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件(2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件(29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11 16:3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高一 地理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水在常温常压下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
水体是水的集合体。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所述,水体是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的总称。
水循环
: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
水循环
: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
不同的空间
水的三态变化
过程和意义
+
水循环过程
学生活动:读图,在图中标注不同的水体名称。
海洋水
冰川水
河流水
湖泊水
地下水
大气水
海洋表面
海洋上空
陆地表面
陆地上空
陆地表面
陆地上空
学生活动:读图,在图中标注不同的空间名称。
海洋表面
海洋上空
陆地表面
陆地表面
陆地上空
陆地上空
学生活动:读图,在图中标出水循环的三个类型。
学生活动:读图,描述三种水循环发生的过程(环节)
水循环
: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
水循环
: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
学生活动:读图,描述海陆间循环发生的过程(环节)
学生活动:读图,描述海上内循环发生的过程(环节)
学生活动:读图,描述陆地内循环发生的过程(环节)
学生活动:读图思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节主要有哪些?
围海造陆
跨流域调水
人工增雨
人工消雨
植树造林
毁坏森林
修建水库
围湖造田
开采地下水
学生活动:读图思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节主要有哪些?
水 圈
大气圈
生物圈
岩石圈
水圈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汽凝结
水汽凝结
水汽凝结
物质沉降
物质输送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海洋水
冰川水
河流水
湖泊水
地下水
大气水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塑造地表形态
海蚀拱桥
V型谷
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既包括河湖水系、湿地、蓄滞洪区,也包括城市配套系统,如绿地、花园、集雨池、可浸透路面等。
思考:海绵城市的建设影响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直接影响了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也影响了蒸发、植物蒸腾和降水等环节。
北京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温榆河湿地公园位于北京东北部,占地面积相当于6.5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横跨朝阳、昌平、顺义三区,建成后,它既是京城最大的绿肺,又能为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拦蓄雨洪。
北京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温榆河湿地公园位于北京东北部,占地面积相当于6.5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横跨朝阳、昌平、顺义三区,建成后,它既是京城最大的绿肺,又能为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拦蓄雨洪。
北京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温榆河湿地公园能够存蓄1200万立方米雨洪,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据测算,公园建成后可将通州新城的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保证城市副中心的防洪安全。
在拦蓄雨洪的同时,该公园也将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源源不断提供清洁水源。过滤后的河水将符合地表水四类标准,清澈透明。
为了方便市民游玩,公园中还开辟健身步道和湿地博物馆。
拦蓄雨洪、提高防洪标准、保证防洪安全、提供清洁水源、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
思考:评价海绵城市建设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北京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温榆河湿地公园能够存蓄1200万立方米雨洪,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据测算,公园建成后可将通州新城的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保证城市副中心的防洪安全。
在拦蓄雨洪的同时,该公园也将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源源不断提供清洁水源。过滤后的河水将符合地表水四类标准,清澈透明。
为了方便市民游玩,公园中还开辟健身步道和湿地博物馆。
建设海绵城市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思考:分析建设海绵城市在解决北京市缺水问题中的作用
小结:
水循环
地理意义
成因
类型及环节
外因: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蒸发、降水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
塑造地表形态
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