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粗盐提纯及溶液配制专题复习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粗盐提纯及溶液配制专题复习 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11 15:3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粗盐提纯及溶液配制专题复习学案

问题1:用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挑选种子的方法,要求盐水的质量分数为10%~20%,你能帮助农民伯伯配制15%的盐水2千克吗?
(1)计算:
(2)
(3)
(4)
(5)装瓶贴标签(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知识点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基本步骤有 、 、 、 、 。
反馈练习1:华雪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 g。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将配制好的NaOH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橡胶塞并贴上标签
(3)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 (填“要”或“不要”)用到玻璃棒。
问题2:乐乐查阅资料得知,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于是想用选种剩余的15%的盐水(密度为1.17克/立方厘米)来配制1000克生理盐水,你能帮助乐乐配制吗?
(1)
(2)量取:
(3)
(4)装瓶贴标签(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知识点2:1.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 ,
2.配制的一般步骤 、 、 、 。
反馈练习2: 若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8%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若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则可能原因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水溅出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典型例题: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氯化钠一部分来源于海水晒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知识点3:粗盐提纯的步骤有 、 、 、 。
反馈练习3: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20℃时,一些物质的溶解度
OH- CO32-
Na+ 溶 溶
Ca2+ 微 不
Mg2+ 不 微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资料准备]

[实验方案]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与表达]
实验步骤①和②的目的是 ;实验步骤③和④的目的是 。
实验操作X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实验步骤④中生成的沉淀D是 。
实验步骤⑤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
;在蒸发食盐溶液的过程中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 。
[反思与评价]
有同学认为只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任意一种试剂就能将两种可溶性杂质出去,你认为这种方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当堂检测
1.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2.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
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B.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
C.CaO固体(CaCO3)﹣高温充分煅烧
D.氢气(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浓硫酸
4.小华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操作流程如下图:
(1)小华同学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 g。
(2)指出图示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
(3)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他接下来的是 。
(4)如果小华配制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
A.装入试剂瓶时,烧杯内残留少量液体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向烧杯中倒水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外 D.称量纸上残留少量氯化钠
4.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溶解 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2g。
②过滤
③蒸发 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试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  
      。
④计算产率 得到精盐3.2g,则精盐的产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      次称量。
(3)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