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线段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线段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2 07:1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线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初步认识线段,能够判断是否为线段。
2、会用直尺度量线段的长度,并能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3、掌握简单的线段图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动手用尺量一量,画一画的操作,认识线段并能测量不同位置线段长度。运用线段进行简单计算。
情感与态度
1、通过生活中的物体引出线段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与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线段,能判断区分线段。
用尺测量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难点】
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看线段图学会计算。
【分析】
1、必要条件: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同类事物的能力以及运用概念定义区分事物的能力。
2、支持性条件:学生对于简单图形的特征提取能力,新旧知识结合运用能力。
3、起点能力:学生已经具有识别同类事物的能力,会用尺进行简单度量。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记忆/回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事实性知识





概念性知识
目标1
活动1
测评1、2



程序性知识

目标1、2
测评3
活动2
测评4
活动3
测评5 测评6


元认知知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纸,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选哪条路(活动1)
师:从小丁丁家到学校,你会选哪条路?为什么
师:最近的这条路可以简化一下,小丁丁家变成一个小竖线,直直的这条路到学校,像这样的图形叫做线段。
两端的短线叫做端点,表示起点和终点。
板书:直、两个端点
2、讨论
师:同桌讨论哪些是线段?从哪里知道是线段的?
其他的为什么不是?
(1) (2) (3) (4)
师:轻声告诉自己线段是怎么样的。
3、判断(测评1)
快速反应,手势表示对错

(1) (2) (3) (4)
4、找线段(测评2)
师:三角形中也有线段,你知道三角形里有几条线段?为了美观把端点都藏起来了

下面的图形分别有几条线段?(手势)
二、动手体验
1、画线段(测评3)
师:想不想自己画一条线段啊?
如果我们画一条线段,可以用什么工具?
用尺示范,先把尺放平,左手压着,先画一个端点沿着尺画直线,在最后画上端点。
学生自己动手,先画横的,再自己画。
2、量线段(活动2)
学生猜测
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比出两条线段的长短?
生:用尺量。
师:线段是可以度量的。
师:量线段的方法你会吗?
尺贴着线段,一个端点和“0”刻度对齐,读另一端对应的刻度。
分别量线段长度,比较。
师:生活中不能用眼睛直接判断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测量的方法比较长短。
练习纸上量线段长度
3、练习(测评4)
(1) 师:你会量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吗?把量出的长度标在旁边。
( )
( )
( )
4、画线段(活动3)
师:我们刚才都在量线段标长度,现在考考大家画一条2厘米的线段该怎么画?
示范画2cm的线段:尺放平,在0刻度上画端点,铅笔沿着尺从0刻度开始画到2,画上另一个端点。标明长度。
在练习纸反面画一条3cm的线段该。(测评5)
一人上台演示。
5、计算:
小熊和小兔围栅栏,小熊的栅栏长60厘米,小兔的长40厘米,合起来一共几厘米?
师:我们把栅栏一个一个画出来太麻烦了,可以用刚刚学过的线段来代替。

(测评6)根据图形列式计算
?cm
?cm
说说线段图是什么意思?
三、总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一起闭上眼睛画一条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