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
一、选择题
下列关于华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城以南、秦岭一淮河以北
B.长城以北、秦岭一淮河以南
C.南岭以北、秦岭一淮河以南
D.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
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A.山地和盆地
B.平原和高原
C.丘陵和山地
D.平原和盆地
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范围以_____为主
A.亚热带季风气候
800——1200
毫米
B.温带大陆性气候
200——400
毫米
C.热带季风气候
1200——1600
毫米
D.温带季风气候
400——800
毫米
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
A.水稻和甘蔗
B.小麦和甜菜
C.小麦和甘蔗
D.油菜和甘蔗
被称为“黄土地”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
下列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气温、降水情况,其中代表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A.
B.
C.
D.
山东青岛的崂山北宅素有“中国樱桃之乡”的美誉,北宅种植樱桃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19
年
5
月
17
日,一年一度的青岛樱桃节采摘开幕。崂山北宅“大樱桃”与普通樱桃相比,具有早熟、个大、色艳等特点。形成此鲜明特点的主导因素为
A.高新科技投入
B.交通发达
C.水资源丰富
D.光热条件好
我国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很大
B.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主要是没作净化处理
C.过度开发水资源而枯竭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常常被称为“黄土地”的是
①东北平原
②华北平原
③内蒙古高原
④黄土高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列关于北方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多在
800
mm
以上
B.为半干旱温带季风气候
C.夏秋少雨,常出现夏旱
D.7、8
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读图获取信息,是学习地理的首要途径。读中国部分区域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区域包括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跨甘、陕、晋、鲁等省区
B.太行山以东地区地势平坦,雨热同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
C.初春季节,图中河流山东段易出现凌汛
D.图示区域位于北方地区,煤炭、石油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准噶尔盆地
D.云贵高原
二、复合题
家住青岛的小芳,五一假期乘汽车去济南,经过寿光时,拍摄到当地农业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两小题。
(1)
采用图中农业技术的目的是
A.提高太阳光利用率
B.增加二氧化氮的含量
C.升高气温,改变农业小气候
D.增加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
(2)
该农业技术应用效果最佳的地区最可能是
A.海南
B.广东
C.山西
D.山东
2019
年
11
月
1
至
4
日,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将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第
8
届中国(青岛)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结合如图,完成下面两个题。
(1)
关于此次博览会举办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濒临南海
B.濒临黄海
C.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D.淡水资源丰富
(2)
北京的小华计划坐火车到青岛观看博览会,他经过的铁路线是
A.京广线一胶济线
B.京沪线一胶济线
C.京广线一京九线
D.京哈线一陇海线
“南果北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目前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杨桃、木瓜等水果不断在京、津、鲁、新等地种植。据此回答下列两小题。
(1)
“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A.全球气候变暖
B.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C.国家政策的支持
D.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
(2)
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相比,在京津发展“南果北种”产业园的突出优势在于
A.光热充足
B.土地廉价
C.接近市场
D.空气质量好
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城市缺水严重,一些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以缓解缺水的问题。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图中反映的现象说明
A.吃水不忘挖井人
B.打水的绳子越来越粗
C.地下水位在逐渐下降
D.人类打井的技术越来越强
(2)
有关北方地区缺水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A.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大
B.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差异大
C.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D.夏季风来得早,去得晚,雨季短
探究区域。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地区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趋利避害,发展经济,并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五小题。
材料
商品粮基地是指历来以产粮为主,粮食商品率较高,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
(1)
参照文本框中对
A
省区的描述,在空白框中完成对
B
省区的描述。
A
是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
在
400
毫米以上,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
是
(2)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归纳两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自然灾害。
优势条件
自然灾害
东北三省
?
华北平原
(3)
针对华北平原农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请帮助当地的人们出谋划策。
(4)
东北三省与华北平原都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为什么东北三省能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5)
根据图文资料,解释东北人夏季户外活动时间比其他季节长的原因。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华北地区属于北方地区,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一淮河以北。
2.
【答案】B
【解析】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等地形区。
3.
【答案】D
【解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约为
400—800
毫米。
4.
【答案】B
【解析】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油料作物以花生、大豆为主。
5.
【答案】B
【解析】华北平原被称为“黄土地”,因为该平原主要是由黄河冲积而成,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河水携带泥沙在下游慢慢沉积起来。
6.
【答案】A
【解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
图所示为温带季风气候,B
图所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
图所示为地中海气候,D
图所示为热带雨林气候。
7.
【答案】A
【解析】形成崂山北宅“大樱桃”鲜明特点的主导因素是高新科技投入。
8.
【答案】A
【解析】我国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除自然原因外,其主要人为原因是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很大
9.
【答案】D
【解析】北方地区的东北平原是肥沃的“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10.
【答案】D
【解析】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在
800
毫米以下,大部分为半湿润区;7、8
月降水集中,易发生洪涝灾害。
11.
【答案】A
【解析】图示区域包括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跨甘、陕、晋等省区,没有跨简称为鲁的山东省;太行山以东地区地势平坦,雨热同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初春季节,图中河流山东段是自南向北流,易出现凌汛;图示区域位于北方地区,煤炭、石油等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12.
【答案】B
【解析】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位于西北地区,东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云贵高原位于南方地区。
二、复合题
13.
【答案】
(1)
C
(2)
D
【解析】
(1)
塑料大棚,起到保温作用,升高气温,改变农业小气侯。
(2)
山东纬度较高,冬季寒冷,适合发展大棚蔬菜技术。
14.
【答案】
(1)
B
(2)
B
【解析】
(1)
青岛濒临黄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是一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城市。
(2)
坐火车从北京到青岛,经京沪线到济南,再经胶济线直达青岛。
15.
【答案】
(1)
D
(2)
C
【解析】
(1)
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使南方水果也可以在北方种植。
(2)
京津地区城市人口集中,种植瓜果,接近消费市场。
16.
【答案】
(1)
C
(2)
D
【解析】
(1)
图示地区打水的绳子越来越长,表示地下水的水位在逐渐下降,用水过度,会出现水资源枯竭的现象。
(2)
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来得晚,去得早,雨季短,降水量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加上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缺乏。
17.
【答案】
(1)
内蒙古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在
400
毫米以下,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
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低温冻害;春旱。(由左向右,由上向下顺序)
(3)
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等。
(4)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量少。
(5)
夏季气温高,白昼时间长。
【解析】
(1)
结合图文资料可知,B
是内蒙古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在
400
毫米以下,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
结合图文资料可知,东北三省和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条件是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不利条件是东北三省有低温冻害,华北平原的春旱严重。
(3)
针对华北平原农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春旱,我们可采取的措施有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或种植抗旱作物,使用喷灌、滴灌技术)等。
(4)
东北三省能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量少。
(5)
东北人夏季户外活动时间比其他季节长是因为东北地区夏季气温高,白昼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