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压强—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高频考点必刷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1 压强—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高频考点必刷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1 22:40:0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1
压强
高频考点精讲+必刷题精练
【高频考点精讲】
1.压力与重力区别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产生的条件: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
(3)方向: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体.例如按图钉,其方向可以与墙面垂直,与天花板垂直,也可以与水平桌面垂直,无论这个面如何放置,压力的方向总是要与接触面垂直的.
(4)作用点: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的表面上.
(5)辨析:重力和压力的区别
重力
压力
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产生原因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由于物体对物体的挤压而产生
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垂直于受压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
在受压物体的表面上
施力物体
地球
对受力物体产生挤压作用的物体
联系
在通常情况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其重力等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注意点
压力不一定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而引起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压力,但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6)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
(1)定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即牛顿/平方米。(2)公式:p=

(3)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方法:①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②受力面积一定,增大压力;③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应用:①冰刀;②飞镖;③用力刹车。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方法:①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②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压力;③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应用:①卡车装有许多车轮;②房屋建在较大地基上;③书包带做得较宽。
【必刷题精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压力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都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D.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物体的重力
2.成语“如芒在背”用来形容坐立不安,其本义所涉及的物理概念主要是(  )
A.质量
B.密度
C.压强
D.速度
3.如图所示的各个实例,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B.书包带做得较宽
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D.图钉帽的面积较大
4.2020年4月23日,第36次南极考察的“雪龙”号已返回国内基地码头,破冰船利用极大的重量把冰压碎。为了加强作用力,有时候在船首的贮水舱里,还要盛满水“液体压舱物”这样做是为了(  )
A.增大受力面积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5.目前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试管内,血液便会自动流入试管,此时血液是(  )
A.靠自身重力流入试管
B.被真空试管吸入试管
C.由血压压入试管
D.通过吸气把血液压入试管
6.今年国家进行了“一带一盔”的专项整治行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安全带都设计的很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骑摩托车必须藏头盔,头盔的里面都有海绵等软性材料是为了增大压强
C.上车必须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
D.头盔在发生危险时,硬质的外壳材料变形,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7.如图所示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平板车(SMTP)共有1152个车轮,每个车轮都能进行360度的转动,整车载重量超过5万吨。车轮宽大且有较多的花纹,这样设计车轮是为了(  )
A.增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增大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B.增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减小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C.减小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增大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D.减小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减小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8.甲乙两物体质量比2:3,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比为3:4,则它们的压力比是(  )
A.3:2
B.2:3
C.9:8
D.8:9
9.如图1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2中的哪几种情形(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甲与丙
D.以上都不对
10.2020年2月16日,在自由式滑雪世界杯卡尔加里站,中国选手谷爱凌创造国际雪联世界杯历史﹣﹣在一站世界杯上获两块金牌,比赛时她时而弯腰冲上斜坡、时而腾空跃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弯腰是为了增大惯性
B.滑雪板宽大是为了增大面积来增大压强
C.腾空时受平衡力作用
D.上升时若外力消失,她将做匀速运动
11.用50牛的水平力把重30牛的正方体木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这时木块对墙壁的压力为(  )
A.20

