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高中统编版(部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同步提高练习)
一、单选题
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北宋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植的共同推动下,书院得以蔚然肇兴。据此可知宋代( )
A.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 B.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
C.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D.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
3.新中国初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改革开放后,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普及。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读是( )
A.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
B.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4.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书籍“一本难求”,活字印刷的技术应用远不及雕版印刷书。这主要是因为( )
A.社会审美观的影响
B.官营作坊垄断了活字技术
C.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D.书籍市场需求受时代限制
5.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 )
A.活字印刷术开始传入欧洲
B.科学迅速转化成为生产力
C.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
D.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
6.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这种局面带来的效果是( )
A.维护了社会新秩序,倡导了个性解放
B.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C.各派势均力敌,社会得以安定
D.实行法治,建立起理性社会
7.古代的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表现出与风俗画截然不同的特点,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相较于风俗画,文人画( )
A.在理学的影响下逐渐兴起 B.反映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
C.强调借物抒情和表现个性 D.艺术成就远远超过风俗画
8.“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以上材料反映了( )
①竹简和丝帛是重要的书写材料,但使用不便
②“蔡侯纸”材料易得且便宜
③汉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④造纸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汉官仪》记载:“春三月,秋九月,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太学学生。”汉顺帝使明识礼乐的宋登“持节临太学,奏定典律“。这反映了( )
A.太学注重培养社会实用人才
B.太学是议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场所
C.太学承担了礼仪教化的职能
D.太学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10.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10科。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兢兢以圣经理学诏学者,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这反映出( )
A.京师大学堂仍以理学为宗旨
B.“中体西用”成为社会思潮
C.顽固势力竭力阻挠教育改革
D.近代教育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殖民势力不断深入,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设学校以输入他们的宗教和文化,1839年美国人布朗在中国澳门开办的玛利逊学堂,“校中教课,为初等之算术、地文及英文”。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以后,洋务派在国体基础上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洋务教育。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此后洋务派相继在各地兴办了大量新式学校。洋务学堂将西方自然科学作为主要课程,包括数学、格物、化学、具体的技术等课程,另外开设了“四书”“五经”课程,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曾先后派出多批学生赴欧美、日本学习自然科学、先进技术。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到1875年共派出四批120人,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为了经济、政治的发展,政府开始重视教育。1843年,贺拉斯·曼主张由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1852年,美国政府颁布普及义务教育法。南北战争结束后,一些大学开始设立教育学课程。19世纪90年代,师范学院设立,之后师范院校越来越多;为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广办工农商学院,耗费巨资修建实验室和扩建图书馆,奖励学术成就突出的杰出人才。19世纪末,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门类有100多种;1916年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系统、集中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提倡启发式教学。
——摘编自《美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其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以来,佛道两教在哲理及人精神安顿方面有很强的优势,社会影响力广泛,儒学面临严重挑战。唐末五代,政权更迭,割据势力混战,违背儒家伦常的行为层出不穷。宋朝的建立,重新确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但传统的儒家纲常礼教并未得到相应的恢复。于是,宋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而当时儒学沉溺于训诂考据,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对儒家经典加以重新阐释,理学孕育而生。
——摘编自许总《论宋明理学的形成及其历史必然性》等
材料二 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理学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
参考答案
1.A
【解答】西周灭商后,分封王室子弟做诸侯,去管理原来商的统治区域、遥远的东方和北方地区,说明分封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A项正确;周代“君主专制”尚未建立,B项错误;西周时期并未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项错误;“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2.A
【解答】根据材料“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等信息可知,宋代在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的背景下,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为朝廷选士服务,即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故A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出理学兴起与书院发展的关系,故B错误;教育形成完整体系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且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书院成为学术研究中心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D错误。
3.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力的增强九年制义务教育才逐渐普及,即是由于国情发生了变化而变化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教育模式未发生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教育体制未发生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教育方针未发生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4.D
