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题第二讲--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辨析
考点解析:
词语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正确地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词语包括一般实词、虚词和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1)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2)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
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成语的运用是必考点,虚词的运用是常考点。
(一)从词义方面辨析
1、词义范围大小不同
例1:①在那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
。
②还是在第二次
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去切断敌人的逃路。
③这是一次最壮烈的
。
战斗:敌对双方所进行的武装冲突。
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
战争”常指国家、民族、党派之间的争端,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而“战役”常指在一个地方发生的若干战斗,是战争的一部分。
答案:①
战争
②
战役
③战斗
例2:学生从小就应培养保卫
、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A、边疆
B、边境)
边疆——边境
边界
靠近国界的领土——靠近边界的地方
答案:边疆
例3:本词典共收词六万多条,
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词语。
在2003年春季田径运动会上,这个队
了田赛的全部冠军。
A、囊括
B、包括
“囊括”是全部包罗在内;”包括”是包含之意,仅指其中一部分,不是全部。
答案:B
例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在狠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要抓好精神文明的建设。
假日,朋友一家人到人民路某酒楼饮茶,大堂内座无虚席。
(
)朋友去洗手间,回来后竟发现放在椅子上的皮包不翼而飞。
A.其间
B.期间
A.其间
可单独使用
B.期间-有某种特征的,不能单独使用
答案:A
2、词义侧重点不同
改革:革,除旧
改善:善,完善
化装:有假扮的意思
化妆:是使容貌美丽
屹立:侧重稳
矗立:侧重直
耸立:侧重高
例1: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截至)。
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止、截至)九月中旬,已完成全年施工计划的90%。
“截止”是指到某时间停止,不再发展;
“截至”是指截止到某时间、事件仍可能会发展。
答案:截止
截至
例2: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于1998年(面市、面世)。
这个居民小区新建的120套住宅,将于年底(面市、面世)
面市:走向市场
面世:问世
答案:面世
面市
例3:战士们(常年、长年)守卫在祖国的边防前线。
天山(常年、长年)积雪覆盖,这里生长着稀世之宝—雪莲。
常年:长期进行某项活动,但并非中间无间断。
长年:整年连续不断,一年到头。
答案:长年
常年
例4: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驱除、祛除)疾病。
祛除:除去(疾病、邪魔);??
驱除:赶走,除掉(入侵的人等)。
答案:祛除
例5:他苦读寒窗16年,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学力)。
他仅念完高中,但现在的(学历、学力)却达到了大学本科水平。
学历:学习的经历,即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
学力: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答案:学历
学力
例6:现在,雾都重庆直接
国务院,成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
在中国古代,妇女居
地位。
这个医疗诊所是人民医院的
单位。
A.附属
---强调依附性
B.从属
-强调所决定的关系
C.隶属--强调被支配或管辖
答案:隶属
从属
附属
例7:时光在不知不觉中
了。
他们的身影不久就
在早晨水面上的烟波里。
他们之间的误会已经完全
。
A.消失
---强调过程
B.消逝
--强调结果
C.消释--指疑虑、嫌怨、痛苦等
答案:消逝
消失
消释
3、词义的轻重
他损坏了公物。
他毁坏了公物。
他破坏了公物。
请求——恳求 批评——批判
担心——担忧
努力——竭力
批评——批判
轻视——鄙视
揭发——揭穿
信任——信赖
希望——期望——渴望
轻视——蔑视——藐视
例1:在美国的默许和(纵容、怂恿)下,沙龙政府把阿拉法特封锁在斗室之中,切断他和其他巴勒斯坦官员及国际社会的联系。
纵容:不加制止(轻)????????????????
怂恿:鼓动别人做(重)
答案:纵容
(二)从色彩辨析近义词—感情、语体
1、词语的感彩
爱护——褒
爱惜并保护。
保护——中
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
庇护—
贬
袒护
褒义词: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
如:鼓励、成果、抵御、果断。
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
如:煽动、后果、抗拒、武断、蓄意
中性词:不表示褒贬。
如:鼓动、结果、
抵抗
、决断、刻意。
例1: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熏陶、熏染)下,小林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熏陶:好的影响??熏染:贬
答案:熏陶
例2:我们不但应该对媒体(大肆、大事)宣传的所谓畅销书多作冷静分析,相反,对一些看似冷门的美学和哲学书,倒应该添购一些。
大事:大力从事(中)????????????