B.30

C.50

D.80

1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细沙面上,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
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
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
13.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向右运动,直到右端匀速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A
对桌面的压力一直不变
B.A
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
C.桌子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拉力
F
大小一直不变
14.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F乙.若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则截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关系是(  )
A.△m甲一定小于△m乙
B.△m甲可能小于△m乙
C.△m甲一定大于△m乙
D.△m甲可能大于△m乙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16.实验表明太阳光也有一定的光照压强,其正对太阳光的压强为9×10﹣4Pa,现已知安徽最大的淡水湖巢湖的表面积约为7.7×108m2,则该淡水湖受到光的压力 
 N。
17.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如图所示。李刚在盲道上行走,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 
 减小了,从而增大了 
 。
18.如图,物体与墙的接触面积为0.2m2,某人用200N的力将重为300N的物体压在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墙的压力为 
 N,对墙的压强是 
 Pa,物体受到墙对它的摩擦力为 
 N。
三.实验探究题
19.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和转换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图 
 (填序号),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选填“>”“<”或“=”)。
(5)实验时,小明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0.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 
 大小相同,
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
(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1
压强
高频考点精讲+必刷题精练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压力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都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D.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物体的重力
解:A、压在竖直面上的物体产生的压力不是由于重力的原因产生的,不符合题意;
B、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其它情况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不符合题意;
C、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不符合题意;
D、只有物体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才等于重力,符合题意;
故选:D。
2.成语“如芒在背”用来形容坐立不安,其本义所涉及的物理概念主要是(  )
A.质量
B.密度
C.压强
D.速度
解:“如芒在背”是指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芒刺很细,受力面积很小,在压力一定时,压强很大,故扎在背上感觉很疼,涉及的物理概念主要是压强。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如图所示的各个实例,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B.书包带做得较宽
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D.图钉帽的面积较大
解:A、压路机的碾子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书包背带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书包和肩膀的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使肩膀感到舒服,故B不符合题意;
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不至于陷进雪地,故C不符合题意;
D、图钉帽的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0年4月23日,第36次南极考察的“雪龙”号已返回国内基地码头,破冰船利用极大的重量把冰压碎。为了加强作用力,有时候在船首的贮水舱里,还要盛满水“液体压舱物”这样做是为了(  )
A.增大受力面积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解:2020年4月23日,第36次南极考察的“雪龙”号已返回国内基地码头,破冰船利用极大的重量把冰压碎。为了加强作用力,有时候在船首的贮水舱里,还要盛满水“液体压舱物”,增大了重力,对冰的压力等于破冰船的重力,增大重力即增大对冰的压力;
故选:C。
5.目前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试管内,血液便会自动流入试管,此时血液是(  )
A.靠自身重力流入试管
B.被真空试管吸入试管
C.由血压压入试管
D.通过吸气把血液压入试管
解:我们身体内部的血液是有压强的。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试管内,真空试管中是没有压强的,所以血液就会在血压的作用下将血液自动的压入试管。
故选:C。
6.今年国家进行了“一带一盔”的专项整治行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安全带都设计的很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骑摩托车必须藏头盔,头盔的里面都有海绵等软性材料是为了增大压强
C.上车必须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
D.头盔在发生危险时,硬质的外壳材料变形,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解:A、汽车安全带都设计的很宽,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A错误;
B、骑摩托车必须藏头盔,头盔的里面都有海绵等软性材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错误;
C、上车必须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伤害,但不能减小惯性,故C错误;
D、头盔在发生危险时,硬质的外壳材料变形,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
故选:D。
7.如图所示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平板车(SMTP)共有1152个车轮,每个车轮都能进行360度的转动,整车载重量超过5万吨。车轮宽大且有较多的花纹,这样设计车轮是为了(  )
A.增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增大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B.增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减小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C.减小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增大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D.减小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减小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解:平板车对地面的压力一定,车轮宽大,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车辆对地面的压强;
平板车车轮有较多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甲乙两物体质量比2:3,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比为3:4,则它们的压力比是(  )
A.3:2
B.2:3
C.9:8
D.8:9
解:因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所以,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
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F1:F2=G1:G2=m1:m2=2:3。
故选:B。
9.如图1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2中的哪几种情形(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甲与丙
D.以上都不对
解: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对雪地的压力大致相同,滑雪板比人的鞋子的受力面积大的多,故在雪地里行走时,人对雪地的压强大,所以下陷的程度深,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应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由图示可知,甲与乙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不符合题意;
甲与丙,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也不同,没有控制变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乙、丙两个实验,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
故选:B。
10.2020年2月16日,在自由式滑雪世界杯卡尔加里站,中国选手谷爱凌创造国际雪联世界杯历史﹣﹣在一站世界杯上获两块金牌,比赛时她时而弯腰冲上斜坡、时而腾空跃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弯腰是为了增大惯性
B.滑雪板宽大是为了增大面积来增大压强
C.腾空时受平衡力作用
D.上升时若外力消失,她将做匀速运动
解: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运动员和直立时质量不变,故惯性大也一样大,运动员弯身下蹲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不是为了增大惯性,故A错误;
B、滑雪板一般都做得很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故B错误;
C、腾空时受空气阻力和重力作用,二者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当上升时若外力消失,她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1.用50牛的水平力把重30牛的正方体木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这时木块对墙壁的压力为(  )
A.20

