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地理同步练习附答案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地理同步练习附答案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12 15:2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选择题
形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河流是(  )
A.长江和钱塘江
B.长江与珠江
C.长江和淮河
D.黄河与淮河
某地因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降水一般集中在
6
月中旬到
7
月上旬,之后一段时间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这一地方位于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
A.宜宾
B.武汉
C.南京
D.上海
我国最大的海港和商业中心是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广州
下列对长江三角洲旅游发达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独特的水乡文化
B.有发达便捷的交通条件
C.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D.有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秦腔等人文旅游资源
二、复合题
如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图,完成下列三小题。
(1)
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A.城市聚落
B.工业生产
C.乡村聚落
D.农业生产
(2)
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A.水运发达
B.商业落后
C.水流湍急
D.全年少雨
(3)
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苏绣
A.能体现出西北大漠的地域特点
B.作品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
C.是我国蒙古族女子的传统技艺
D.原料取自当地盛产的优质蚕丝
江苏省兴化市垛田镇素称“千岛之乡”,垛田镇耕地面积
2.25
万亩。境内河沟纵横交错,如水网平铺,垛岸星罗棋布,似千万小岛荡漾于水面之上,千岛之镇由此得名。阅读材料结合下图,回答下列两小题。
(1)
“九夏芙蓉三秋菱藕,四围香菜万顷鱼虾”是垛田田园风光的真实写照。垛田出现的地区可能是
A.东南丘陵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三角洲
(2)
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河湖密布
B.气候暖湿
C.地势低洼,易受渍涝
D.土地肥沃
读长江三角洲(部分)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三小题。
(1)
无锡市有一批
3
吨重的大闸蟹将运往苏州,最佳运输方式是
A.水运
B.管道
C.公路
D.航空
(2)
该地区
A.城市密集
B.经济落后
C.能源丰富
D.水资源匮乏
(3)
该地区应重点防范
A.火山喷发
B.水源枯竭
C.水体污染
D.风沙危害
读我国某城市建筑图,完成下列两小题。
(1)
该景观所在的城市是
A.绍兴
B.无锡
C.扬州
D.上海
(2)
该建筑的名称是
A.大雁塔
B.埃菲尔铁塔
C.东方明珠塔
D.雷峰塔
?
读“上汽在外地五大生产基地图”,完成下列三小题。
(1)
上海汽车在外地建设五大生产基地的主要战略意图是
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
B.接近原料产地
C.占领国内主要市场
D.利用地方政府的政策
(2)
假设上汽集团进军西部地区,则下列最可能成为其生产基地的是
A.西宁
B.拉萨
C.乌鲁木齐
D.西安
(3)
金杯通用公司位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172
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
多家企业带着各具特色的优质产品和服务闪亮登场。据此完成下列两小题。
(1)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址选在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是我国的
A.首都
B.文化中心
C.政治中心
D.经济中心
(2)
172
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
3600
多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说明
A.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B.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C.经济全球化遭遇严重挑战
D.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杭州湾跨海大桥示意图,回答下列四小题。
(1)
从地势、气候、水系三方面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
(2)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四大重要的
农业基地之一,农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3)
以上海为铁路枢纽的铁路干线分别是
线和
线。
(4)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除铁路外还有
。(写出两种)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浙江省作为其中一员,将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
(1)
长江注入
(海域名称),它给予我们航运、发电等诸多便利;位于其
游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2)
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城镇众多,将对一体化的推进起到重大作用。结合甲图,列举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的四个自然条件。
(3)
分析乙、丙两图的信息,说明浙江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区域.
【解析】解: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形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河流,识记即可.
2.
【答案】C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
6
月中旬到
7
月上旬正值梅雨季节,梅雨过后,往往出现伏旱。
3.
【答案】D
【解析】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
4.
【答案】B
【解析】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该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5.
【答案】D
【解析】秦腔属于黄土高原的特色文化。
二、复合题
6.
【答案】
(1)
A
(2)
A
(3)
D
【解析】
(1)
图中商铺、熙熙攘攘的人群等景观符合城市聚落的特点,因此图中景观反映的是城市聚落。
(2)
由图中桥、河流、船、店铺等景观可知该地水运发达,人口密集,商业繁荣,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稳;由材料知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3)
江苏属于南方地区,苏绣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反映的内容众多。例如:人物、植物、动物等,并非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蒙古族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
7.
【答案】
(1)
D
(2)
C
【解析】
(1)
垛田是指中国南方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著名。
(2)
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势低洼,易受渍涝。
8.
【答案】
(1)
C
(2)
A
(3)
C
【解析】
(1)
无锡距苏州较近,选择公路运输最方便。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水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
(3)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密集,产生大量生产、生活废水,应当防止水体污染。
9.
【答案】
(1)
D
(2)
C
【解析】
(1)
图示景观为上海东方明珠塔,表明该城市是上海。
(2)
东方明珠塔是上海的标志性景观。
10.
【答案】
(1)
B
(2)
D
(3)
A
11.
【答案】
(1)
D
(2)
B
【解析】
(1)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的经济中心。
(2)
172
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
3600
多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说明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12.
【答案】
(1)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热、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
(2)
创汇
(3)
京沪;沪昆
(4)
高速公路、航空运输
【解析】
(1)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热、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
(2)
长江三角洲地区海陆交通运输便利,是我国沿海四大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之一,农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3)
以上海为铁路枢纽的铁路干线分别是京沪线和沪昆线。
(4)
长江三角洲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除铁路外还有高速公路、航空运输,使该地区交通运输非常便利。
13.
【答案】
(1)
东海;下
(2)
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
(3)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扩张虽然促进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但侵占了过多未利用土地,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恶化,因此要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1)
长江注入东海,位于长江下游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2)
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条件有: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
(3)
浙江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是:浙江省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扩张虽然促进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但侵占了过多未利用土地,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恶化,因此要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