?大肆:无顾忌(做坏事)
答案:大事
例3: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篡改、窜改)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贬)
窜改:一般地改动成语、对联等(中)
答案:篡改
例4: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乞求、祈求)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乞求:向人讨要(施舍、宽恕)?
祈求:恳切希望
答案:祈求
例5:个体户应当文明经商,不得(牟取、谋取)暴利。
厂工会主席为了为职工(牟取、谋取)更多利益,常常与厂长争得面红耳赤。
牟取:谋取利益,贬义词
谋取:设法获得正当利益,中性词
答案:牟取
谋取
2、词的语体色彩不同
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
如:坟、土豆、胖、天空
书面语: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
如:陵墓、马铃薯、富态、苍穹
“小气”和“吝啬”,“小气”多用于口语,“吝啬”多用于书面语。
“斡旋、调解”,前者是局面词,用于政治外交场合,后者是一般用语。
“启程”与“动身”意思相同,但前者书面语体色彩浓,后者是口头语体色彩浓。
“商量、商榷”,前者口头语体色彩浓,后者书面语体色彩浓。
这一类词语,如果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分语体,随意使用,就会不协调,甚至引人发笑。
语体色彩是指词语适用于不同语体的风格色彩,口头语体用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书面语体用词庄重典雅,讲究分寸。有些专用词语只适用于某一类文体。如果不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用得不合适。会使人感到很不协调。
例1:中国政府一再(声明、申明),一定要如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申明:郑重说明????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正式场合)
答案:声明
例2:这家书店店堂不大,书种不多,但品位甚高,所以我经常光顾。
光顾:敬辞,称客人来到,用错对象了。
练习: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他这种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值得大家
。
⑵我14岁就离开
,参加了革命。
⑶年轻人,你应该走出去
一番。
A.效尤
故乡
经历
B.
效仿
故乡
经历
C.效尤
家乡
阅历
D.
效仿
家乡
阅历
答案:D
(三)从运用上辨析
1.习惯搭配不同
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搭配(阳光充足,水源充足)。
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条件充分、理由充分)。
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搭配(精神充沛、体力充沛)。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
发挥——作用、威力、积极性、创造性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
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竖立——头发、旗杆(适用于具体事物)
树立——榜样、典型(适用于抽象事物)
侵犯——主权、利益、领海、人权
侵占——土地、财产、领土、公款
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约
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策
交流——思想、经验、物资
交换——意见、礼物、资料
例1: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体恤、体察)民情。
体恤:同情、照顾?,可搭配“百姓”
??????
体察:体验、观察
答案:
体察
例2: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屯聚、囤聚)大量兵力,伺机大规模侵犯巴勒斯坦控制区。
屯聚:聚集(人马)??????
囤聚:储存聚集(货物)
答案:屯聚
2、适用的对象不同
爱护: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
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
抚养:用于长辈对晚辈。奉养:用于晚辈对长辈。赡养
扶养;用于同辈或晚辈
肤浅
浮浅
相同点:都表示浅,不深。不同点:
“肤浅”主要用于认识、理解等,局限于表面,理解不深刻。如“我对戏曲了解得很肤浅”。
“浮浅”主要用于作风、学识等,着重指浮在表面,不扎实。如“努力克服脱离群众、作风浮浅的官僚主义作风”。
例1: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留传)到今天。
这把茶壶是祖上(流传、留传)下来的。
都有传下去的意思。
流传: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
留传:物品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答案:流传
留传
例2:为了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委决定(启用、起用)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启用:开始使用→物;
起用:重新任用已退休或免职的人员。
答案:起用
例3:经常进行口头作文练习,可以培养学生(敏捷、敏锐)的思维能力。
敏捷:迅速而灵敏(行作敏捷、思维敏捷)??????????