B.30

C.50

D.80

解:木块对墙的压力是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力,这个力来自于50N的水平力,而物体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力,因此,它的重力不会影响压力的大小,故这时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应为50N。
故选:C。
1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细沙面上,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
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
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
解:由图可知,乙图的受力面积比较小,如果甲乙的压力相同时,那么应该是乙的作用效果越显著,但是图中明显显示甲图的作用效果明显,这说明甲图的压力大,因此甲的正方体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故选:A。
13.如图所示,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向右运动,直到右端匀速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A
对桌面的压力一直不变
B.A
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
C.桌子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拉力
F
大小一直不变
解:A、木板被拉出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木板A重力,则压力大小不变,故A正确;
BD、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故拉力不变,摩擦力不变,故BD正确。
C、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等于桌子和木块的重力之和,所以桌子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故选:C。
14.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F乙.若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则截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关系是(  )
A.△m甲一定小于△m乙
B.△m甲可能小于△m乙
C.△m甲一定大于△m乙
D.△m甲可能大于△m乙
解:由题知,原来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F乙,
根据F=G=mg可得m甲>m乙,
再根据密度公式可得ρ甲S甲h甲>ρ乙S乙h乙﹣﹣﹣﹣﹣﹣﹣﹣﹣①,
由图知,h甲<h乙﹣﹣﹣﹣﹣﹣﹣﹣②
由①②可得ρ甲S甲>ρ乙S乙﹣﹣﹣﹣﹣﹣﹣﹣③
都截去相同的高度△h,
则由密度公式可得,甲截去部分的质量:△m甲=ρ甲S甲△h﹣﹣﹣﹣﹣﹣④,
同理可得乙截去部分的质量:△m乙=ρ乙S乙△h﹣﹣﹣﹣﹣﹣﹣⑤,
据ρ甲S甲>ρ乙S乙可得:ρ甲S甲△h>ρ乙S乙△h,
即△m甲一定大于△m乙。
故选:C。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 明显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 平衡力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解:(1)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属于平衡力。
故答案为:明显;平衡力。
16.实验表明太阳光也有一定的光照压强,其正对太阳光的压强为9×10﹣4Pa,现已知安徽最大的淡水湖巢湖的表面积约为7.7×108m2,则该淡水湖受到光的压力 6.93×105 N。
解:根据p=可得该淡水湖受到光的压力:
F=pS=9×10﹣4Pa×7.7×108m2=6.93×105N。
故答案为:6.93×105。
17.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如图所示。李刚在盲道上行走,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 受力面积 减小了,从而增大了 压强 。
解: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地面对脚的压强,使脚感到不舒服。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压强。
18.如图,物体与墙的接触面积为0.2m2,某人用200N的力将重为300N的物体压在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墙的压力为 200 N,对墙的压强是 1000 Pa,物体受到墙对它的摩擦力为 300 N。
解:用200N的力将重为300N的物体压在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墙的压力为200N;物体对墙的压强为P===1000Pa;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G=300N。
故答案为:200;1000;300。
三.实验探究题
19.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海绵的凹陷程度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控制变量法 和转换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图 乙、丙 (填序号),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 p′(选填“>”“<”或“=”)。
(5)实验时,小明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
解:
(1)根据转换法,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知,受力面积一定,乙中压力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而受力面积不同,故应该比较图乙、丙,且可以得出结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与图丙相比,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相同,则根据p=可知,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p′;
(5)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一定,实验时,小明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则压力大小不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是错误的,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控制变量法;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3)乙、丙;
(4)=;
(5)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20.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 海绵的凹陷程度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 压力 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
(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 把左侧瓶子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比较 。
解:(1)该同学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观察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图中可知,右图受力面积中,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改变压力大小,故他的操作步骤是:把左侧瓶子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比较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2)压力;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把左侧瓶子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