【解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的地位与社会审美观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官营作坊垄断也不是活字印刷术未取代雕版印刷术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故C项排除;由于当时书籍市场需求受时代限制,导致“活字印刷的技术应用远不及雕版印刷书”,故D项正确。
5.D
【解答】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古滕贝格的发明迅速得到推广,欧洲出现了大量印刷厂,有利于文化教育的传播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故选D项;“开始传入”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技术进步,而不是生产力的转化,故排除A、B项;宗教改革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战国时期仍然处于古代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更谈不上“维护”,A项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战国时期……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可知“文化下移”现象扩大了文化传播的社会层面,促进了“士”阶层的兴起,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人才基础,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B项正确;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得以安定”的表述不符合史实,C项排除;实行法治是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与材料中的“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借鉴”不符,D项排除。
7.C
【解答】材料所述为文人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人画强调个性,注重诗意,集中体现了创作者多方面的文化素养,C项正确;文人画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到北宋完备的教育制度和有史以来最为宽松合理的科举制度使通过教育进入上层社会的仕宦人数增多,其地位和影响都逐渐提高,于是他们找到绘画来作为体现他们趣味的、可以托物言志的文艺形式,A项错误;文人画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文化需要,而不是市民阶层,B项错误;文人画和风俗画是两种不同的画风,在艺术成就上各有所长,D项错误。
8.B
【解析】试题解析:在材料中,使用竹简和丝帛有一定的弊端,“蔡侯纸”原料易得且便宜,但是汉代主要的书写材料不是纸张,③错误,④虽出现在汉朝但并没有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错误,所有带③④的选项都不正确,即ACD三项排除。只有①②正确,故选B。
9.C
【解答】由材料“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太学学生”,可见太学中承担了礼仪教化的基本职能,故C符合题意;材料未说明太学注重培养实用人才,A不符合题意;太学是教育场所,不是议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太学对民间积极向学风气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D
【解答】由材料“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可知,戊戌变法前后,近代教育仍以传统儒学为核心,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故D项正确;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所设10科中包括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不能由此得出其以理学为宗旨,故A项错误;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错误;材料未体现顽固派竭力阻挠教育改革,故C项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教育。由题干材料“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可知,戊戌变法前后,近代教育仍以传统儒学为核心,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11.(1)特点:教会学校产生并发展;向西方学习,巩固清王朝统治;课程设置注意中西结合;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背景:西方列强侵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日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思想和科技不断传人。
(2)阶段性特征独立战争后,教育的觉醒:重视公立教育;教育制度法制化。南北战争后,教育的完善:加快师范教育发展;加强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和实用性。十九世纪末到二战前,实用主义教育时期:重视职业教育;推广实用主义教育。启示: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提升高校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创建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高等教育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解答】(1)特点:根据材料“美国人……办的玛利逊学堂”“ 洋务学堂将西方自然科学作为主要课程”“ 曾先后派出多批学生赴欧美”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学校的类型、教学的内容、办学的目的、学校的性质等角度概括。背景:结合所学,从近代中国的社会的政治状况、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想及教育的影响等角度回答。
(2)阶段特征: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表现,结合材料中“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南北战争结束后”这两个阶段划分,根据“建立公立学校”“ 广办工农商学院”“ 建实验室和扩建图书馆”“ 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提倡启发式教学”等信息,概括出各自的特征。启示:可根据美国教育和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从国情出发,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贼胆现状和“双一流”建设背景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12.(1)儒学受到佛道两教的挑战;传统的儒家纲常礼教遭到破坏;统治者维护大一统的需要;儒学自身的局限。
(2)努力:重新解释经典,使理学普及化;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
社会条件: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私学(书院)的发展。
【解答】(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佛道两教在哲理及人精神安顿方面有很强的优势,社会影响力广泛,儒学面临严重挑战”可知,儒学受到佛道两教的挑战;根据“唐末五代,政权更迭,割据势力混战,违背儒家伦常的行为层出不穷”可知,传统的儒家纲常礼教遭到破坏;根据“宋朝的建立,重新确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但传统的儒家纲常礼教并未得到相应的恢复”可知,统治者维护大一统的需要;根据“当时儒学沉溺于训诂考据,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可知,儒学自身的局限。
(2)努力:根据材料二中“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可知,重新解释经典,使理学普及化;根据“(朱熹)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 可知,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根据“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可知,推动理学的生活化。条件:根据所学知识,从当时的经济、科技和教育等方面分析可知,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主要有,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私学(书院)的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