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其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安全和意外事故的处理;掌握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以及物质的制备、鉴别等
能力培养
通过问题和习题的设计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分析,认识事物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论观点.
教学思路设计
通过习题的实验验证,培养学生利用实验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对初中重要的化学实验进行回顾,掌握个实验的重点及考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化学实验。大家知道,中考马上到了,我们把九年级书上的实验复习一下,帮助我们建立化学概念,验证化学原理,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进行化学计算,都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学好化学实验是学好初中化学的基础。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要掌握哪些内容:
点明本节课的主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板书)1、复习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对比试验
复习了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氧气的性质。
复的使用、滴加液体、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正确操作,以及本实验的方法:对比试验。
CO2与水反应的探究
该实验复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碳酸能使紫色的石碳酸蕊
CO2+H2O==H2CO3
生成的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
重点强调:二氧化碳不显酸性,是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有酸性。
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的探究
复习铁锈蚀的条件:
铁与水蒸气和氧气同时接触。
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
Fe2O3
。红棕色固体。又是习题中为红色。
主要复习有关三氧化二铁的化学方程式:
Fe2O3
+6HCl
2FeCl3
+
3H2O(注FeCl3溶液:黄色)等
4、探究燃烧的条件:
燃烧条件:
可燃物(2)氧气
(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
火的点
(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
复习燃烧条件,同时复习燃烧条件探究的方法。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
能得出关于这种气体的什么性质?
常考的一些变形装置:
【思考】
在实际操作中,
水面上升的体积会明显大于集气瓶总体积1/5
,
(即集气瓶中气体减少的体积会大于1/5
),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活塞现向外运动,(气体受热膨胀)最后停留在刻度4处。
1.红磷的用量不足或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
2.装置漏气。
3.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能够灵活运用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电解水实验
上图是通电分解水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
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问题
(1)实验目的?
(2)如何检验两种气体?体积比?质量比?
(3)实验结论?
能够灵活地应用试验,准确的回答问题。
1)复习化学实验的一些安全措施;
(2)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等
氢气;
2H2O
2H2↑+
O2↑
CO、H2和C的还原性的实验探究
熟练掌握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不同,以及步骤,并注意一氧化碳的尾气处理方法及目的。
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先通气体后加热;
防止红热的铜重新被氧化,先停止加热,再继续通气体至冷却
一可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逻辑性;
二可使学生三种还原性物质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和性质的不同;
三可使学生熟悉实验设计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习题:
某气体X是由CO、C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验证其成分,将气体X依次通过下列A、B、C三个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中均无变化,C中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X一定是
。
(2)若A中CuO变成红色固体,B中无水CuSO4变成蓝色固体,C中无变
化,则气体x一定是
。A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
化
学方程式是
。
答:
(1)CO2
(2)氢气
CuO+H2===Cu+H2O
培养联想、发散思维,以使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我们初中第一大定律,在习题中经常见到,会运用。
9、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间的中和反应
如何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恰好完全反应是的现象是什么?
巩固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和表达能力。
习题: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
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溶液中。
(3)当加入的溶液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
(4)当加入的溶液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
试液,溶液呈
色。
答:
HCl
+
NaOH=
NaCl
+
H2O
将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
盐酸和氯化钠
红色
(板书)
复习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对比试验
2、CO2与水反应的探究
3、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的探究
4、探究燃烧的条件:
【小结】:请同学们对所复习的实验进行巩固,能够灵活应用。
【作业】:
教学反思:
在我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总是穿插着形式多样的手段。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积极探究的氛围中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和所要探求的知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使学生能养成自主探究和相互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真正做实验学习的主人.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