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
地球的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经纬网
1.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经 线
纬 线
示
意
图
定义
形状
指示方向
长度
(2)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起始线
划分
从0°经线向东和向西各分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字母表示
变化规律
以0°为界:东经越向东,度数越大(0°~180°);西经越向西,度数越大(180°~0°)
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0°~90°N);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0°~90°S)
【注】东经180°和西经180°是重合的,而北极点和南极点的纬度分别是90°N和90°S。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4)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标记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特殊的经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起始线,东西经度分界线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分界线
·180°经线:东西经度分界线
特殊的纬线
·0°纬线(赤道):南北纬度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3.5°N(北回归线):热带与北温带分界线,太阳直射点最北的界线
·23.5°S(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分界线,太阳直射点最南的界线
·66.5°N(北极圈):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
·66.5°S(南极圈):南寒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此线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
·30°S/N——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S/N——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三、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公转
自 转
公 转
绕轴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365天)
产生现象
①昼夜交替②时间差异③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①四季的变化;②五带的划分;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⑤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示 意 图
?
地球自转方向:从侧面看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俯瞰为逆时针;从南极俯瞰顺时针。
?
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同一纬度,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同一纬度,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时刻早(先看到日出)
2.五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取太阳光热多少来划分,热带地面获得热量最多,温带地面获得热量比寒带多,寒带地面获得热量少。
(2)五带划分及各自特征
分类
范围
气候特点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注】①我国大部分处在北温带;②23.5°N/S分界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光直射;③23.5°N~0°~23.5°S间一年有两次太阳光直射。
3.四季的划分
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一、选择题
1.(2020·广州)椰风拂碧海,神箭冲九霄。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回答下列小题。
(1)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当天,文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昼
(2)在文昌附近最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大漠孤烟
B.峰林兀立
C.椰树成行
D.枫树红叶
2.(2020·湘西)我国大部分学校学生作息表中的起床时间在夏季会提前,冬季会推迟,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B.?地球公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C.?我国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
D.?我国降水在一年中的变化
3.(2020·深圳)?
2020年6月21日,世界部分居民有幸看到天象奇观--日环食,图1为日环食照片,图2为当日世界日环食带(可观测日环食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本次世界日环食带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高纬度
B.南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高纬度
(2)本次日环食出现在北半球夏至日,该日深圳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有极昼现象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昼短夜长
(3)下列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最有利于观测日环食的是( )
A.
B.
C.
D.
4.(2020·盐城)读四地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符合“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②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5.(2020·东营)读东半球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地的经纬度是(??
)
A.(30°S,10°E)
B.(30°S,10°W)
C.(23.5°S,10°E)
D.(23.5°S,10°W)
(2)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高纬度
B.②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D.④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6.(2020·鄂尔多斯)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鄂尔多斯中考时间推迟到7月21日至24日。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列题。
(1)中考期间,下列关于鄂尔多斯昼夜变化趋势及直射点移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昼渐短、夜渐长,直射点向北移动
B.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南移动
C.昼渐短、夜渐长,直射点向南移动
D.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北移动
(2)读图2,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关于图2中①②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点坐标是23.5°N,90°W
B.①点比②点白昼长
C.②点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D.②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7.(2020·连云港)“雪龙号”科考船于2019年10月出发驶向南极,2020年4月顺利返回上海。图为“雪龙号”科考船部分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雪龙号”从出发到返回,经历了(??
)
A.春分、夏至
B.夏至、秋分
C.秋分、冬至
D.冬至、春分
(2)“雪龙号”停靠霍巴特时,其所处位置是(??
)
A.43°N,147°W
B.43°N,147°E
C.43°S,147°W
D.43°S,147°E
(3)“雪龙号"到达中山站的那-天,上海(??
)
A.昼短夜长
B.昼夜等长
C.昼长夜短
D.出现极昼
?
8.(2020·达县)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下面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示意图和地球二分二至公转示意图。
???????
