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课 《邓稼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课 《邓稼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2 10:3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单元导读:
这一单元家介绍了许多杰出人物。前三篇写的是邓稼先、闻一多、鲁迅;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我国古代人物名人。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自侧重写了杰出人物的品质、气质和生活道路。本单元学习精读,在通览全篇、了解全篇的基础上把握关键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评为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还要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要求学生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借助一些写作手法加以突出、强调。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点睛式的概括。
1 邓稼先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以及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的效果。
3.明确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4.感受邓稼先伟大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揣摩文中关键语句,以及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的效果。
【教学难点】
感受邓稼先伟大的爱国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视频《两弹元勋邓稼先》
2、简介作者,及背景知识
走近作者
杨振宁,1922年生于合肥。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45年赴美从事核子物理学研究,荣获美国五所大学的博士学位。1957年同李政道合作,创立“李杨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奖。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杨教授经常回国讲学,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杨振宁与邓稼先
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两人有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
关于“两弹一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人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拥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挺直了腰板。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由飞机空投的300万吨级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2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设计意图】用自豪而深情的语言并配上以视屏介绍导入新课,目的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上的投入,产生学习期待。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初读课文?,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解词。?
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元勋(xūn) ????鲜为人知(xiǎn) ???孕育(yùn) ?????谣言(yáo)
昼夜(zhòu)??鞠躬尽瘁(cuì) ????罗布泊(pō) ????曛(xūn) ??
选聘(pìn)???至死不懈(xiè) ????邓稼先(jià) ???铤(tǐng)
殷红(yān)???妇孺皆知(rú)????无垠(yín)???萦带(yíng)
(现在把这些重点字词的读音标到课文的字词中,标完的同学自己看看导学案上的词义)
2、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六部分的内容。
教师提示方法:
①文中的小标题 ?????????②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③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④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通过布置作业和检查作业来保证预习质量。教师补充传记文体常识,为进一步感知文本做好铺垫。速度感知文本,培养学生提炼信息,概括信息能力。
【板书设计】
???????????????????????????邓稼先
???????????? ?杨振宁
???????????? 贡献之大????鲜为人知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识,导入新课
回忆概括六部分内容。
二、精读课文,品析人物
(了解课文的思路和内容之后,我们现在来了解文章的主人公,说说作者笔下的邓稼先和“我眼中的邓稼先”,现在同学们看着PPT上的问题,最好在文中找到答案或归纳的依据,快速抢答)
1.精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我眼中的邓稼先”。
贡献奇----影响了人类历史、树立了民族尊严
气质、品格奇----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无私心(与奥本海默对比)
精神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先士卒、甘于奉献
2.赏析课文
(1)有人说邓稼先是一位奇丈夫,《邓稼先》这篇文章是一篇奇文,再读课文,做好圈点评注,说说这篇文章的“奇”。
(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3.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用意?
《吊古战场文》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借此暗示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
三、拓展延伸
1.请你结合邓稼先的事迹与品格,为他拟写一段颁奖词。
(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一个满腔热血的人,为祖国隐姓埋名几十年。当岁月的车轮碾过那片戈壁时,他的脸上也留下了车辙;当戈壁风沙在天空狂舞时,那个不知道是谁的灰色身影与风沙融合在一起。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
四、小结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也是一篇人物传记。课文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中国人民的儿子——稼先。邓稼先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值得我们深思,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信守我们心中的诺言,让自己更出色,让人生更富有,让生命更有价值。
五、作业 课后练习1 2 3
板书设计 邓稼先
1628140127635????????????? 忠厚朴实????才德兼备
?????????????奇丈夫??????? 艰苦奋斗????舍我其谁
生死关头????奋不顾身
?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