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湘教版地理七下同步练习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湘教版地理七下同步练习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12 16:3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七下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一、选择题
关于南极洲的“世界之最”错误的叙述是(  )
A.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一洲
B.气候最寒冷、最干燥的一洲
C.淡水资源最丰富的一洲
D.动物资源最多的一洲
下列关于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
B.极地地区资源丰富,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之一
C.极地地区环境恶劣,毫无科考价值,人们的到来纯粹为了自然探险
D.目前,极地地区不存在环境问题
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
A.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
B.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C.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
D.原始自然环境考察
我国在南极极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考站为
A.长城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昆仑站
下列发展方式中,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先污染,后治理
B.边污染,边治理
C.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D.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在某科考营地的当地时间
12

25

17:30
左右,科考队员正进行露天足球赛时,有两位“不速之客”毫不畏惧地冲入了比赛场地。依图示信息可知,该科考营地应位于
A.格陵兰岛
B.青藏高原
C.南极大陆
D.冰岛
在南极洲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  )
A.坐北朝南
B.坐南朝北
C.坐东朝西
D.坐西朝东
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A.黄河站
B.长城站
C.昆仑站
D.东方站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读两极地区图,现象一:澳大利亚和英国南极调査局的和科学家研究发现,当前南极冰层融化速度是
600
年前的
10
倍,这是
1000
年来的冰层最快消融速度。现象二:即将失去生存地而绝望的北极熊(下图)。造成上述现象一、二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地震,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B.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C.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全球气温升高,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D.局部地区不断发生战争,现代武器的运用,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
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不能体会到(  )
A.干燥
B.烈风
C.严寒
D.酷暑
读南极地区图,我国科考人员去南极考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A.飓风、暴雨、寒潮
B.酷寒、烈风、干燥
C.暴雨、雷电、冰雹
D.台风、寒潮、干燥
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
A.2
月份
B.5
月份
C.8
月份
D.10
月份
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B.北极熊是北冰洋的象征
C.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定居在两极地区
D.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
我国在北极地区已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黄河站
D.昆仑站
二、复合题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各国掀起考察的热潮,根据你对极地的有关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时段中,适宜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是
A.中国的春节前后
B.五一劳动节前后
C.中国夏季
D.中国国庆节期间
(2)
下列叙述,符合极地气候特点的是
A.温暖湿润
B.炎热干燥
C.酷寒、干燥、烈风
D.低温多雨
读南极地区简图作答。
(1)
?大洲:图中的
A

洲,B

洲,C
是大洋洲。
(2)
大洋:图中的
D

洋,E

洋,F

洋。
(3)
?地形:以高原为主,冰雪覆盖,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
”之称。
(4)
气候:
、烈风、干燥。
(5)
?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
是长城站,H

,I
是昆仑站。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科考人员测得南美洲乌斯怀亚港与我国长城考察站的图上距离约为
1.5
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
千米。
(2)
长城站濒临的大洋
A

洋,中山站濒临的大洋
B

洋。
(3)
从乔治王岛到南极点,最后到昆仑站,这条科学考察路线的前进方向是
A.从东向西
B.从南向北
C.从北向南再向北
D.从南向北再向南
(4)
如果你到南极旅游,选择哪个时段最合适?
,如果去北冰洋考察呢?

A.3~11

B.11
月~次年
3

C.2~10

D.6~8

(5)
在你答卷的时候,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处于极夜中的是
站,原因是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分析】随着人类日益广泛地进入两极地区,那里原有的安宁环境被无情地破坏了,大批极地野生动物遭到残酷的猎杀.如今,人类已经懂得极地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保护法规.北极熊、海象、海豹、企鹅、鲸等,都被列为保护动物.
【解析】解: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还有海象、海豹、鲸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南极洲的动物资源相对匮乏。
故选:D。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动物资源.
2.
【答案】B
3.
【答案】A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地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
【解析】解: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该地区没有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南极考查的内容,理解解答即可.
4.
【答案】A
【解析】1985
年,中国在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62°13'S,58°58'W)。1989
年,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了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69°25's,76°10'E)。2001
年,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故选:A。
5.
【答案】D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解析】解:“先污染,后治理”肯定会破坏环境;边污染,边治理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更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人类的存在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人类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虽然人类拥有一定的力量来改变自然影响自然。但是却永远也无法背离自然规律,和自然的基础。所以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统一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6.
【答案】C
【解析】企鹅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故该科考营地应位于南极大陆。
7.
【答案】B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解析】解:在南极洲,阳光在北方,所以要建房子的话应该朝北方,获取更多的阳光,也就是房子要坐南朝北。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的关键就是首先要明确,处在南极点上时,周围都是北方.
8.
【答案】A
【解析】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南极考察站是长城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故选:A。
9.
【答案】C
【解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导致两极冰雪融化。
10.
【答案】D
【解析】【分析】中国在南极建立的考察站有中山站、长城站和昆仑站,其中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南极大陆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烈风、酷寒、降水稀少.
【解析】解: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不能体会到酷暑。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较简单.
11.
【答案】B
【解析】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两大洲之间仅隔德雷克海峡相望;极地地区最典型的环境特点是酷寒、干燥、多烈风。
12.
【答案】A
【解析】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
11
月至次年的
3
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故
A
正确。
13.
【答案】C
【解析】【分析】两极地区是指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广大地区,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主,南极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主,两个地区在特有生物、气候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解析】解: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故A正确。
北极熊是北冰洋的代表动物,故B正确。
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地区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故C错误。
南极因寒冷干燥和大风有“世界风库”、“世界干极”等称号,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相关知识,比较后即可解答.
14.
【答案】C
【解析】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故选
C。
二、复合题
15.
【答案】
(1)
A
(2)
C
【解析】
(1)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
11
月至次年的
3
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春节前后是南极洲的暖季,适宜去南极考察。故选:A。
(2)
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内,该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故选:C。
16.
【答案】
(1)
南美;非
(2)
大西;印度;太平
(3)
冰雪高原
(4)
酷寒
(5)
中山站
【解析】
(1)
由图可知,图中
A
是与南极洲最近的南美洲,B
是与南美洲隔大西洋相望的非洲。
(2)
由图可知,图中
D
是位于南美洲与非洲之间的大西洋,E
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印度洋,F
是位于南美洲西部的太平洋。
17.
【答案】
(1)
1200
(2)
大西;印度
(3)
B
(4)
B;D
(5)
中山;处于南极圈内
【解析】
(1)
已知两地的图上距离为
1.5
厘米,根据比例尺为
1:80000000,根据比例尺=得出:实地距离=1.5×80000000=120000000
厘米=1200
千米。
(3)
1984
年,中国科考队在南极洲南部的乔治岛建立一个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从乔治王岛到南极点,最后到昆仑站,这条科学考察路线的前进方向是先向南后向北。
(4)
如果你到南极旅游,11
月~次年
3
月最合适,该季节是南极洲的暖季,如果去北冰洋考察
6~8
月最合适。
(5)
答卷的时候(7
月上旬),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中山站处于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