(1)关于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文昌有阳光直射现象
B.西昌位于中纬度、北半球和东半球
C.酒泉的经纬度位置是(40°N,100°W)
D.春分、秋分日,太原最晚迎来日出
(2)关于卫星发射当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正由B点向C点移动
B.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均是昼短夜长
C.流经达州市的州河进入了汛期
D.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9.(2020·遂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
A.②地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
B.①地位于南寒带
C.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北方向
D.④地位于西半球
二、综合题
10.(2020·营口)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C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
D点属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
半球。
(2)A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
(4)图中所示太阳光照时,我们家乡营口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有极夜现象
11.(2020·铜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___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___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________带。
(2)图二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A点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
(3)图三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___半球,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
12.(2019·黑河)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当地球运行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填纬线名称);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出现_____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2)地球运行到D位置时,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
(3)2019年是我国建国70周年,国庆节期间地球运行到________两点之间,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9考点一
地球的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经纬网
1.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经 线
纬 线
示
意
图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且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
与地轴垂直,且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形状
半圆
圆圈(除南北极点外)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两极缩小为点(相同纬度的纬线长度相等)
(2)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起始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划分
从0°经线向东和向西各分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字母表示
东经E;西经W
北纬N;南纬
S
变化规律
以0°为界:东经越向东,度数越大(0°~180°);西经越向西,度数越大(180°~0°)
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0°~90°N);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0°~90°S)
【注】东经180°和西经180°是重合的,而北极点和南极点的纬度分别是90°N和90°S。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4)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标记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特殊的经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起始线,东西经度分界线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分界线
·180°经线:东西经度分界线
特殊的纬线
·0°纬线(赤道):南北纬度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3.5°N(北回归线):热带与北温带分界线,太阳直射点最北的界线
·23.5°S(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分界线,太阳直射点最南的界线
·66.5°N(北极圈):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
·66.5°S(南极圈):南寒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此线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
·30°S/N——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S/N——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三、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公转
自 转
公 转
绕轴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365天)
产生现象
①昼夜交替②时间差异③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①四季的变化;②五带的划分;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⑤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示 意 图
地球自转方向:从侧面看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俯瞰为逆时针;从南极俯瞰顺时针。
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同一纬度,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同一纬度,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时刻早(先看到日出)
2.五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取太阳光热多少来划分,热带地面获得热量最多,温带地面获得热量比寒带多,寒带地面获得热量少。
(2)五带划分及各自特征
分类
范围
气候特点
北寒带
66.50N-900N
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温带
23.50N-66.50N
四季分明,无直射,无极夜极昼现象
热带
23.50S-23.50N
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
南温带
23.50S-66.50S
四季分明,无直射,无极夜极昼现象
南寒带
66.50S-900S
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现象
【注】①我国大部分处在北温带;②23.5°N/S分界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光直射;③23.5°N~0°~23.5°S间一年有两次太阳光直射。
3.四季的划分
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一、选择题
1.(2020·广州)椰风拂碧海,神箭冲九霄。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回答下列小题。
(1)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当天,文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昼
(2)在文昌附近最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大漠孤烟
B.峰林兀立
C.椰树成行
D.枫树红叶
答案:
(1)A(2)C
考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1)5月5日介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半年,文昌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该地无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A。(2)海南文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晴天少,椰树属热带作物,年平均温度在24℃~25℃以上、温差小、全年无霜,椰树才能正常开花结果,故C符合题意;A是西北地区的景观;B是贵州峰林的景观;D是温带和亚热带的景观。故答案为:C。
2.(2020·湘西)我国大部分学校学生作息表中的起床时间在夏季会提前,冬季会推迟,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B.?地球公转导致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C.?我国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D.?我国降水在一年中的变化
答案:
B
考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由于地球公转,导致一年中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发生了变化,日出日落的时间不同,因此我国大部分学校学生作息表中的起床时间在夏季会提前,冬季会推迟。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
3.(2020·深圳)?
2020年6月21日,世界部分居民有幸看到天象奇观--日环食,图1为日环食照片,图2为当日世界日环食带(可观测日环食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本次世界日环食带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高纬度
B.南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高纬度
(2)本次日环食出现在北半球夏至日,该日深圳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有极昼现象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昼短夜长
(3)下列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最有利于观测日环食的是( )
A.
B.
C.
D.
