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1966、5——1976、10)
十年浩劫
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
让人痛心疾首的十年.让人不堪回首的十年
这是左倾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十年
这是一段我们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
一、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开始
1、文革背景?
⑴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
⑵林、江等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的错误;
⑶中苏争端也是发动文革不可低估的因素
⑷毛泽东个人领导上的错误
1.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
2、导火线?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65年冬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标志、领导机构、怎样发动?
标志:两会议、两文件
领导机构:中央文革小组
全面内乱
1、全国大动乱:全面动乱的先锋红卫兵
2、“一月革命” 全面夺权风暴 全国大动乱
3、二月抗争:人物、目的、经过、结果
为什么这两个文件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标志?
这两个文件集中体现了“左”的方针,反映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观点。对党内和国内政治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估计,混淆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成为“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林彪为什么还要抢班夺权呢?
1.不安。四人帮的争权夺利。
2.着急。自己身体不好,拖不过毛泽东。
3.紧张。自己的地位由毛泽东确定也就也可能由毛泽东废除。
林彪
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
(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
最最最
光辉的助手,亲密战友,可靠接班人
三、“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周恩来总理病逝和四五运动
2、毛泽东逝世﹒
3、“四人帮”的灭亡---------文革结束(1976·10)
欲悲闻鬼叫
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
扬眉剑出鞘
天安门题诗: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
铁翥扫而光
………
-----------郭沫若
四、文化大革命的评价
性质
危害
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性质-----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
文化大革命的启示和教训
1.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 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社会性质的矛盾)
3.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4.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批判《海瑞罢官》
B.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C.《中共中央关于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D.上海所谓“一月革命”
2.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领导者对国内国际形势的错误估计而发动
B.党内发现的一批“走资派”
C.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D.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
A
A
附:“文革” 的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
练习
3.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会议是( )
①1966年5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 ②在庐山召开的党的八届九中全会 ③在北戴河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 ④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4.“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出现的所谓的“一月革命”的实质是( )
A.打击迫害老同志
B.无产阶级革命
C.武斗夺权
D.造反派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
D
D
5.文化大革命初期,在全国狂热掀起的运动是
A.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
B.红卫兵运动
C.造反派运动
D.干部下放运动
6.以下各项属于“文革”错误发动原因的是
①反右派扩大化的错误没有得到纠正 ②紧张的国际形势 ③毛泽东个人崇拜、专断 ④红卫兵到处煽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B
B
7、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对全国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最早形成全面猛烈冲击的事件是( )
A.对《海端罢官》的全面批判
B.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C.对于所谓“二月逆流”的批判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B
材料一:“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材料二:“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在我国,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以后,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以后,虽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还没有最后完成。但革命的内容和方法已经同过去根本不同……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①根据材料一判断,这副对联是我国建国后哪一历史时期的写照?
②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③为什么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
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理论根源是什么?
答案: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时期。
②‘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③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主题也因此而改变。
④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后,党改变了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从而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建成以前,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矛盾和斗争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那个年代,假如有谁敢对“太阳”——这一自然界的产物语出不敬的话,那他肯定离祸不远了。因为“毛主席象太阳”,而且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革命人民”的。
个人崇拜
早在1953年5月,毛泽东便有了集权于个人的明确的规定与表示。
1965年,毛泽东在接见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时,承认中国确有“个人崇拜”,并认为这是当时需要。
以后,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在文革中发展到登峰造极,以致于一代伟人变成了一代伟神。
全民大跳“忠字舞”
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在当时应算是最普及的了。
各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语录和选集(毛选)几乎成为人手必备的书籍。论发行量之大,世界上大概只有《圣经》可与之媲美。
红 卫 兵
“红卫兵”,意即毛主席的红色卫兵。
最早只是北京的一些中学生自发成立的一个群众组织。但在毛泽东对其造反精神表示肯定和赞扬之后,红卫兵组织如烈火燎原一般迅速风靡全国,并形成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但是,让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卷入成人的政治生活,这一超越常规的作法注定不能长久并产生巨大的副作用。当红卫兵象流星般划过中国的政治天空之后,留下的,是对中国文化遗产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对几代中国人(也包括他们自己)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
毛泽东佩戴红卫兵袖章检阅红卫兵
受到接见的红卫兵与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一起。在个人崇拜到了登峰造极的年代,能与伟大领袖合影,是无上的光荣和值得铭记终生的事情。
1967年4月10日,清华大学红卫兵召开批斗王光美大会。
批 斗 会
批斗会这种形式自中共成立便伴随着大小运动而产生。不过论及会次之频繁、开展之普及、手段之野蛮、斗争之残酷,则是历次运动所不能比拟的。大到成千上万的群众集会,小到车间、班组的现场会,各式各样的批斗会层出不穷;上至国家主席,小到一个平民百姓,都可以成为批斗会的对象。据知在当时部以上的领导干部中,最早在批斗会上被殴打致死的,是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张霖之。而究竟有多少人死于批斗会,至今还是一个未知数。
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
1966年5月18日 ,原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燕山夜话》的作者邓拓,在寓所服药自尽。
1966年5月23日毛泽东秘书田家英在中南海一间书房内含冤自尽。
1966年8月24日中共创始人之一李达含冤去逝。
1966年8月24日著名作家老舍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
1966年9月3日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及夫人朱梅馥,在其上海寓所内双双自缢身亡。
1966年12月26日曾任毛泽东秘书和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周小舟,在广州服药自尽。
1966年自杀身亡者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被摧残致死
文革开始后,由于工厂停产、学校停课,广大初、高中毕业生面临无法安置的局面。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在全国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潮。
据统计,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青共有1600多万人,安置经费超过100亿元。虽然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但是给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这一代人被强行剥夺了对教育、就业、居住乃至幸福生活的选择权,他们的青春,就这样被荒废在“战天斗地”之中了。
林彪和毛泽东在一起
材料一: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材料二: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摘自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回答:1、两段材料表达的共同趋向是什么
2、材料一对“阶级斗争”问题的提法有什么不符合实际之处
3、材料二比材料一又有什么发展
1、 “左”倾
2、把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存原阶级斗争无限夸大,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
3、进一步把阶级斗争引入党内,并且引向党的高层领导。为“文化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所以,“左”倾理论及其实践,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