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1 18:4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寂寞新文苑,
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
题《彷徨》




鲁迅
第一课时
整体把握,认识祥林嫂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
《热风》等十五部
解题
阅读文章第二段,筛选信息,请说明“祝福”的含意。
祝福是鲁镇年终进行的大典,人们杀鸡、宰鹅、买猪肉,将其煮熟之后来恭请福神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拜求来年好运。
祥林嫂的人生轨迹
初到鲁镇
身份
寡妇
做工
勤快
心态
满足
被婆家抢回
再到鲁镇
遭遇灾难
亡夫丧子
四叔看法
认为她败坏风俗、不干净
鲁镇男女
厌烦、取笑她
沦为乞丐
三到鲁镇
疑惑
灵魂的有无
最终结局
凄然死去

能与儿子相见

恐惧被锯两半
第二课时
分析祥林嫂形象(肖像描写)
没有春天的女人!
肖像一
初到鲁镇
头扎白头绳
为亡夫戴孝,恪守妇道
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典型农村妇女打扮,质朴
脸色青黄
营养不良,备受婆家虐待
两颊还是红的
生命力还顽强
手脚壮大
耐劳
顺着眼
安分
肖像二
再到鲁镇
脸色青黄
备受大伯欺凌
两颊消失了血色
再受打击,生活困顿
眼角带泪痕
饱含无限辛酸
眼光没有先前精神
亡夫丧子,无所归属的悲哀
肖像三
沦为乞丐
四十上下却头发全白
潦倒不堪
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
极度窘困,濒于死亡
消尽了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
饱含摧残后,心如死灰
提着竹篮,内中破碗,空的
生活悲凉
拄着竹竿,下端开了裂
作乞丐很久了
祥林嫂形象小结
命运太坎坷,两度丧夫,
更痛失爱子,问魂归何处?
礼教真虚伪,几番害人,
终沦为乞丐,叹命丧黄泉。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安分、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损害、受鄙视的可怜可悲之人。
第三课时
祥林嫂被毁灭的原因分析
(哪些人戕害了祥林嫂?)
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

皱眉
新党、康有为
顽固、守旧
已死的祥林嫂
冷酷无情
祥林嫂婆婆、卫老婆子
自私、捍卫封建道德
嫌祥林嫂是寡妇
自觉维护礼教
猜测祥林嫂是逃出来的
封建思想浓厚
嫌祥林嫂再寡
礼教卫道士
鲁四老爷形象小结
鲁四老爷是鲁镇地方上起精神钳制作用的乡绅,他顽固、守旧,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自觉维护封建礼教,自私伪善,冷酷无情。
柳妈?


身份
帮佣
社会底层劳动妇女
肖像
打皱的脸
干枯的小眼睛
贫困苦涩的生活状态
语言及行为
挖掘伤疤故事
扭曲、齷齪、变态


说阴司事
封建迷信、礼教思想浓厚
柳妈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深受封建礼教、迷信观念的毒害,在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中,不自觉地扮演着“帮凶”的角色,一步一步逼着祥林嫂往死路上走。因此柳妈既是一个可怜可悲的人物,也是一个可恶可恨的人物。
柳妈形象小结
四婶?
婆婆?
大伯?
鲁镇闲人?
鲁四老爷、四婶、柳妈、祥林嫂婆婆、祥林嫂大伯以及鲁镇的一干闲人,他们在精神上、灵魂上都影响了祥林嫂,他们自觉或不自觉举起封建道德、封建礼教思想的屠刀,致使祥林嫂成为愚昧、吃人的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
——丁玲《“五四”杂谈》
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第四课时
分析小说的情节特点、环境描写
小说情节的一般模式
开端
是矛盾冲突展开的第一件事,是后来一系列事件的起点。
发展
是矛盾冲突逐渐发展到激化的演变过程,主人公形象逐渐展开。
高潮
是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主人公处于矛盾斗争最紧张、激烈的阶段。
结局
矛盾得到解决,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
尾声
冲突结束,进一步交代人物生活状况和归宿,或展示未来生活图景。
序幕
矛盾冲突尚未展开,先交代人物生活的环境。
梳理情节
把握顺序
1、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序幕
2、问灵魂有无,后凄然死去
结局
3、亡夫,到鲁四老爷家帮工
开端
4、被婆家劫走,被逼改嫁
发展
5、再亡夫且丧子,再到鲁家帮工
再发展
6、捐门槛仍不被允祭祖,遭逐为乞丐
高潮
7、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尾声
倒叙
采用这样的顺序有什么作用?
1、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探求事情原委的欲望。
2、开头把祝福景象和祥林嫂的寂然死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营造出浓重的悲剧气氛,有利于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环境描写分类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表现为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天气、风霜雨雪、山川草木等。
社会环境
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政治气候,建筑、陈设以及风俗、文化等。
社会环境
祝福景象(开头)
特征:
热闹而压抑
祝福介绍(开头)
禁忌:
妇女不能参与
三如此:
年年、家家、今年
男尊女卑
封建守旧
祝福景象(结尾)
特征:
热闹而带寒意
《祝福》的社会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
3、揭示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
4、暗示下文人物的性格或命运
5、突出(深化)文章的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祝福》中三次描写“祝福”的环境的作用
开篇1处
①以祝福爆竹声的热闹景象反衬后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增强了文章反封建的主题。
②晚云压抑的景象暗示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开篇2处
揭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男尊女卑、封建守旧的社会。
结尾处
①以祝福的热闹景象反衬祥林嫂的悲剧结局。
②以飞舞的雪花渲染出祥林嫂死去后的悲凉气息。
自然环境
我回鲁镇两三天时
听闻祥林嫂死讯后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柳妈寻祥林嫂开心时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末尾祝福景象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祝福》的自然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1、描写出×
×
×的环境特点,渲染出×
×
×的气氛,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2、烘托出×
×
人物的×
×
×的心境,侧面表现出人物×
×
×的性格(或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
×
×(情节)作铺垫。(常在篇章中间部分)。
4、暗示×
×
×
的社会环境(一般就表现较大的社会题材的小说而言,如《故乡》)。
5、暗示×
×
人物×
×
×的命运。
6、深化作品×
×
×的主题。(一定在篇末)
7、交代人物活动的×
×
×场所。
《祝福》中四次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出鲁镇阴森惨淡的气氛。
②渲染出鲁镇阴森惨淡的气氛。
第一处
衬托“我”孤寂悲愤的心情。
第二处
暗示柳妈的话将给祥林嫂巨大的心理阴影,推动情节的发展。
第三处
①寄托作者对亡灵的沉重哀悼。
第四处
②含蓄表现出下层百姓在沉重封建思想统治下无法抗拒的命运。
拓展练习
小说《祝福》中鲁四老爷是一个地方乡绅,他统治着陈旧、腐朽的鲁镇。请你用较为精妙的语言为鲁四老爷画一幅像(写一段肖像),字数不少于1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