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九下历史单元复习课件(4个压缩文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九下历史单元复习课件(4个压缩文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1-12 08:04:46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
考点梳理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应用示例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y
考点1“冷战”政策
冷战政策
(1)含义:美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
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2)表现
(3)实质:遏制共产主义,推行全球战略
(4)影响: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
序幕
丘吉尔“铁幕”演说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考点2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
1.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
美国
西欧
日本
进行民主改革;美
国军事订货的刺激
美国的援助(马
战时资本积累
(美国的援助);制
歇尔计划);发
原有效的经济政
定切实可行的经济
挥高素质劳动
因策;科学技术的
政策;坚持“教育先
力优势;采用最
进步(动力)
行”;实行“贸易立
先进科技成果
国”战略。引进世
界先进技术
对外直接投资
增加;跨国公司
特飞速发展;资本欧共体(欧盟)经济持续高速
点输出不断扩大。的建立
增长
经济全球化和
信息化
70年代初,成为仅
推行冷战政策,欧洲正朝着经
次于美国的第二经
遏制共产主义;济政治目标
响/行全球扩张;体化迈进。成济大国;积极谋求

政治大国地位;90
充当世界警察;为世界多极化
年代要求成为联合
建立世界霸权中重要一极
国常任理事国
【特别提示】注意《比尔·盖茨和他的操作系统》
《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等,认
识经济发展需要抓住机遇,加强国际合作;发展教育,弓
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本国国
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欧盟的建立
(1)原因: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
(2)过程:1967年
正式形成;1993年11

建立
(3)作用:欧洲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迈进。
【特别提示】注意《欧盟盟旗》《欧元》图片。归纳
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美国的援助;采用
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考点3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共16张PPT)
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 全球战火再起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考点梳理
·北师大版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应用示例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北师大版
www.中考资源网(共26张PPT)
·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 和平与发展
考点梳理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应用示例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y
考点1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主要内容
经济上进行全面改革,提出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政治上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思想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
(2)影响: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
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下台
2.八一九事件
(1)事件:1991年,戈尔巴乔夫公布《苏维埃主权共
和国联盟条约》,准备将原来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联邦。
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力图阻止联盟解体,发动了
(2)结果:“八一九”事件后,国家大权转移到叶利钦
及其支持者手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3.苏联解体
1)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等签署
正式宣告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2)影响:苏联解体,以美苏为核心的两极对峙局面
结東。
考点2东欧剧变(1989年)
1.原因:经济困难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苏联放松
对东欧的控制。
2.实质:东欧各国
发生变化。
3.概况: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
两个德国合并
【特别提示】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的启示:经济建
设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僵化的经济模式;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
设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
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考点3中东战争
1.战火频繁的中东
(1)背景: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2)概况:1948年
建国,阿拉伯人与犹太
人矛盾尖锐起来。
(3)四次中东战争:1948-1973年。
2.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1)原因: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世界列强
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历史矛盾、宗教矛盾、种族矛盾的
存在;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2)中东和平进程一波三折:阿拉法特、拉宾和佩雷
斯为中东和平的努力。(共18张PPT)
·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考点梳理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应用示例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y
考点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俄国推向全面崩溃的
边缘;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资产阶级临时
政府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2)经过: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在
武装起义胜利
(3)结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列宁为主席)。
(4)意义: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
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使俄
国走向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落后国家的发
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特别提示】注意《攻打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
舰》图片;区别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2.新经济政策(1921年)
(1)原因:苏俄国内战争结束;恢复国民经济
(2)内容
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
农业
买卖
工业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家经营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
商业
品货币关系
(3)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
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4)作用:到1925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
意义。
3.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1)工业方面: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
、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
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
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2)农业方面: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
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3)民主法制方面: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
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4)斯大林模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使苏联跻身
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胜利奠定了基础。但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了苏联
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
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明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
道路方面存在着巨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