敏锐:灵敏尖锐(感觉、眼光)
答案:敏锐
3、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
阻碍:动词,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障碍:名词,排除一切障碍。
强大:形容词,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动词,人多可以壮大声势。
品味:动词,仔细品评体会、玩味。
品位:名词,很高的水平,文艺作品等。
“必须”
,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
“必需”
,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
为我们提供生活
品。
答案:
必需
标致
标志
读音相同,但词性和词义不同。
“标致”指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女子,形容词,如“她长得很标致”。
"标志",①标明特征的记号,名词,如"地图上有各种形式的标志";②表明某种特征,动词,如"这件事标志着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暴戾
暴力
“暴戾”,形容词,指粗暴乖张,残酷凶恶,如“这个老板真是暴戾,动辄对工人进行打骂”。
“暴力”
,名词,①强制的力量,武力,如“暴力革命”
;②特指国家的强制力,如“军队对于敌对阶级是一种暴力”。?
鬼怪
诡怪
“鬼怪”比喻邪恶势力,名词,如“要扫除一切妖魔鬼怪”
。
“诡怪”指奇异怪诞,形容词,如“这些说法实在诡怪”
。
例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品位、品味)的作品来。
“品位”是名词,“品味”是动词,形容词后应跟名词,所以选“品位”。
答案:品位
例2: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填补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公共开支,导致通货膨胀(加剧、急剧)的现象在拉美国家间蔓延。?
加剧:动词?????急剧:形容词
答案:加剧
例3:北京的两位历史学教授都在回信中
他执著追求,并向他介绍了一些考研读书目和学习方法。
例4:邻居的冷言冷语,生活的艰难困苦,都没有动摇他考研的决心,他在逆境中
苦学,终于在40岁时考上了研究生。
A、勉力
B、勉励
“勉励”,劝人努力,鼓励别人,是动词;
“勉力”是努力,尽力之意,是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动词。
?答案:
例3
B
例4
A
例5:、法制
法治
我们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和
。
我国已经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
的轨道。?
“法制”指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的规章制度,名词;
“法治”
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动词。
答案:法制
法治
例6:自此以后,他一直
在家,不再露面。
一场
,整得他意志完全消沉了。
(暴病
抱病)
二者都与疾病有关,但词性和词义不同。
“暴病”指突然发作来势很凶的病,名词。
“抱病”
指有病在身,动词。
答案:抱病
暴病
[例1
北京卷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
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⑵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郑重立下誓言:我们
,为守护患者不遗余力……
⑶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
暴利的犯罪行为。
A.审定
许诺
谋取
B.
审订
承诺
谋取
C.审订
许诺
牟取
D.审定
承诺
牟取
审定---决定
审订---修订
许诺---允许[轻]
承诺---承担[重]
谋取----谋划[中]
牟取----牟取[贬]
答案:D
[例2·
全国卷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
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
,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
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
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C.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莅临---到(书/敬)
亲临--亲自
计划----计划[一般]
规划----谋划[特殊]
不仅是/而且是----递进关系
不是/而是---并列关系
答案:C
例3
高考题:他的做法(
)了操作规程,这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A违反
B、违犯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
违犯:违背和触犯(法规等)
答案:A
近义词辨析及运用总结
(一)词义
1、词义的侧重点
2、词义的轻重
3、词义的范围
(二)色彩
4、词语的感彩
5、词语的语体色彩
(三)用法
6、习惯搭配
7、适用对象
8、词性和句法功能
课
后
练
习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
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终止
蜕化
难免
B.中止
退化
难免
C.中止
蜕化
不免
D.终止
退化
不免
2、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在瓜果蔬菜上喷洒农药,会直接(
)人们的健康。
(A、妨碍
B、妨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
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
)这一技术。
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
能力。
A.毕竟
沿用
鉴赏
B.毕竟
采用
鉴别
C.究竟
沿用
鉴别
D.究竟
采用
鉴赏
4、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
_________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____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______。
A.起用
体味
侧目
B.起用
体验
刮目
C.启用
体味
刮目
D.启用
体验
侧目
5.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岫岩古称大宁镇,其采玉的历史可以
到汉代以前。
②如果不彻底转变旧观念,没有一种创新精神,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我们就迈不开前进的
。
③语音也是发展变化的,
,汉字不以标音为主,因此,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
④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适用于正式
。
A.回溯
步子
但是
场所
B.上溯
步伐
但是
场合
C.回溯
步子
因为
场所
D.上溯
步伐
因为
场合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_______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大型盆景可以用来_________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3)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_______给人以繁华之感,_______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应付
营造
即使/也
B.应对
创造
即使/也
C.应付
创造
尽管/但
D.应对
营造
尽管/但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脊梁、群众的楷模,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
。
②“六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
行动,要求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环保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通报批评,责令限期
。
③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
我承认它很有价值,
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A.典型/典范
整治/整顿
虽然/但是
B.典范/典型
整理/整改
虽然/不过
C.典型/典范
整治/整改
并且/不过
D.典范/典型
整理/整顿
并且/但是
8.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______,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
②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就决不______。
?
