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刘成章:
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1. 朗读课文读出文中情。
2. 合作探究品出文中美。
3. 深入思考悟出鼓中魂。
听读课文:
1、用“——的安塞腰鼓” 的句式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用文中词语或短句)
2、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建议用下列句式说话:
写得好,好在 。
(友情提示:可以从修辞方法、句式、用词、段落结构等角度考虑。)
找出你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读一读,品一品。
文章不仅赞美了安塞腰鼓,
还表现了 。
中华民族有着自己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 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安塞腰鼓表演
再 见
排比:一种修辞手法,利用三个字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反复:指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有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和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两种形式。主要运用在诗歌和散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安塞腰鼓,
从华夏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
行进在世界震撼的目光中。
安塞腰鼓舞动生命的欢腾,
敲击着民族奋进的鼓点。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愈捶愈烈!在舞姿和鼓点中,他们捶出了痛苦和欢乐,还捶出了生活和梦幻,更捶出了摆脱和追求。这些鼓声交织着、旋转着、凝聚着、奔突着、辐射着、翻飞着、升华着!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杜甫《后出塞五首》
描写了塞外高原古战场惨烈悲壮的情景。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对安塞腰鼓,对黄土高原,对民族魂魄。
教学设计:
以诵读贯穿始终,整堂课设计——朗读,感受文中气势、节奏与激情形象,体会文中情;感受安塞腰鼓艺术;解读,领悟文章内涵,悟出鼓中魂。
教学重点:
1.朗读,体会恢宏气势。
2.品读富于变化的语言,领悟文章内涵,悟出鼓中魂。
教学难点:体会激越的语言, 领悟文章内涵.
教具: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看舞蹈表演吗 我们来欣赏一段——
(屏幕: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短片)?
什么舞蹈?——
感觉怎么样 请用一个词概括——?
安塞是个县,地处黄土高原。安塞腰鼓气壮山河、扣人心弦,被誉为“中华第一鼓”,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随陕西作家刘成章走进黄土地,去欣赏安塞腰鼓 ——
二、活动目标1. 读出文中情。2. 品出文中美。3. 悟出鼓中魂。
三、展开活动
(屏幕:活动一:读出文中情
听读,思考: 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师生参与,通过听读,自读,展示读,力争读出激情与气势。
初步感知内容。明确文章主要写一场安塞腰鼓表演——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字里行间充满了热爱与赞美。安塞腰鼓的场面宏大,声响沉重,后生们激情飞扬,舞姿充满光和影的变幻……
安塞腰鼓表演气势恢宏、铿锵激越。本文也像滔滔黄河水,一浪涌过一浪,语势强烈,震撼人心。让我们品读文章,进一步探究文字之美。?
(屏幕:活动二:品出文中美
请圈画出你认为最有气势的或你最喜欢的语句,动情地读一读,仔细地品一品,并批注。
建议用下列句式说话:“ 写得好,好在 。”
友情提示:可以从修辞方法、句式、用词、段落结构等角度细细品味)
学生自主批注,小组内合作探究,然后班上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中去发现,去品味,去表达,进一步通过品味读,领悟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与文字之美。
师适时引导学生重点品读18节,27节。总结表达强烈的感情,可以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语势;还可以运用短句,节奏鲜明。
文字之美就在于,作者运用富于变化的语言,写出了气势、写出了激情。
好文章不仅有激扬文字,更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本文写安塞腰鼓,究竟想写什么?难道只想告诉我们西北有打腰鼓的习惯?或者是有这样的习俗??
(屏幕:活动三:悟出鼓中魂
本文不仅赞美了安塞腰鼓,还表现了 )?
结合文中相关语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赞安塞腰鼓搏击的生命的力量,赞黄土高原 ,赞黄土高原人,赞民族精神。
(屏幕:黄土高原等图片;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
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安塞腰鼓,从华夏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行进在世界震撼的目光中。
安塞腰鼓舞动生命的欢腾,敲击着民族奋进的鼓点。让我们记住安塞腰鼓,记住黄土高原,记住民族的根!
四、积累背诵
司马光说过,“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安塞腰鼓》是值得我们背诵的好文章。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语句、语段背下来。
指名背诵。
结束语: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有过中华五千的文明,曾有过秦、汉、唐的辉煌;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中国革命曾走出泥潭,走向全国,走向胜利!
让我们发扬这种顽强不屈、拼搏奋进的精神,让我们高昂地齐诵文中语段,表达我们永不停息地搏击!
齐诵: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下课。
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刘成章
搏 击
人
土 地
后出塞五首(其二)
杜甫
朝进东门营, 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 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 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 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 恐是霍嫖姚。
杜甫的《后出塞》共计五首,此为组诗的第二首。本诗以一个刚刚入伍的新兵的口吻,叙述了出征关塞的部伍生活情景。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啊十九栽,今天归来,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北海的牧人就往家赶,登上了长城就往南看,眼含着泪水就望长安…….流胡啊十九栽,今天归来,长安不见十九年,十九年苦难就对谁言,打起螺子你就快快走,十九年苦难就熬出了头,黄河万里归大海,回头不再入秦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