答案:
(1)C(2)B(3)D
考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本次世界日环食带主要分布在纬度0°-30°N之间,位于低纬度、北半球;经度在0°-150°E,属于东半球。故C符合题意。
(2)根据题意可知,本次日环食出现在北半球夏至日。深圳位于北半球,因此该日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故B符合题意。
(3)?读图可知,A表示沙尘暴,B表示阴,C表示大雨,?都不利于观测日环食;D表示晴天,?最有利于观测日环食。
4.(2020·盐城)读四地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符合“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②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答案:
(1)D(2)B
考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故①地的经纬度是(30°W,25°S);②地的经纬度是(25°W,70°N);③地的经纬度是(120°E,25°S);④地的经纬度是(0°,35°N);由此可判定,①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②位于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③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④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D正确。故答案为:D。(2)读图可知,②点的经纬度是(25°W,70°N);④点的经纬度是(0°,35°N);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②地位于④地的西北方向,B正确。故答案为:B。
5.(2020·东营)读东半球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地的经纬度是(??
)
A.(30°S,10°E)
B.(30°S,10°W)
C.(23.5°S,10°E)
D.(23.5°S,10°W)
(2)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高纬度
B.②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D.④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
(1)C(2)D
考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中②点坐标为(23.5°S,10°E),D对,ABC错。故答案为:C。(2)图中①位于30°N—60°N之间的中纬度地区,A错;②位于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B错;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③位于赤道上,④位于北极圈上,因此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C错误。④地位于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D正确,故答案为:D。
6.(2020·鄂尔多斯)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鄂尔多斯中考时间推迟到7月21日至24日。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自转方向),读图完成下列题。
(1)中考期间,下列关于鄂尔多斯昼夜变化趋势及直射点移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昼渐短、夜渐长,直射点向北移动
B.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南移动
C.昼渐短、夜渐长,直射点向南移动
D.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北移动
(2)读图2,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关于图2中①②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点坐标是23.5°N,90°W
B.①点比②点白昼长
C.②点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D.②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答案:
(1)C(2)B(3)D
考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1)7月21日至24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也就是图1中的②③之间,以此分析来解答此题。7月21日至24日鄂尔多斯中考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此时北半球的鄂尔多斯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故答案为:C。(2)图2中所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表示的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间大致是6月22日前后。图2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对应图1中的②位置,时间大致是6月22日前后。故答案为:B。(3)读图可知,图2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定图2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①点的经纬度23.5°N,90°E;②点的经纬度是66.5°N,135°W、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②位于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图示北极地区为极昼,可判定,①点比②点白昼短。故答案为:D。
7.(2020·连云港)“雪龙号”科考船于2019年10月出发驶向南极,2020年4月顺利返回上海。图为“雪龙号”科考船部分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雪龙号”从出发到返回,经历了(??
)
A.春分、夏至
B.夏至、秋分
C.秋分、冬至
D.冬至、春分
(2)“雪龙号”停靠霍巴特时,其所处位置是(??
)
A.43°N,147°W
B.43°N,147°E
C.43°S,147°W
D.43°S,147°E
(3)“雪龙号"到达中山站的那-天,上海(??
)
A.昼短夜长
B.昼夜等长
C.昼长夜短
D.出现极昼
答案:
(1)D(2)D(3)A
考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1)由材料可知,“科考船于2019年10月出发驶向南极,2020年4月顺利返回上海”,经历了冬至(12月22日)和春分(3月21日)两个节气。故答案为:D。(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霍巴特的经纬度是43°S,147°E。故答案为:D。(3)由图可知,2019年11月顺利雪龙号"到达中山站,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上海昼短夜长。故答案为:A。
?
8.(2020·达县)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下面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示意图和地球二分二至公转示意图。
???????
