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第6课
嵌套循环程序的实现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一单元
程序设计初步/1
教学过程
激情引入
探究新知
巩固提高
总结评价
02
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自我评价、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看一下这些图案漂亮吗?知道是怎样做出来的吗?想不想学呢?
03
目
录
探究新知
巩固提高
总结评价
激情引入
好累啊!!!
04
目
录
探究新知
巩固提高
总结评价
激情引入
认识一下三种循环结构语句:
重复执行:指不停地重复执行相同的动作。
重复执行10次:指不停地重复执行相同的动作10次,然后停止动作。
重复执行直到:指不停地重复执行相同的动作,直到有下一个命令出现。
04
目
录
探究新知
巩固提高
总结评价
激情引入
边长60,右转90度,重复4次。
实验1:画一个方格
小提示:
04
目
录
探究新知
巩固提高
总结评价
激情引入
实验2:画一个十二边形
04
目
录
探究新知
巩固提高
总结评价
激情引入
想一想:如果把方格和十二边形组合起来会怎样呢?
+
=
?
04
目
录
探究新知
巩固提高
总结评价
激情引入
嵌套循环结构:指一个循环结构里嵌套着另一个(或多个)循环结构。
07
目
录
探究新知
巩固提高
总结评价
激情引入
实验3:画一个田字
07
目
录
探究新知
巩固提高
总结评价
激情引入
实验4:画一朵花
同学们试一下改变里面的参数,看下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08
目
录
探究新知
巩固提高
总结评价
激情引入
自我评价
(
请点击学习评价调查问卷链接)
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学习收获?
thank
you!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年级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章节名称
第六课
嵌套循环程序的实现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班级
八年级(
1
)班
授课时数
1课时
设计者
所属学校
教学目标:了解和使用嵌套循环程序
知识和技能:
1、认识嵌套循环的程序设计;
2、能够编写简单的嵌套循环结构程序。
过程和方法:
用嵌套循环结构流程图描述算法;
编写简单的嵌套循环结构程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嵌套循环的程序设计,让学生产生对编程的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教材内容分析
嵌套循环程序的实现
3、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运用嵌套循环结构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观看,从而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编写简单的嵌套循环结构程序通过创设课件、教师演示,学生大胆尝试,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4、教学对象分析:
1、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看,他们想象力丰富,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信息技术知识,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己观察,亲自动手操作,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归纳,体验学习;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交流,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多采用鼓励性的话语,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课堂学习环境。
5、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6、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我的教学设计是以“强化实践”为本,为此我把课本知识分解成四个活动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由体验,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完成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情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拓展练习、巩固提高──自我评价、课堂小结。
7、教学媒体:
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
PPT课件
8、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4分)
教师讲解演示循环程序
学生观看
演示
让学生通过观看循环程序的新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25分)
教师讲解三种循环结构语句
学生观看,做好笔记。
演示
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师使用循环程序的操作,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通过两个小实验讲解循环结构
学生观看后,自己练习指令代码。
演示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教师讲解嵌套循环结构
学生观看后,自己练习指令代码。
演示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拓展
练习巩固提高(8分)
通过两个小实验讲解嵌套循环结构
学生观看后,自己练习指令代码。
演示
通过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四、自我评价、课堂小结
(8分)
1、完成学习评价表P41表6-1
2、让学生小结学生本节课内容,有不全面的,老师进行补充小结。
学生完成学习评价表
2、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略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嵌套循环的程序设计、运用嵌套循环结构流程图描述算法,以及简单嵌套循环结构程序编写的整体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学案
章节名称: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一单元开程序设计初步
第六课
嵌套循环程序的实现
【学习目标】:
了解和使用嵌套循环程序
【学习重、难点】:
1、运用嵌套循环结构。
2、编写简单的嵌套循环结构程序。
学习
环节
导学内容
师生笔记
学法指导
1、采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进行学习,小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同学。
2、同学们可以直接根据教材内容、图片或其他资源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3、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老师提供的微视频,然后完成活动任务。
4、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要相互交流,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课堂导学
自主探究
任务一:观看微视频,初步学会使用画笔工具。
[学习提示](1)打开软件——添加扩展——画笔
(2)在工具栏找到画笔工具,按照微视频去使用。(微视频链接)
任务二:使用画笔工具,画一个十二边形。
[学习提示](1)圆周为360度,十二边形每个角度要转30度。
(2)十二边形一共要转12次。
任务三: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试一下完成P38图6-8。
[学习提示]:十二边形按课本实现,正文形也可按课本完成,然后想办法把两个图形合并在一起。(P39图6-11)
拓展
提升
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软件画出一个“田”字。
[学习提示](1)先执行3次前进100和右转90度,再前进100;
(2)重复执行上面的程序命令。
、
评价
小结
填写本节课学习评价。(在线学习评价调查链接)
表6-1
学习评价表
序号学习内容能否掌握1认识嵌套循环的程序设计。能?
不能?2学会用嵌套循环结构流程图描述算法。能?
不能?3能够编写简单的嵌套循环结构程序。能?
不能?其他收获:
总结自己完成本节课活动任务时遇到的问题,分享成功经验。
[学习提示]单击在线学习评价向老师汇报学习成果,总结分享写入其它收获项中
课后
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