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孙权劝学》
课时
1
课
型
讲读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活动。2、品味语言,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
教学难点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文言文知识薄弱,缺乏学习方法。听课、笔记等习惯与能力欠缺。教师应在方式方法方面多引导。激发兴趣,教会阅读与分析是主要任务。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与小组探究相结合。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一、名言导入,激趣引读二、明确学习目标三、目标达成(一)朗读课文(二)翻译课文,理解文意(三)、品析课文(四)、感悟反思(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六)、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
1、出示课件1:播放或朗读《三国演义》主题曲2、A出示课件2。故事导入。B出示课件2、3、4、5、6。介绍课题、作家、作品。3、出示课件7:4、出示课件8:放课文录音或师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朗读可分三步:①初读:结合注释粗晓大意。②速读:理清故事情节。③比读:看哪位同学将对话的语气读得最到位。A正音正节奏。出示课件9:读准下列字音B出示课件10:读准下列句子节奏5、指导学生译文。A、猜译:结合课文注释,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B、师出示课件12、13,引导学生重点掌握绿色字的含义C、口头翻译全文后,对照译文比较优劣。①、指导学生译文②、抽生汇报③、指导比较译文
出示课件15④、强调重要句子:a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应理解为: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c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6、指导学生品析课文A、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出示课件17明确:课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要经常学习,吕蒙听从孙权的劝说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B、理清课文结构。出示课件18明确:孙权劝学吕蒙就学
劝鲁肃赞学C、教师指导学生思考:
①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出示课件20。明确:
a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揭示学习的必要性,语重心长,谆谆告诫。)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点明学习的目的、方法,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c“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②、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
“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21。明确:a、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b、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出示课件22。思考③、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
④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⑤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⑥
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明确: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⑦、你认为孙权、鲁肃、吕蒙是怎样的人?明确:孙权——
有远见,有胸怀,关爱部下,言辞恳切鲁肃——真诚、爱才、忠厚、有礼吕蒙:机敏精干,坦荡率真,善于听取他人意见D、进一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23.7、从这则故事中尼受到哪些启示?(结合课后练习1)8、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规劝技巧来劝说。赵勇和李丹是班里的尖子生,两人经常互相帮助、探讨问题,可最近不知什么原因成绩直线下滑、一落千丈.这可急坏了班主任,经一调查原来他俩早恋了.请你以班主任的身份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他。9、教师引导学生小结。10、作业布置。A.
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B.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C、背诵课文
1、听歌曲或读歌词2、学生听故事。做笔记。3、学生朗读课件74、听读课文录音后自由朗读5、学生读字词6、抽生读课文7、学生齐读8、学生译文9、学生汇报10、学生比较译文11、学生听记重要句子.12、学生概括后汇报。13、学生理结构后汇报。14、学生找劝学句。15、学生体会语气、神态和心理。16、学生体会鲁肃的行为及内涵。17、体会吕蒙的变化及句子含义18、体会人物形象及写法.19、学生完善结构20、学生合作交流,汇报。21、学生找同学相互劝学。22、学生小结后汇报
1、不会笔记2、节奏停顿问题多。该顿不顿,读不断句等。3、古今词语有差异。不会译文或译完不能连缀成文。4、不会概括主要事件。5、体会不到语气。6、人物形象概括不准确。7、不会劝
1、多指导笔记2、教师教读。3、教会译文方法与成文的技巧。4、按“谁干什么或什么(人、事、物、景)怎么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概括。5、多读6、多从人物描写方法方面引导7、引导学生说话要注意对象、场合、礼貌等因素。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劝学:辞
就(恳切、关心)议论:非复吴下阿蒙(惊异、赞叹)
何见事之晚(自得、自豪)
参考书目及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共28张PPT)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曹操(魏)
孙权(吴)
刘备(蜀)
吕蒙:
三国时吴国的名将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
史学家。
字君实,陕州夏县人。
《资治通鉴》:
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
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纂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
训的。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一、读——正音正节奏
二、译—了解故事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三、品—品析人物形象
四、悟—谈谈学习后反思
1、听朗读正字音
2、自由朗读重节奏
读准下列字的音
蒙
(méng)
涉
猎
(shè)
当
涂
(dāng)
邪
通假字“耶”yé
更(gēng)
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结合课文注释猜译课文大意
疏通文意
初,权谓吕蒙
曰:“卿今当涂
掌
事,不可不
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但
当
涉猎,见往事
耳。
卿言多
务,孰
若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当初
对……说
现在
掌管
大事
用
事务
难道
想
成为
通“耶”
只
应当
历史
罢了
说
与……相比怎样
认为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
议,大
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
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
拜
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
开始
和
讨论
议事
非常
惊奇
现在
就
为什么
主谓间
迟
于是
拜见
表顺接
到了……的时候
不再是
自我翻译后结合工具书比较优劣
友情提示
文言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课文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浏览一些书,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三、品析课文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明确:课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要经常学习,吕蒙听从孙权的劝说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学
《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卿言多务,孰若孤?
(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学习的目的、方法)
(委婉的批评)
(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行动)
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过
去在吴县时的那个吕蒙!(语言)
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分别了。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为什么?)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
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1、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
2.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
3.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4.你认为孙权、鲁肃、吕蒙是怎样的人?
孙权——
有远见,有胸怀,关爱部下,言辞恳切
鲁肃——真诚、爱才、忠厚、有礼
吕蒙:机敏精干,坦荡率真,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孙权劝学
力陈必要: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提出目标:
涉猎见往事
现身说法:
多务孰若孤
吕蒙就学
先:
后:
辞-军中多务
就-学有小成
鲁肃赞学
今日才略,非吴下阿蒙
四、感悟反思
及时醒悟为时不晚
教育他人要诚恳、
耐心
开卷有益
赵勇和李丹是班里的尖子生,两人经常互相帮助、探讨问题,可最近不知什么原因成绩直线下滑、一落千丈.这可急坏了班主任,经一调查原来他俩早恋了.请你以
班主任的身份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他。
联系你从《孙权
劝学》中学到的规劝技
巧来劝说。
1.吴下阿蒙
2.刮目相待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