(1)关于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文昌有阳光直射现象
B.西昌位于中纬度、北半球和东半球
C.酒泉的经纬度位置是(40°N,100°W)
D.春分、秋分日,太原最晚迎来日出
(2)关于卫星发射当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正由B点向C点移动
B.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均是昼短夜长
C.流经达州市的州河进入了汛期
D.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答案:
(1)A(2)C
考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1)由图可知,文昌位于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故A正确。西昌位于低纬度,北半球和东半球,故B错误。酒泉的经纬度位置是(40°N,100°E),故C错误。春分、秋分日,位于最西边的酒泉最晚迎来日出,故D错误。故答案为:A。(2)由图可知,5月17日发射当天,地球正由D向A点移动,故A错误。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是昼长夜短,故B错误。此时流经达州市的州河进入了汛期,故C正确。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是在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日,故D错误。故答案为:C。
9.(2020·遂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
A.②地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
B.①地位于南寒带
C.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北方向
D.④地位于西半球
答案:
(1)C(2)D
考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①地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纬度是位于向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70°S,170°E),故答案为:C。(2)②地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故A正确。①地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南寒带,故B正确。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北方向,故C正确。④地位于160°E以西的东半球,故D错误。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10.(2020·营口)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C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
D点属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
半球。
(2)A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
(4)图中所示太阳光照时,我们家乡营口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有极夜现象
答案:
(1)30°E,0°;东
(2)东北
(3)自西向东
(4)B
考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读图可知:(1)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C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30°E,0°.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定,D点(75°E)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4)由图示信息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我们家乡营口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
11.(2020·铜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___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___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________带。
(2)图二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A点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
(3)图三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___半球,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
答案:
(1)10°S,150°E;20°S,170°E;南;东;西;热
(2)10°N,170°E;30°S,170°W;30°N,180°;北;西;南;西
(3)70°N,45°W;70°N,135°W;北;正东
考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1)据图一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的地理坐标是10°S,150°E、B点的地理坐标是20°S,170°E,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东半球,B点位于西半球。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热带。(2)据图二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的地理坐标
10°N,170°E、B点的地理坐标是30°S,170°W,C点的地理坐标是30°N,180°.A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3)图三中地球自转的时针方向是逆时针,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差是45°,A点的地理坐标是70°N,45°W,B点的地理坐标是70°N,135°W,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北半球,A点位于B点的正东方向。
12.(2019·黑河)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当地球运行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填纬线名称);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出现_____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2)地球运行到D位置时,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
(3)2019年是我国建国70周年,国庆节期间地球运行到________两点之间,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答案:
(1)北回归线;极昼
(2)春分日
(3)BC;昼短夜长
考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A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C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2)读图分析可知,D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
(3)读图分析可知,国庆节期间地球运行到BC两点即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9(共11张PPT)
考点一
地球的概况
中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
课标要求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知识结构
考点一
地球形状大小
经纬网
地球运动
经纬线、经纬度的对比
经纬度的划分
特殊的经纬线
经纬网定位
自转及其意义
公转及其意义
自转公转对比
二分二至
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典例分析
1.(2020·吉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第十八次会议,简称上合峰会,于2018年6月6日-9日在青岛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上合峰会举办时,最接近哪个节气(
)
A.夏至
B.春分
C.秋分
D.冬至
(2)6月9月晚9时在青岛浮山湾畔,文艺演出《有朋自远方来》震撼上演,家在美国纽约(74°W)的小明正在吃早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A.纽约人作息与众不同
B.地球的自转
C.纽约在大西洋沿岸
D.地球的公转
典例分析
【答案】
(1)A(2)B
【考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1)北半球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期在3月21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期在9月23日前后;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可知,2018年6月6日—9日和北半球夏至日最为接近,故答案为:A。
典例分析
【解析】(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现象、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影长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等。6月9月晚9时在青岛浮山湾畔,文艺演出《有朋自远方来》震撼上演,家在美国纽约(74°W)的小明正在吃早餐,这说明了东西不同地区之间,时间出现了差异,该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故答案为:B。
典例分析
2.(2020·怀化)“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半星”。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卫星发射当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附近
B.乙附近
C.丙附近
D.丁附近
(2)卫星发射后一段时间,在我们家乡怀化市见不到的现象可能是( )
A.小河涨水,山洪爆发
B.杨梅成熟
C.小麦播种
D.喜迎黄桃丰收
典例分析
【答案】
(1)B(2)C
【考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
(1)6月23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乙附近即夏至日附近,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故答案为:B。
(2)解:怀化市位于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容易发生山洪现象,适合生长杨梅、黄桃等,故ABD与题意不符;C符合题意,因为湖南盛产水稻,不适宜种植小麦。故答案为:C。
典例分析
3.
(2021七上柳州期末)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名称,正确的是(
)
A.
A北极
B.
B经线
C.
C纬线
D.
D本初子午线
(2)图中乙地的经纬度是(
)
A.0°,60°E
B.0°,60°W
C.60^S,0°
D.60°N,0°
(3)图中丙地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典例分析
【答案】
(1)A(2)A(3)C
【考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
定位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A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北极,
B是与地轴垂直的纬线,
C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
,
D是穿过地心的地轴,故答案为:
A。
(2)
图可知,图中乙地位于赤道上,纬度是0°
,经线是位于东增大上,是60°E
,故答案为:
A。
(3)
由图可知,丙地是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位于20°W-160°E之间的东半球,故答案为:
C。
感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