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地理差异课件(共7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地理差异课件(共7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12 22:0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题一:地理差异显著
【学习目标】
1、描述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2、归纳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区的地理意义
【学习重点】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区的地理意义。
图2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28℃
16℃



地理差异显著—气温
气温:自南向北,纬度逐渐_____,气温逐渐_____
升高 降低
地理差异显著—气温
黑龙江
海南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1 600mm
800mm
400mm
200mm
降水:自_____ 向_______ ,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_____
地理差异显著—降水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东南沿海地区湿润的环境下山青水秀.

地理差异显著—降水
地理差异显著—地势
地势: 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西部第一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东部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地理差异显著—地势
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活动一:地理差异显著
中国的地理差异。(从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描述)
(1)气温: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南部长夏无冬,北部长冬短夏。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

地 势 低
地 势 高
降 水 多
降 水 少
气 温 低
气 温 高
黑龙江雪景
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
东南沿海山青水秀
西部内陆沙漠广布
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海南岛热带风情
我国地理的差异 记忆法
农业差异
人类活动差异
西牧东耕
新课学习
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差异
东密西疏
新课学习
东部高、西部低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新课学习
人类活动差异
东部
西部
农业
人口
城市
交通
经济发展水平










广州人和哈尔滨人的对话
哈尔滨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昼短夜长
广州纬度较低:气候炎热,昼长夜短
我国饮食习俗的地方差异
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是很有名的,糖是他们做菜必不可少的原料。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居民多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人们饮食口味差异的形成,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的人们交往频繁,带动了烹饪技术和饮食文化的交流和整合,作为辣味代表的川菜火爆全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阅读材料
饮食差异
新课学习
地理差异对生活、文化的影响
广东早茶
西北饮食
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不同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读图:体会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不同
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
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你还能说出北方地区有哪些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吗?
运动项目:滑冰、滑雪
水果:苹果、梨
新课学习
农业生产
交通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新课学习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你还能说出南方地区有哪些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吗?
运动项目:赛龙舟、游泳
水果:柑橘(长江中下游)
菠萝、香蕉、荔枝(华南及海南岛)
农业生产
传统民居
交通运输方式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四字词语
耕地类型:南水北旱
粮食作物:南稻北麦
糖料作物:南甘北甜
气候灾害:南涝北旱
交通运输:南船北马
饮食习俗:南甜北咸
工业结构:南轻北重
民居建筑:南尖北平、南敞北封
武术专长:南拳北腿
方言种类:南繁北简
拓展延伸
活动
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高于0℃或低于0℃)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低于0℃
高于0℃
低于800mm
高于800mm
平原、高原、山地
平原、盆地、高原、丘陵


旱地
水田
小麦、玉米
水稻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活动
2. 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
新课学习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类型
有什么不同?
北方:
南方:
为什么不同?
主要原因:
共同的影响因素:
河流流量
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
主要原因:
新课学习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方气温高于北方
北方:
南方:
流量小
流量大
南方降水比北方多
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因素
归纳
针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北方的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指植被的种类不同。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木会落叶,不过它的叶子凋落是因为树叶老了,新陈代谢,不是因为天气冷了。而且老叶一边落,新叶一边长,不会出现一颗树的叶子几天内全部凋落的现象。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树木冬季落叶是因为天气冷了,许多树木到了冬季所有树叶全部凋落。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区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拓展延伸
你能判断出下列诗句或谚语描述的秦岭-淮河以北还是以南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应用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 600mm
800mm
400mm
200mm
图2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0℃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秦岭
淮河
半湿润
湿 润
暖温带
亚热带
秦岭
淮河
活动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秦岭
淮河
秦岭
淮河
秦岭—淮河以南景观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冬季河流不结冰
冬季河流结冰
秦岭—淮河以北景观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旱地
水田
我国气候类型的划分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
淮河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
2.冬季我国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4.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
5.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
6.水田和旱田的分界线
8.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
7.我国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9.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10.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的分界线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然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主要气候
河流流量(大、小)
河流冬季结冰
植被类型
人文差异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传统交通方式
传统民居特点
活动
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填写表5.1
低于0℃
高于0℃
<800mm
>800mm

温带季风气候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旱地
小麦
陆运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亚热带季风气候


