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2 22:1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chī

shuǐ
jiǎo
yuán
xiāo
shuǐ

rán
shāo
qīn
qi
yào
shi
jiǎo
bàn


rǎn
gāng
2.比一比,再组词。
瞻(______)
潮(______)
瑕(______)
讯(______)
檐(______)
嘲(______)
暇(______)
迅(______)
3.把词语补充完整。
万象(_____)(_____)
万不(_____)(_____)
截然(_____)(_____)
张灯(_____)(_____)
随(_____)所(_____)
(____)歌(_____)舞
4.读句子,填空。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本句运用__________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
此句运用__________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亲切感,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
(3)“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
这两句表现了八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过新年,小孩子(______)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______)可以放鞭炮。
(2)这(______)粥,(______)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3)今日腊八粥的颜色(______)是深褐色,(______)枣子同赤豆搁多了。
(4)春节(______)很快乐,(______)一眨眼工夫就过去了。
6.关于《迢迢牵牛星》阅读训练
(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_______________
____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
_____
_
,__________
___。
(5)写一写《迢迢牵牛星》中叠词运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7.请你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节日活动。
(_____)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
(_____)泡腊八蒜,为过年吃饺子用。
(_____)买杂拌、爆竹、各种玩意儿,准备过年。
(_____)孩子们逛庙会、看野景、骑毛驴,还能买到新年特有的玩具。
(_____)大扫除一次,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
8.按要求进行下面句子的转换。
原句: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1)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①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②“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9.选段是八儿____________的场景,作者描写得很_________(A.详细
B.简略)。
10.画“_______”的句子是对八儿的__________描写。两位同学对这句话进行了批注,但观点不同。我觉得同学(______)的观点最恰当。
同学A:八儿连叫两声“妈”和“才”字,让我感受到八儿十分着急,突出了他感觉自己已经等了很久很久,想马上喝到粥的急切心情。
同学B:八儿连叫两声“妈”和“才”字,让我感受到八儿十分着急,写出了他脾气急躁,等粥等得不耐烦的样子。
11.从选段中画“﹏﹏”的两处对八儿的描写中选择一处,仿照上题中最恰当的观点那样在文中作批注。
批注:我选第处,这是对八儿的_________描写,让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老木匠的笛声
何为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嘹亮、悠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街道荡漾着,慢慢地消失在街道尽头。
聂守信不由得出神了。
每天日落时分,住在隔壁的老木匠做完了一天的活儿,就坐在作坊一角,用那双全是厚茧的手,拿起笛子呜呜地吹响。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情不自禁地循声走向老木匠那里。
于是在木工间门口,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脸庞,满脸渴慕的神情,一双聪颖发亮的眼睛,似乎正在寻找童话中的秘密。孩子看见:在灰暗的小作坊里,在堆积如山的刨花、木屑和碎木料中间,夕阳的余晖照亮了一个满头霜雪的老人,照亮了他那一支因为年长日久变了色的笛子。就是这支细细的毫不起眼的笛子,当它吹奏起来的时候,忽然变得像魔笛一般神奇。
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啊!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一只能唱歌的小鸟。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是的,鸟儿怎样唱歌,老木匠的笛子也就怎样歌唱。啊,要是能学会吹奏笛子该有多好!
又见红霞飞上西天,聂守信却没有等来老木匠的笛声。他若有所失,急急来到木工间。原来老木匠正忙着赶制一个大件,顾不得休息。老人全神贯注,以至于有人在门口定定地凝视着他,也丝毫没有觉察到。
孩子没有作声,看见老木匠忙得满头大汗,就把一件件工具递给他。老木匠是个沉默的人,乍一看,甚至使人感到他是严厉的。但是,在共同的劳动里,这两个年龄相差几乎半个世纪的邻居成了莫逆之交。不久,聂守信从老木匠那里学会了笛子的吹奏法,简直可以跟师傅的笛声媲美。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12.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啊!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_____)
(2)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_____)
(3)是的,鸟儿怎样唱歌,老木匠的笛子也就怎样歌唱。(_____)
13.短文以“____”为线索,记叙了聂守信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其中对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得详细,对__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得简略。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叫
作__________。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非常精彩,它的作用是(  )
A.说明笛声美妙神奇。
B.衬托聂守信熟悉鸟叫。
C.说明笛子犹如魔笛。
D.衬托老木匠教笛心切。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省略号省去了什么?请你仿照前面的句子续写一句话。
省略的内容:____________
_______
仿写的句子:__________
__________
16.聂守信和老木匠为什么会成为“莫逆之交”?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美,我要学习本单元的写作方法,给大家介绍一处优美景致。
参考答案
1.吃醋
水饺
元宵
水浒
燃烧
亲戚
钥匙
搅拌
褐色
染缸
2.瞻望
潮湿
瑕疵
口讯
屋檐
嘲笑
应接不暇
迅速
3.更











4.打比方
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拟人
对故乡生活的怀念
想吃腊八粥的急切心情
5.不但
而且
不是
而是
之所以
是因为
虽然
但是
6.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迢迢”是诗人从地面仰视星空的视角感受,而“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是从织女看牛郎的视角感受而来,所以一远一近,各不相同。
既是织女,也是思妇(诗人)。抒发了虽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7.5
1
2
4
3
8.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不会不喜欢的。”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能不喜欢吗?”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像是办喜事,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9.盼粥#等粥
A
10.语言
A
11.示例1:①神态
八儿十分心急,突出了他等了很久,迫切想喝粥的心情。
示例2:②语言和神态
八儿的无奈和迫不及待想要喝粥的心情。
12.比喻
比喻、排比
拟人
13.笛声
听笛
学笛
听笛
学笛
详略得当
14.A
15.由笛声联想到的各种鸟叫声。
示例:时而又变为山雀的叽喳。
16.因为聂守信和老木匠都酷爱音乐,在一次共同的劳动里,他们这一老一小成为知己。
示例:我爱秋天的田野,更爱秋天的树林。漫步林间,松树的、柏树的叶子还是那么苍翠,火红的枫叶燃得树林一派生气。许多树木已脱去一身绿装,露出了香甜可口的果实。秋风飒飒,黄叶纷纷落地,于是地下的树叶粉红的、金黄的、青绿的、淡紫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和小伙伴们就在这大自然铺就的华丽的地毯上唱呀、跳呀,互相追逐嬉戏。秋林成了我们孩子们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