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1人教新课标2.6导体的电阻(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选修3-1人教新课标2.6导体的电阻(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2 09:1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2.6
导体的电阻
思考与回顾
我们已经知道,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由导体自身的因素决定,那么它到底是由哪些因素决定呢?
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导体的电阻呢?
学习目标
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有关参数的测量方法
(1)导体横截面积
将导体密绕,用刻度尺测出它的宽度,除以匝数,便可依次求出导体的直径和横截面积
s
(2)导体长度
将导体拉直,测出其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
L
(3)导体电阻
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原理公式为
2.探究方案一:实验探究
(1)实验目的:探究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之间的关系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3)实验原理: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4)实验电路:
a
V
V
V
V
b
c
d
(5)所用电阻
a、b、c、d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b与a长度不同,横截面积、材料相同;c与a
横截面积不同,长度、材料相同;d与a材料不同,长度、横截面积相同。
(6)实验过程
①按图连接电路
②将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右端,闭合S
③改变滑片位置,得到多组电压表读数
④对每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
R

L
、S及材料的关系
(7)实验结论

同种材料,S
一定,电阻
R

L
成正比

同种材料,L
一定,电阻
R

S
成反比

不同种材料,R
不同
知识点拨
1、实验中不用得到电阻的具体值就可以判断
R

L、S
之间的关系。
2、由串联电路特点: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即从电压表示数的比值就可以反映电阻的比值。
3.探究方案二:逻辑推理
(1)导体电阻和它的长度的关系
利用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一根长度为L,电阻为R的导体,可以看成是由n段长度为L0,电阻为R0的导体串联而成。
在横截面积,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2)导体的电阻与它横截面积的关系
利用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一根横截面积为S,电阻为R的导体,可以看成是由n条横截面积为S0,电阻为R0的导体并联而成。
在长度,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3)导体的电阻与构成它的材料的关系
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材料不同,测得其电阻不同,说明电阻与材料有关。根据以上结论可以将电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写成
若写成等式,可以加一个比例系数,即
对于同一种材料,改变
l

S
,比例系数
ρ
不变。
思考
有时家中的白炽灯灯丝断了,恰好又没有新的可换,轻轻的摇晃灯泡,断了的灯丝还能搭上,而且将灯泡再接入电路中会发现它比原来更亮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灯丝搭上以后,其有效长度变短,电阻变小,在电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消耗的电功率变大了,因此比原来更亮。
电阻定律
1.
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
R
与它的长度
L
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
S
成反比,导体电阻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
表达式:
3.
适用条件: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1)ρ表示材料的电阻率,与材料本身和温度无关
(2)L
表示沿电流方向导体的长度
(3)S
表示垂直电流方向导体的横截面积
4.
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电阻率
1.物理意义
电阻率
ρ
是一个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2.单位:欧姆米,符号为
Ω·
m
3.计算公式:
?
由材料和温度决定,与l、S无关
4.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有些合金如锰铜合金和镍铜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极小,
利用它们的这种性质,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3)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有些物质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它们的电阻率会突然变为零,成为超导体。
思考
1.大多数导体温度升高,其电阻率会随之增大,电阻也增大,这是为什么?
温度升高,导体内的正离子热运动加剧,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碰撞机会就增大,对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的阻碍会增大,电阻就增大了。
课堂小结
巩固训练
例1、一段均匀导线对折两次后并联在一起,测得其电阻为0.5
Ω,导线原来的电阻多大?

若把这根导线的一半均匀拉长为三倍,另一半不变,其电阻是原来的多少倍?
5倍
例2、如图所示,均匀的长方形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ab边长为L1;ad边长为L2,当端点1、2或3、4接入电路时,R12:R34是
(
)
A、L1:L2
B、L2:L1
C、1:1
D、L12:L22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