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19张)——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课《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19张)——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1 22: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屠呦呦
学习目标
1.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继承敢于创新、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3.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表现出的人格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屠呦呦 ,女,1930 年12 月30 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 年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 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主要作品《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抗疟新药——青蒿素》《中药青蒿的正品研究》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说:“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2019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
读准字音
文体常识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演讲词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撰写演讲词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针对性。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
第二,鲜明性。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


第三,条理性。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就会影响演讲效果。
第四,通俗性。演讲的语言,总的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特点。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第五,适当的感彩。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即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文化常识
(1)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摘录其原著《玉函方》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
(2)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
君臣佐使: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各味药的不同作用。是中医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出自《神农本草经》。
精髓:比喻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例句: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例句:巴西亚马孙雨林大火持续肆虐,一些当地土著部落开始举行祈祷仪式,希望大火能早日熄灭。
相悖:意思是相违背、相反。
例句:雍正皇帝的登基实则名正言顺,与民间流传的这些说法完全相悖。
熔点:晶体物质开始熔化为液体时的温度。
例句:钨的物理特征非常强,尤其是熔点非常高,是所有非合金金属中最高的。
文章第四段中说:“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为什么?
①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这一疗法极大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
②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有明显的差异,用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而且,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③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CT)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方案。

在屠呦呦身上凸显出了哪些科学家应该具有的品质?









①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带来了生的希望。
②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多重困难,坚持研究,终于开发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③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大量查阅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研究不辍,并勇敢地做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的志愿者。
请梳理本篇文章的脉络结构:
文中引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有何作用?
①这句话既为上文“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提供例证,又引起下文“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的相关阐释,是最终找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关键转折点。
②引用权威性古代医学著作,使阐述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体现作者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应如何理解“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这句话?
①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极大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所以说是“珍贵礼物”。
②把“青蒿素”比作“礼物”,具体、贴切,抽象深奥的医学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如何根据演讲主题与听众情况来选择材料的?
①从演讲主题的角度来看,演讲稿的开头部分首先表达了感谢之意,并概括了青蒿素发现的重大意义;演讲稿的主体分别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四个方面,以时间为纵线来介绍发现、提取以及研发青蒿素的过程与经历。演讲稿的结尾以“中国药学的贡献”为题总结全文,突出了中医药学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而做出的新贡献。
②从听众的角度来看,作者演讲所面对的听众大都是专业人士,因此演讲稿里面选用了很多专业术语,如“熔点”“无色晶体——C15H22O5”“羟基”“衍生物”“芍药苷”等。但是在保证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语言,如“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疟疾重新开始肆虐”“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等等,把抽象深奥的科学道理表达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屠呦呦及其团队通过人海战术,用5年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研究过程历尽艰难辛苦。2011年,屠呦呦获拉斯克奖;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等三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纵观这一科研过程,屠呦呦及其团队所具有的这种科学家精神对你有哪些方面的启迪意义?
观点1:科研路上没有坦途。任何一项成果的取得,都和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脱不开关系。屠呦呦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结出累累硕果。尽管屠呦呦已荣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但她和她的团队没有因此停下探索的脚步。从他们身上读懂科学家精神,也就懂得了科学事业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
观点2:要勇于担当,肩负历史使命。我国青蒿素研究处于世界前沿,对改善公共健康大有裨益。屠呦呦团队在这方面的长期投入,亦如南仁东之于FAST工程建设、黄旭华之于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其初心所愿,皆为国计民生。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新时代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
本文作为一篇自然科学论文,用语准确、简洁、严谨,具有语言的“科学味”。如“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中的“羟基”“衍生物”,属于专业术语,体现了科学论文的准确性、严谨性。那么如何锤炼语言的“科学味”呢?
1.用语要准确严谨。议论文的准确严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把握语言的分寸感;②用词贴切,用句规范;③恰当地进行修饰与限制。
2.用语要简洁。简洁就是要做到文约而旨丰,词简而理周,这就需要在深刻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在精练上下功夫,使文字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在议论文中,即使是叙述事实、援引事例的部分,也基本采用概括叙述的方法;在叙述后,必须对材料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抽象道理来,这样文章才能避免就事论事,使认识深入事物的内部。
3.语言要鲜明生动。枯燥的语言让文章面目可憎,而生动的语言则使文章熠熠生辉。优秀的议论文语言,不仅具有极强的逻辑力量,更能寓理于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论题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在论述类文章中,活用句式,可以使议论充满韵律;巧用修辞,可以让议论形象活泼;引用、化用诗词名言,可以增添文学底蕴,使文章言简意丰,具有古典美、含蓄美。

下列不属于“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中“查找文献”工作的一项是(  )
A.青蒿提取物有一定程度的抗疟性,但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这是屠呦呦及团队查找文献的初衷。
B.屠呦呦及其带领的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查找的文献包括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
C.由原来的加热提取方式改为低温提取方式,以保存青蒿的抗疟有效成分,这是屠呦呦及其团队查找文献寻求到的答案。
D.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并任命屠呦呦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就是为了查找大量的文献,尽快从中草药中找到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D项,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并任命屠呦呦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的目的是抗击疟疾,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速度相当快。
B.复方用药是中医的主要用药形式,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罕见。
C.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高血流剪应力。
D.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学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会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更多新贡献。
C项,逻辑表达混乱,根据文本阐述的意思,应是在“保健运动提高血流剪应力”的前提下,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才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小结
本文简介了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并提取青蒿素的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学家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格魅力,歌颂了他们敢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和为人类治疗和控制寄生虫类传染病所做出的革命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