常绿阔叶林
水田
水稻
水运
地 区
北 方 地 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南 方 地 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地形差 异
主要地
形类型
主要地
形 区
气候
差异
主要气候类 型
气候
特点
年降水量
温度带
干湿状况
河流差 异
主要河流
水 文
特 点
植被差异
地 区
北 方 地 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南 方 地 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地形差 异
主要地
形类型
高原、平原
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主要地
形 区
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是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东部上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西部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气候
差异
主要气候类 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
年降水量
400~800毫米
800毫米以上
温度带
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
亚热带、热带
干湿状况
以半湿润区为主
以湿润区为主
河流差 异
主要河流
黑龙江、黄河、海河
长江、珠江
水 文
特 点
河流水量较小,汛期较短,有结冰期
河流水量较大,汛期较长,没有结冰期
植被差异
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北方和南方的自然差异
地 区
北 方 地 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南 方 地 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 异
农业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经济作物
主要水果
生活
传统主食
传统交
通工具
传统体
育活动
传统民居
文化
剧 种
乐 器
园 林
建 筑
地 区
北 方 地 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南 方 地 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 异
农业
耕地类型
多为旱地
多为水田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东北地区)、两年三熟(华北地区)
一年二至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三熟(华南及海南岛)
粮食作物
春小麦、玉米(东北平原)
东小麦、玉米(华北平原)
水稻
油料作物
大豆(东北平原)、花生(华北平原)
油菜、油茶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
经济作物
甜菜、棉花、、花生、大豆
棉花、油菜、茶、甘蔗、橡胶
主要水果
苹果(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梨
柑橘(长江中下游平原)香蕉、菠萝、荔枝
生活
传统主食
面食、小米(黄土高原)
大米
传统交
通工具
汽车
船舶
传统体
育活动
溜冰、滑雪、骑马
龙舟竞赛、游泳
传统民居
土坯垒墙,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注意防寒保暖(平顶屋)
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注意通风散热(斜顶屋)
文化
剧 种
梆子、秦腔等,唱腔高亢
越剧、黄梅戏、昆曲等,唱腔委婉
乐 器
唢呐,讲究“抬头瞪眼,慷慨激昂”
萧,讲究“低头眯眼,余音饶梁”
园 林
建 筑
规模庞大,气势宏伟,与周围开阔的地形特点相映生辉,如北方皇家园林。
小巧玲珑,与水乡风光融为一体,如江南苏州园林。
思维导图
中国地理差异
自然地理差异
人文地理
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的分布
呈现规律性变化。
农业_________ ._________ ;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
气温 降水 地势
西牧东耕 南稻北麦
东密西疏
东部高,西部低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题二:四大地理区域
【学习目标】
1、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在地图上找出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流等)。
2、读图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说出各自突出的地理特点和彼此主要地理差异。
二、四大地理区域
自然区域——地形特征
我国气候类型的划分
自然区域—气候特征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自然区域—气候特征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自然区域—气候特征
经济区域
经济区划分
自然区域:
经济区域:
行政区域:
文化区:例如 华北 东北 西北、西南等等
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简单了解即可)
地形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山区)
温度带(五个温度带)
干湿地区(四个干湿地区)
气候区(五种气候类型区)
等等
工业区、经济特区、旅游区等等
农业区(耕作区、牧区、林区等等)
省级(34个省级行政区域)
县级(市、自治县)
乡级 (镇、民族乡)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西 北 地 区
北 方 地 区
南 方 地 区
青 藏 地 区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A
B
C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活动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4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降水(季风)因素
A
B
C
1 600mm
800mm
400mm
200mm
活动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2.观察图5.5中的界线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
(1)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3)确定界线B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4)界线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
0°C等温线相接近
8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接近
气候(气温和降水)
A
B
C
1 600mm
800mm
400mm
200mm
800mm
400mm
200mm
1 600mm
800mm
400mm
200mm
1 600mm
800mm
400mm
200mm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A
B
C
活动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3.观察图5.5中的界线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1)界线C大致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2)确定界线C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地形(地势)
图5.1 我国的三级阶梯
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地形(地势)
昆 仑 山 脉
阿尔金山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巴颜喀拉山一线(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一致的)
秦 岭
淮河
名 称
位 置 范 围
主要省区
划 分 依 据
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区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江苏和安徽的北部
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1月0 ℃等温线 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南部分别临东海和南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区
季风区的南部地区、
1月0 ℃等温线 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内蒙古和新疆的全部或大部、宁夏北部、甘肃西北部
非季风区、
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以南
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全部、四川的西部
拔海高,气候严寒
区域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和主要因素
①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降水,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巴颜喀拉山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北段大体一致。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一致的
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主要因素是纬度,同秦岭—淮河一线大体一致也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也是一致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③青藏地区同其他三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同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大体一致(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致是青藏高原 的边缘线。青藏高原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四大地区区域之间山脉的分界线
①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②横断山脉是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③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巴颜喀拉山一线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的)
④;秦岭和淮河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⑤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相吻合)

