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3 19: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练习题
一、单选题
据所示内容推断,该时期为()
▲印刷术技术革新▲火药武器被广泛应用于战争▲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中国的火药传入欧洲
A.
秦汉时期
B.
两晋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

A.
蔡伦
B.
毕昇
C.
沈括
D.
郭守敬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里指的是(?
?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王立群教授在谈到李白与苏轼的比较时说,宋代诗人群体的学问胜于唐代。下列各项中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影响最大的是(?
?

A.
科举制的创立
B.
印刷术的发展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民族政权的并立
下列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
为新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曾随郑和三下西洋的马欢在其所著《瀛涯胜览》中记载:“设遇风水不便,舟师失针舵损。”曾随郑和四下西洋的费信也在其《星槎胜览》中写道:“上怕七洲,下怕昆仑,针迷舵失,人船莫存。”两则材料主要强调了(?
?

A.
郑和船队总是遇到风浪
B.
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重要作用
C.
明朝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D.
郑和船队克服困难仍坚持远航
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其中“第三种”指的是(?
?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第七届司南杯大帆船赛以“弘扬司南精神,复兴中华航海”为目标,沿着司南指引的方向一路向南,重走埋藏着数百年来历代沉船的“香瓷古路”,承载了中国航海人复兴中华航海文明的远大抱负。“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它出现于(?
?

A.
战国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
夜则观星,
昼则观日,
阴晦则观指南针。”从材料中可知这本书最早成书于(?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
?

A.
罗盘
B.
指南针
C.
司南
D.
磁石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指南针),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印刷术的运用,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B.
火药武器使用,极大地影响了作战方式
C.
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D.
三大发明出现,阻碍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下列我国古代著名战役中,有可能使用过火药武器的是()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郾城之战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中写道: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
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这三种发明”取得突出成就是在(?
?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对欧洲社会的变革和作战方式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是(?
?

A.
活字印刷术
B.
指南针
C.
火药和火器
D.
造纸术
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但元代的陆路向西不能通往()
A.
阿拉伯
B.
波斯
C.
俄罗斯
D.
英格兰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
秦汉
B.
两晋
C.
隋唐
D.
元朝
现代社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网购成为时尚,各种物流快递公司纷纷兴起,
如顺丰速递、圆通速递等。我国宋元时期为使臣和商旅往来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方便的场所是(?
?

A.
驿站
B.
澎湖巡检司
C.
宣政院
D.
都护府
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其类似的雏形其实早在元朝时就已经出现。下列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A.
东罗马金币
B.
西夏符牌
C.
急递铺令牌
D.
锦衣卫印
二、材料解析题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不但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说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元科技发展的原因。(至少两点)
(2)结合上述材料,请为当代中国科技的发展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人类历史充满着追求和探索,留下了无数创造发明的记录。它们如同绚丽的鲜花,装点着多姿多彩的历史长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
??材料一?
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
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
(1)材料一所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重大发明?
这一发明有何突出的优点?又有何重要意义?
?
?
?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1是什么?最早出现于何时?图2中所说的“指南针”何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3)指南针的发明有什么深远影响?
?
?
?
?材料三
(4)材料三中的火药武器在何时开始应用于战争?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
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影响?
(5)概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
?
?
?材料一?
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天气昏暗),则用指南浮针,以揆(推测)南北。
?
?
?
?材料二?
在隋唐发明印刷术的基础上,
北宋时期,中国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其“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而且原材料消耗大为降低。元朝时,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明清时期,还出现了锡活字、铅活字、钢活字等印刷技术的新尝试。1440-1448年间,德国人谷腾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
——摘编自黄悦翎、匡导球《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指南浮针”是什么?它发明于何时?
(2)材料二中,
隋唐发明的“印刷术”指什么?
“胶泥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除了材料一、二中所提到的发明外,还有哪些?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答】
D.北宋时期,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质量和效率。北宋时,用磁针代替磁石,发明了指北针,并开始运用于航海事业;到了南宋,指北针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并很快经阿拉伯人的手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成为新航路的开辟的必要条件。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
???????故选D。
2.【答案】B
根据所学可知,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
3.【答案】B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字印刷术发明后,
大大提高了印刷的速度。B符合题意。
4.【答案】B
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节约了印刷成本,
提高了印刷速度,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普及,
所以备选项中印刷术的发展对材料中现象的出现影响最大。
5.【答案】D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6.【答案】B
题干中的两个事例反映了航海船队丢失了指南针或指南针出现问题,从而使船队受损或船队迷失了方向,人船不存,由此可以看出,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重要作用,故选B。
7.【答案】D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字印刷术发明后,
大大提高了印刷的速度。B符合题意。
8.【答案】A
战国时,
人们发现并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
制成“司南”,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9.【答案】B
通过题干信息“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阴天时,船上的技术人员通过指南针来辨别方向。结合所学可知,指南针发明于宋代,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故选B。
10.【答案】B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故选B。
11.【答案】D
印刷术的运用,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人类文化的传播;火药武器使用极大地影响了作战方式,由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的出现,都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故选D。
12.【答案】D
【解答】
D.据“有可能使用过火药武器”的要求和所学,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军事。郾城之战发生在南宋时期,因此有可能使用过火药武器,故D正确。
ABC.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发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此不可能使用过火药武器,故排除ABC。
故选D。
13.【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活字印刷术、指南针是在宋朝时期发明并应用的,火药在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因此“这三种发明”取得突出成就是在宋元时期,正确答案为C项。
14.【答案】C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5.【答案】D
【解答】
ABC.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元朝时我国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当时,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故ABC中的国家能够到达。
D.依据所学可知,元朝的陆路向西不能通往英格兰。
???????故选D。
16.【答案】D
【解答】
D.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故D符合题意。
???????ABC.综上,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
故选D。
17.【答案】A
宋元时期,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叫驿站。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故选A。
18.【答案】C
【解答】
C.元朝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在驿道上设置了许多“急递铺”,这对巩固政权、维护中央集权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保障了人们的旅途畅通和旅行安全。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选项C的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故C正确。
A.东罗马金币能反映中外往来,故排除。
B.西夏符牌和元朝无关,故排除。
D.锦衣卫印出现在明朝,故排除。
故选C。
19.【答案】(1)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作用: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经济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国家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3)发展经济、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等。
20.【答案】?(1)活字印刷术。既经济,
又省时。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司南。战国时期。北宋末年。
(3)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元代。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5)意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我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21.【答案】?(1)指南针;北宋。
(2)雕版印刷术;
毕昇。
(3)火药、造纸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