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陆变迁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海陆变迁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1-12 17:15:01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二节 海陆变迁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考察地一 喜马拉雅山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考察地二 我国东部海底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在不断扩大,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荷兰围海大坝
考察地三
以上种种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呢?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实验: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使插小旗 的位置由陆地变成海洋呢? 可用的材料:
海平面的升降

陆地
海洋
南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国图瓦卢很可能成为首个“沉没”的国家。
由于气温的上升,坐落于印度洋上的“世外桃源”马尔代夫”消亡时间屈指可数。
在海中心建造的日本关西国际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移山填海的奇迹”
喜马拉雅山上的
海洋生物化石
东部海底的
古河流遗迹
荷兰的围海大坝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如填海造陆
魏格纳36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大地多么坚固、稳健。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大陆漂移学说认为: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大西洋
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
为什么竟如此吻合?
证据——轮廓的吻合
证据——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这好比撕碎了的一张报纸,拼合以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
证据——动物的相似性
我不会飞,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
我只能生活在热带浅海,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
大西洋两岸的中龙化石
大陆拼合图
思考: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 太平洋是怎样变化的
大陆漂移学说认为:
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阿尔弗雷格·魏格纳简介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
地球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
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
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
1930年11月在格林兰
考察冰原时遇难。
想一想,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课堂小结
一:沧海桑田—海陆变迁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学说
课堂练习
1.能说明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成语是( )
A. 翻天覆地 B. 日新月异
C. 历久弥新 D. 沧海桑田
2.下列因素不能直接导致海陆变迁的是( )
A.地壳的变动 B.海平面的升降
C.人类活动 D.全球变暖
D
D
3、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极地地区发现煤田
C、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D、荷兰的围海大坝
C
4、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 ①② C.②④ D. ①③
B
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结的一块大 陆,后来原始大陆才逐渐分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这一学说被认为是( )
A.板块学说 B.地心说
C.同心说 D.大陆漂移假说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