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16)信息技术八下 第5课 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 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2016)信息技术八下 第5课 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 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3-11 15:12:00

文档简介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学案
章节名称: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一单元程序设计初步
 第五课《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三种类型的循环结构。
2、学会用循环结构流程图描述算法。
3、能够编写循环结构程序。
【学习重、难点】:
1、循环结构流程图描述算法。
2、编写循环结构程序。
学习
环节
导学内容
师生笔记
学法指导
1、采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进行学习,小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同学。
2、同学们可以直接根据教材内容、图片或其他资源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3、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老师提供的微视频,然后完成活动任务。
4、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要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课堂导学
自主探究
任务一:分拣机器人处于工作状态时,如果检测到电量低于10%,暂停当前工作自动搜寻充电装置并前往充电,请分析工作过程?
[学习提示](1)通过观看课本P26-27页,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分析工作过程。
   
任务二:根据算法,设计分拣机器人电量逐渐减少的程序。
[学习提示](1)通过观看课本P26页图5-1和P28页图5-4,然后运行Scratch软件,利用:重复执行直到语句进行编写和运行程序,观察程序运行效果。
   
(2)完成本活动任务的微视频(微视频链接)
任务三:根据算法,设计分拣机器人自动回充的程序
[学习提示](1)通过观看课本P26-29页,然后运行Scratch软件,利用:重复执行直到语句、如果……那么语句进行编写和运行程序,观察程序运行效果。
   
(2)完成本活动任务的微视频(微视频链接)
拓展
提升
编写一个密码验证的程序,询问用户密码,密码正确则通过验证;如果密码错误,显示提示并要求重新输入,如果用户连续三次输错密码,将拒绝访问。
[学习提示](1)、参考本节课循环语句编程完成本道题。
(2)、向同学展示自己编程后的实际效果。

评价
小结
填写本节课学习评价。(在线学习评价调查链接)
表5-2
学习评价表
序号学习内容能否掌握1认识三种类型的循环结构。能?
不能?2学会用循环结构流程图描述算法。能?
不能?3能够编写循环结构程序。能?
不能?其他收获:
总结自己完成本节课活动任务时遇到的问题,分享成功经验。
[学习提示]单击在线学习评价向老师汇报学习成果,总结分享写入其它收获项中
课后
导学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年级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
第五课
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班级
八年级(
)班
授课时数
1课时
设计者
所属学校
1、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识三种类型的循环结构。
2、学会用循环结构流程图描述算法。
3、能够编写循环结构程序。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模拟实现分拣机器人自动回充功能的过程,掌握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
2、通过探究和实践,学会使用流程图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并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解决分拣机器人自动回充功能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机器人自动分栋货物”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
2、体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效果的成就感,增加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养成编程解决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习惯。
2、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的第一单元第5节课,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在程序设计的问题上有了一点的认识和基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前几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三大结构之一----循环结构设计,利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习惯。
3、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目内
容解


施教学重点循环结构流程图描述算法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分析对比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编写循环结构程序通过自主探究,拓展任务难度,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4、教学对象分析:
1、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程序设计基础,已经养成独立探讨和团队合作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己观察,亲自尝试,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归纳,体验学习;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各种技能及情感。
2、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交流,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多采用鼓励性的话语,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课堂学习环境。
5、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6、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以“探究.实践”为主导,把课本知识分解成四个活动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由体验,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完成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情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拓展练习、巩固提高──自我评价、课堂小结。
7、教学媒体:
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
PPT课件
、scratch编程环境 
8、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4分)
1、播放视频(机器人自动分栋货物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视频
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进行讨论对比,认识到机器人在分栋货物过程中耗电的问题,并引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25分)
(1)课件展示P25
任务一:分拣机器人处于工作状态时,如果检测到电量低于10%,暂停当前工作自动搜寻充电装置并前往充电。
课件
通过课本内容创设任务,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2)课件展示P26
任务二:电量逐渐减少的算法设计流程图
课件
通过展示任务,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掌握电量逐渐减少的算法设计。
(3)课件展示P28
任务三:根据算法,设计分拣机器人角色的程序代码
编程环境课件
通过展示任务,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掌握编写循环结构程序代码实现解决机器人回充问题。
课件展示P29
任务四:运行程序。
编程环境
课件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件展示P29
知识点小结:归纳总结“循环结构语句”的特点及用法。
课件
通过归纳问题,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掌握本节课知识点的过程。
三、拓展
练习巩固提高(8分)
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内容,设计好课堂练习任务
拓展任务:编写一个密码验证的程序,询问用户密码,密码正确则通过验证;如果密码错误,显示提示并要求重新输入,如果用户连续三次输错密码,将拒绝访问。
编程环境
课件
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巩固提高
四、自我评价、课堂小结
(8分)
1、展示P32,在进行学习评价时,可以使用下面的评价表,将本节课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收获情况记录下来,对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2、让学生小结学生本节课内容,有不全面的,老师进行补充小结。
学生完成学习评价表
2、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评价表
让学生自主评价学习效果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