(由新到老分布)。
1.概念
包含岩石圈中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的相互转化。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
岩石
新的岩浆
图2-2-19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
读图思考:
岩石圈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
思考: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说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岩石类型、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




冷却凝固
固结成岩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冷却凝固


侵入岩
喷出岩
沉积岩
变质岩
B
C
岩浆



A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各题。
1.
写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岩石名称。(提示:
B类岩石中可发现化石)
A
B
C

2.
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冷却凝固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A
B
C
岩浆岩



变质作用
思考: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说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字母代表的物质名称。补充箭头,完善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冷却凝固
外力作用
重熔再生
岩浆
沉积岩
变质岩
2.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基础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冷却凝固
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
变质岩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
岩浆
A
B
3.与内外力作用、地表形态塑造的关系
(1)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差异加大;外力作用则可夷平地表,使地表差异减小。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岩石圈的物质不停地循环运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也是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海底扩张学说
概念
理论依据
过程
与内外力作用、地表形态塑造的关系
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环崖丹霞景观,环崖丹霞是我国南方湿润区的一种地貌,其形成与地壳抬升及侵蚀作用有关。读图,回答第1、2题。
1.图1中甲、乙、丙分别是
A.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B.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
C.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D.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
2.图2中红色砂岩、砂砾岩属于沉积岩,图1中序号表示其形成过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
D
图1
图2
(2)简单绘制此类岩石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示意图。
课后实践活动
(1)观察自己学校或者居住小区使用的岩石,判断属于哪一类岩石。拍下照片,并说明判断理由。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