?③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______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______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A.申述??食言??但/而????B.申述??失言??不过/也
??C.申诉??失言??但/而????D.申诉??食言??不过/也
参
考
答
案
1、D
“终止”“中止”都有停止的意思,“中止”侧重中途停止,“终止”侧重结束、停止。句①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应选“终止”。
“退化”意为“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指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句②说环境污染,羊绒品质由优变劣,应选“退化”。
“难免”不容易避免,“不免”免不了,再次回到故乡,免不了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句③选“不免”。
B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程度轻)
妨害:有害于。(程度重)
B
①“毕竟”和“究竟”都是副词,都有“到底,说明事物的终究”的意思。但“毕竟”只用于非疑问句,表示强调或肯定语气;而“究竟”一般用于疑问句,表示追查或推求的语气。
②“沿用”是指“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采用”是指“认为合适而加以使用”。本题中
“辉瑞”和“罗氏”
这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过去并未使用这一技术。
③“鉴别”是指“辨别(真假好坏)”;“鉴赏”是指“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本题中“盲目地去摹仿”实际上就是不能“辨别好坏”。
4、C
“起用”和“启用”两词用法不同,所用范围也不一样。“起用”是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而“启用”是开始使用;“起用”只能用于人,而“启用”则适用范围较宽,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原句中是说“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开始”用,自然应选用“启用”了。
“体味”是仔细体会,“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两词中有不同的语素“味”和
“验”,“味”有品味之意,从搭配对象来看,“酸甜苦辣”应搭配“体味”了。
“侧目”的意思是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是贬义词。而“刮目”是说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是褒义词。本句是说父亲虽然不是出身于科班,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很有造诣,令专业人士怎样,自然是“刮目”相看了。
5、B
上溯:从现在往上推(过去的年代)/回溯:回忆;根据词义,排除A、C,步伐:是书面语/步子:是口语;从③看,上下文构成转折关系;
场合: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场所:活动的处所.
6、D
(1)“应付”敷衍了事,将就,一般做贬义;“应对”是积极面对的意思;选“应对”。
(2)“营造”经营建筑,“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这里只是装点,没有出新的东西,选“营造”。
(3)“尽管/但”表示下文反接上文,“即使/也”表示让步假设。
7、C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典型:①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②具有代表性的;③文学艺术作品中用艺术概括的手法,表现出人的某种社会特征的艺术形象,它既表现了人的一定的阶级特征,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整治:整理,修理//为了管束、惩罚、打击等,使吃苦头//进行某项工作,搞,做。整理:使有条理秩序;
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整改:整顿并改革。
第③句中第一空格是递进关系,第二空格是转折关系(轻微转折)。
8、A
(1)申述,详细说明;申诉: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政党、团体成员等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原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②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由语境看出,这里是说律师向法庭详细说明案件真相,因此,选“申述”。
(2)食言,指不履行诺言;失言,是指说错了话,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这里是说讲信用,对做出的许诺要履行,因此,选“食言”。
(3)“但”“不过”都表示转折,“不过”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而这里如果用“不过”却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所以应选“但是/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