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1节浮力(导学案)
第 8 周 第 3 课时
导 学
目 标
帮助学生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使学生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认识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积极的探究意识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重 点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 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 学 过 程
环 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对策
研
习
1、浮力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
3、测量方法:
F浮=G- F拉
4、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
F浮=F向上-F向下
5、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1、演示浮力存在的实验。
2、归纳浮力的定义。
3、教师演示乒乓球放在水中的受浮力情况,引导学生说出浮力是与重力的方向是相反的,是竖直向上的。
4、提出问题:放入液体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的作用。
实验探究:
(1)、猜想:
(2)、实验设计:
(3)、实验测量数据及分析:
(4)实验结论:
(掌握浮力的测量方法。F浮=G- F拉)
5、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F浮=F向上-F向下
6、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按照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探究总结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1)、猜想:
(2)、实验设计:
(3)、实验测量数据及分析:
(4)、实验结论:
1、演示浮力存在的实验,引导学生说出浮力的概念。
2、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确定浮力方向。
3、创设情境,引出进入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的作用?
4、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展示成果,得出结论。
5、教师通过演示实验结合精讲引导学生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6、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展示实验成果,得出结论。
1、学生积极观察演示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的思考,得到浮力的概念。
2、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聆听老师的讲解,思考问题,确定浮力的方向和施力物体。
3、在老师的组织下利用实验器材探究浸没在水中可以下沉的物体是否收到浮力的作用。实验完成后展示探究实验过程、方法、结论。
4、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聆听老师的讲解,思考问题,同老师一起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5、在老师的组织下利用实验器材探究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有那些因素决定的。探究完成后展示探究实验过程、方法、结论。
问题1:
学生对浮力的产生原因不好理解
对策1:
结合前一章学过的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来进行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问题2:
在探究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学生的猜想可能会有很多种情况,这样会给探究正确的结论带来不利的影响。
对策2:
可对学生提出的猜想进行筛选,提高效率,避免无效探究和重复探究。
精
习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1、浮力定义:
2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3、浮力的测量方法:
F浮=G- F拉、
4浮力产生的原因、
F浮=F向上-F向下
5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小组展示,教师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和点播
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归纳,然后报告交流梳理部分的内容,达到总结提升本节课学习的目的。
时习
1、完成教材5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及同步练习A组习题(必做)。
2、同步练习B组部分习题(选做)。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浮力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 。 方向:竖直向上
二、浮力的测量: F浮=G- F拉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2、液体的密度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