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内涵-高中统编版(部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1.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 B.热爱和平的态度
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D.爱国忧民的情怀
2.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
A.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B.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C.文庙的兴修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地位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3.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4.唐太宗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这反映了唐太宗( )
A.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 B.君主应该接纳臣民的谏议
C.认为君主是国家治理根本 D.充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5.“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可见,圣人促使天下大治是因为他们( )
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6.西周时期,周公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整理、改造,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的“周礼”。这主要说明了“周礼”( )
A.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B.出于加强皇权的需要
C.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
D.具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7.中国茶道讲究茶的自然、清新的特性,这有助于人们养成清新、恬淡的良好心态,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反映了中国茶道蕴含着( )
A.“天人合一”思想
B.“无为而治”主张
C.“知足常乐”观念
D.“以德治国”理念
8.下表体现了中国古代时( )
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 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 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
9.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对此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B.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
C.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 D.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
10.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二、简答题
11. 儒家学说历经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留下了深深的步痕。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
(1)就治理国家来说,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些各具特色的理论创造?以儒家、法家思想为例加以说明。
明清时期,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2)简述明清时期儒学有了怎样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时期,“国”为诸侯的封地,至春秋战国时代则为各争霸国,自秦统一六国,“国”即为王朝国家,直至清王朝灭亡。就“天下”而言,周时,天子之治域谓“天下”;至于秦汉一统,“天下”意味着凡朝政所及,无所不包。随着中国统治实体的扩大和国家政治影响范围的扩展,“天下”所涵盖的范国也在不断扩展。就地理概念而言,如果将各王朝直接或间接统辖的区域理解为古典的中国,那么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诸如朝贡国、藩属国、西汉丝绸之路所及之地、佛教的发源地等虽不属王朝所辖区域,却构成“天下”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国”得到了扩展,对“天下”的认知和界定也得到进一步拓展。
——摘编自刘凤雪《“民族国家”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
材料二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严复认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在1912年《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章太炎在1907年发表的《中华民国解》一文中表示:“中华’之名词,不仅非华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摘编自陈茁《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精英的国家观念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与“天下”观念的演变,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自明末清初到辛亥革命前后,“天下”“国”“民族”“中华”等被赋予的新的内涵,并分析这些观念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13.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
材料二 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溥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
——董仲舒
(1)指出材料一、二中民本思想的内涵有何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结合戊戌变法,举例说明民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和政治实践。
四、论述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是惊人的,但它与变革性却并不对立。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历史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又不是毫无关联的,它对许多外来文化又有着很强的吸纳和融会贯通性。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有些事情确实如此,但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例如所谓“君臣之义”,过去认为是必须遵守不可逾越的,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因此,“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不能把“中庸”看作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摘编自张岱年《“中庸"辨析》
上述观点你是否赞同?请用史实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D
【解答】杜甫在《春望》等诗歌中,表达了对山河破碎、城乡萧条、人民离散的忧愤和同农民一样面对久旱降雨的欢欣等,体现了他爱国忧民的情怀,D项正确;对环境破坏的伤感只是材料部分信息,没有说明“诗圣的襟怀”的内涵,A项错误;热爱和平的态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只是材料的部分字面含义,与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不符, C项错误。
2.B
【解答】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文庙在中国中原、边疆等修建,是中国统治者通过儒家思想加强对全国统治的一种手段,故选B;儒学教育早在西汉已经兴起,排除A;西汉儒家思想已经获得正统地位,排除C;文庙的修建和城市经济发展无关,排除D。
3.C
【解答】c处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发展呈下降趋势,根据所学知识此时儒学发展收到佛教、道教的冲击,C项正确;a处为秦朝,儒学发展陷入低潮,由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A项错误;b处为上升点,处于汉朝时期,由于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项错误;d处儒学再次发展到历史高点,对应的时间是宋明时期,由于此时儒学与佛教,道教融合发展,催生了新儒学——理学的形成与发展,D项错误。
4.A
【解答】根据材料“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可知,唐太宗看到了人民对于国家及其统治者的重要性,这反映了他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国、君、民三者间的关系,强调了民的重要性,需要关注民生,以民为本,并没有说到君主接纳臣民的谏议,B项错误;材料强调了以民为本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而不是君主,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D项错误。
5.B
