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54页例7、例8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认识圆环,理解和掌握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及动手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圆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有关圆环面积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掌握圆环面积的解答方法,会计算有关圆环面积的应用题。
教学准备:
圆规,剪刀和纸。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圆的面积的知识。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面积,求一个圆的面积,要知道什么?(半径)
用字母表示,圆的面积公式怎么表示?(S=πr2)
2、计算下面各圆的面积。
r=10厘米;d=6厘米
【设计意图】复习圆面积的知识目的为学习圆环的面积作铺垫。
二、动手操作,认识圆环。
1、画圆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动手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半径是7厘米的圆,标出圆心O和半径r。
学生画圆。
师:再以O为圆心,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
学生画圆。
(设计理念:通过亲切、自然的课前复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为学习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
2、涂色
涂色得到圆环。
师:这样的图形就是圆环。
(设计理念:通过动手剪圆环,让学生认识圆环,增强学习的兴趣。)
三、探求新知
1.认识圆环。
1)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或物体的横截面是圆环的吗?举例说明。
(光盘、车轮、面包圈、双面胶带和钢管的横截面都是圆环的)
2)课件出示一组图形,提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圆环,为什么?
(感受圆环必须是两个同心圆。)
3)教学圆环各部分的名称
展示圆环并标注名称。
师:我们把这两个圆分别叫做外圆和内圆。
从圆心到内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就是内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
从圆心到外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就是外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
外圆半径与内圆半径的差就是环宽(这一部分就是环宽)
(设计理念:通过具体形象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圆环的特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
5)说出下面圆环的外圆半径、内圆半径和环宽。
(2)例7
①出示例7
某公园内有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形喷水池,在喷水池周围有一条1米宽的甬道。甬道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你能计算出圆环的面积吗?
找同学上黑板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④班内交流。
(3)例8
出示例8
一个铸铁零件的横截面是圆环,外圆半径是20厘米,内圆半径是16厘米。圆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用什么方法能求出圆环的面积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同桌合作学习,探究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③班内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圆环面积的两种计算方法
这样做你的依据是什么?哪种方法简单些?
④ 你能用字母表示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吗?(学生总结)
S=πR2 -πr2 或 S=π(R2 - r2)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剪,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自己操作得到圆环的过程,使学生自我感悟新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⑤总结
圆环面积计算公式:
S=πR2 -πr2 或 S=π(R2 - r2)
想求圆环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必须知道外圆和内圆的半径。有时外圆和内圆的半径不直接给,这时我们就要根据所给条件求半径。)
三、巩固练习。
1、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桌合作学习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全班进行交流。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55页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