地 区
北 方 地 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南 方 地 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地形差 异
主要地
形类型
高原、平原
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主要地
形 区
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是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东部上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西部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气候
差异
主要气候类 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
年降水量
400~800毫米
800毫米以上
温度带
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
亚热带、热带
干湿状况
以半湿润区为主
以湿润区为主
河流差 异
主要河流
黑龙江、黄河、海河
长江、珠江
水 文
特 点
河流水量较小,汛期较短,有结冰期
河流水量较大,汛期较长,没有结冰期
植被差异
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北方和南方的自然差异
地 区
北 方 地 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南 方 地 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 异
农业
耕地类型
多为旱地
多为水田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东北地区)、两年三熟(华北地区)
一年二至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三熟(华南及海南岛)
粮食作物
春小麦、玉米(东北平原)
东小麦、玉米(华北平原)
水稻
油料作物
大豆(东北平原)、花生(华北平原)
油菜、油茶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
经济作物
甜菜、棉花、、花生、大豆
棉花、油菜、茶、甘蔗、橡胶
主要水果
苹果(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梨
柑橘(长江中下游平原)香蕉、菠萝、荔枝
生活
传统主食
面食、小米(黄土高原)
大米
传统交
通工具
汽车
船舶
传统体
育活动
溜冰、滑雪、骑马
龙舟竞赛、游泳
传统民居
土坯垒墙,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注意防寒保暖(平顶屋)
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注意通风散热(徐顶屋)
文化
剧 种
梆子、秦腔等,唱腔高亢
越剧、黄梅戏、昆曲等,唱腔委婉
乐 器
唢呐,讲究“抬头瞪眼,慷慨激昂”
萧,讲究“低头眯眼,余音饶梁”
园 林
建 筑
规模庞大,气势宏伟,与周围开阔的地形特点相映生辉,如北方皇家园林。
小巧玲珑,与水乡风光融为一体,如江南苏州园林。
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特征
平原、高原为主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高原和盆地为主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所属阶梯(地理图册八下第8-9页)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属第三阶梯,黄土高原属于第二阶梯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属第第三阶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属第二阶梯
西北地区全部位于第二阶梯。
青藏地区全部在第一阶梯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冬冷夏热,日温差和年温差较大,降水较少,降水集中在夏季
冬寒夏凉,日温差大,年温差小
跨温度带
暖温带和中温带
热带、亚热带
中温带和暖温带
青藏高原区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干旱地区
半干旱、干旱、半湿润地区
主要河流
黄河、海河、黑龙江
长江、珠江
塔里木河
长江、黄河、澜沧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主要矿产
煤、石油、铁
有色金属
煤、石油、天然气
钾盐、石油、煤、天然气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
水稻、油菜、棉花、甘蔗油茶、茶叶
小麦、棉花、甜菜
青稞、小麦豌豆等
主要能源
煤炭和石油
水能
石油、天然气、风能
水能和地热能和太阳能
农业类型
种植业
种植业
畜牧业
畜牧业
种植业类型
旱地
水田
灌溉农业
河谷农业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荒漠草原
高山草甸
民居类型
平顶屋
斜顶屋
蒙古包
平顶碉房
最主要环境问题
黑土流失、湿地破坏
水土流失、水污染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漠化
主要畜种
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新疆细毛羊(西北地区)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青藏地区)
不同的需要 地理区域  一个地理区域可以兼有多重身份
  划分        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          
同级别的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400mm
秦岭-淮河
南方地区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知识小结
课堂练习
1.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
B.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棉花
C.青稞 D.小麦
D
A
课堂练习
3.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大都位于( )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纬度最低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D
C
B
4、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B、降水 C、气候 D、地势
C
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方地区
西藏自治区 南方地区
北京 西北地区
上海 青藏地区
5连线: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6.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B
A
C
D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A 、
   B 、C 、D 。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课堂练习
6.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B
A
C
D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 ,②是 。
秦岭
淮河
课堂练习
6.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B
A
C
D
(3)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是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是 。
C
D
综合题
观察“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在图中相应位置填注: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界线与我国的哪条山脉、河流大体相一致?
3.请用直线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间的界线(如图中用字母表示)与其主导因素连接起来:

A a.气候因素
B b.地势因素
C c.季风影响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