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战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抗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1-12 15:4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目识知标:了解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资、抗日民族统一战
的正式形成、平型战斗、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八年抗战中
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能力目标:通过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几大战
役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再现历史史实
的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通过播放视频材料使学生直观感觉中国人民
抗战的感人场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感情。
本课学习目标
第15课
自读提纲:
  1、在课本中找出七七事变爆发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及产生的影响。
  2、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党的态度如何
  3、想一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4、了解台儿庄战役的时间、指挥官战役的意义。
  5、了解百团大战的背景、目的、指挥者和意义如何?
【 平型关大捷 】
【 台 儿 庄 战 役 】
【 百团大战 】
【 七七事变】
【 课堂小结】
【 课堂练习】
血染卢沟桥
七七事变
结果
意义
背景
地点
时间
国民党的态度
日本为转移国内的主要矛盾;扩大了对华战争企图吞并
中国,独霸亚洲;称雄世界。
1937年7月7日
北平
平津相继沦陷
抵抗
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国共两党曾先后两次合作,
说说这两次合作的目的有
什么不同。




民族危机在即,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蒋介石庐山讲话
政府对于“卢沟桥事变”,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迎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抗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幸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平型关大捷
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民
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台儿庄战役
指挥员
参战部队
战绩
意义
时间
地点
1938年春
台儿庄(徐州东北)
国民党第五战区
李宗仁
歼敌一万余人
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极大鼓舞了广
大军民的士气
中国守军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中坚守不退
炮火闪烁的台儿庄战场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赴前线
参加台儿庄战役的中国军队通过浮桥
日军由台儿庄撤退
中国军队冲入台儿庄与日军巷战
血战台儿庄——真实的历史
百团大战
背景
指挥员
目标
参战部队
战绩
意义
时间
1938年底开始,日军集中大量兵力,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0年8月
八路军
彭德怀
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八路军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主动出击日军
破坏敌人交通线2000多千米,拔掉日军据点近3000个,毙、俘
日伪军4万多人
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
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规模
我军于晓雾中围攻敌井陉煤矿
狮垴山战斗中的我军机枪阵地
八路军攻克涞源东团堡后,战
士们在长城烽火台上欢呼胜利
不留一段铁轨!
不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座桥梁!
八路军在破袭正太铁路
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
正是由于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才取得了抗日
战争的胜利。




英勇顽强、敢于斗争
1、下列对七七事变前的形势表述正确的是( )
A、日军已经对北平形成了合围之势
B、东北三省已经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扩大侵略的后方基地
C、华北地区大部分已经被日军控制
D、西安事变的发生给日本帝国主义创造了进攻华北的机会
2、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中国开始转入局部抗战
B、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C、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了第一次大胜利
D、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
最大规模战役的开始
B
B
3、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卢沟桥保卫战
4、指挥国民党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司令长官是( )
A、叶挺
B、吉星文
C、李宗仁
D、彭德怀
A
C
5、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11日致电朱德、彭
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
奖。”蒋介石特电嘉奖的这场战役是( )
A、卢沟桥抗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战役
D、百团大战
6、“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
扶危局定神州。”诗中的“此役”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D
C
7、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
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的存亡在此桥!
——《卢沟桥歌》
(1)歌曲中的“卢沟桥”是指什么?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什么?歌曲唱出
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2)九(1)班同学为纪念抗战英雄,准备进行一次演讲活动,请你根据上述
材料,拟写一个演讲题目。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中国民族抗战开始;
抗日救亡,保家卫国等爱国精神(英勇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
“卢沟桥精神永存”;“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等
七七血染卢沟桥,全面抗战爆发了;
国共合作发宣言,工农红军受改编。
正面决战台儿庄,日寇精锐被我歼。
粉碎分割与封锁,百团发起破袭战;
抗战精神被振发,国际影响反应大。
八年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