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阀门
(1915年——1919年)
新文化运动的原因
1、政治上:辛亥革命没后中国并没有真正确立起人们期望的民主共和制度,社会黑暗动荡
2、经济上,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
3、文化上,辛亥革命使得民族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但是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
2、主要阵地:
《新青年》
4、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5、旗帜:
民主(德先生)
科学(赛先生)
3、活动中心:
北京大学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称《新青年》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前期: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 (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二)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斗争锋芒:封建儒家思想
口号: “打倒孔家店”
代表人:胡适和鲁迅
胡 适
《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鲁迅(1881—1936年)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1)是人们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罗网,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2)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热情。
四、教学过程
新文化运动
背景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
意 义
陈独秀——《新青年》
胡适——倡导白话文
鲁迅——《狂人日记》
1. 提倡民主
2. 提倡科学
3. 提倡新道德
4. 提倡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