【解答】由材料中的“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中的慈、孝、仁、敬等词语可以分析出圣人促使天下大治是因为他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故B正确;维护封建等级秩序不是材料中宣扬思想的主要目的,A错误;强调理为万物之本是理学家宣传的思想,C错误;倡导建立和谐社会不符合材料的主旨,D错误。
6.D
【解答】“周礼”是对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的整理、改造,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这充分说明“周礼”具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故D项正确;“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符合材料的部分信息,不是主旨,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还没有皇权,故B项错误;“周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社会稳定,C项错在“维护了”。
【点评】把握材料主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本题主旨信息是:“周礼”是对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的整理、改造,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
7.A
【解答】材料“自然、清新的特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合一,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无为而治”主张,故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知足常乐”观念,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故C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以德治国”理念,故D排除。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天人合一”思想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8.A
【解答】古代的法律条文禁止亲属之间的检举揭发,不准相互告状,并处以重刑,这种做法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法律与儒家伦理道德的融合,不是法律与公德的融合,故B项错误;血缘亲情逐渐强化与表格内容体现的儒家伦理的法律化不符,故C项错误;表格信息无法体现等级秩序日趋固化,故D项错误。
9.B
【解答】《春秋繁露》中天地君臣,阴阳夫妇,春夏父子这种对应关系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人伦观念,B正确;题干中未体现民本思想,排除A;“仁爱”思想强调的是统治者的施政原则,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无为”主张顺应自然,不要过的干预社会发展,这与题无关,排除D。
10.B
【解答】王阳明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提出人人皆可为圣人,这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故选B项;王阳明的“心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更新,是继承发展,仍是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人的自我意识,与维护纲常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心学是儒学的表现形式,继承了儒学思想,其本质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而非批判,排除D项。
11.(1)儒家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2)王守仁主张以心学更新理学;李贽否定孔子的绝对权威,提倡个性的发展;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主张重视发展工商业(答到任意三点即可)。
【解答】(1)结合所学,可从儒家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等分析回答。
(2)结合所学,可从王守仁主张以心学更新理学;李贽否定孔子的绝对权威,提倡个性的发展;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主张重视发展工商业等分析总结。
12.(1)演变:西周时,“国”为诸侯封地,秦以后为“王朝国家”;西周时,“天下”为周天子统治区域,秦以后为政治辖区及影响力所及的地域,并不断扩展。
原因:分封制的瓦解,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疆域的开拓,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2)内涵:顾炎武思想中的“天下”,已经不再具有传统意义,而是包含了民众之天下;严复的“国”,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孙中山将排满发展为民族平等、统一;章太炎强调了“中华”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影响:改变了传统的君主专制下的国家观念(朝贡体系),建立了富有近代色彩的、具有民主、平等理念的国家观念,有利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推动近代民主革命与民族复兴。
【解答】(1)演变,根据材料“周时期,‘国’为诸侯的封地,至春秋战国时代则为各争霸国,自秦统一六国,‘国’即为王朝国家,直至清王朝灭亡……周时,天子之治域谓‘天下’;至于秦汉一统……意味着凡朝政所及,无所不包。随着中国统治实体的扩大和国家政治影响范围的扩展……范国也在不断扩展”即可从诸侯封地到王朝国家、周天子统治区域都秦汉不断扩展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国”与“天下”观念的演变。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瓦解、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疆域开拓等方面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2)内涵,根据材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不仅非华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即可从民众之天下、主权在民、民族平等、文化共同体等方面指出自明末清初到辛亥革命前后,“天下”“国”“民族”“中华”等被赋予的新的内涵。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改变传统观念、建立近代国家观念、民族共同体形成、民主革命与民族复兴等方面分析这些观念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13.(1)变化:孟子主张重民保民,董仲舒主张轻民重天。原因:大一统君主专制国家的形成。
(2)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嫁接”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政治实践:发起维新变法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解答】(1)变化:根据材料“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可归纳出变化是孟子主张重民保民,而董仲舒主张轻民重天。原因:可从汉代大一统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演变及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改良派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嫁接”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进行变法改革,但是最后以失败告终。
14.示例一:
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思想,并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如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的理念,孟子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则进充实为仁义礼智信五常理论;宋明理学完成了思辨化和哲学化。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发展创新。
示例二:
观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立性和融通性结合的特征。
阐述: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如独特的汉字与语音体系,独一无二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等。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又具有很强的融通性,如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实现中国化,明末传教士来华带来天文、历算等方面的知识。传统文化通过触合外来文化,促进了自身发展。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植根于本土文化主体性基础上不断融合创新的产物。
【解答】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答时,首先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如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立性和融通性结合的特征”等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对提炼出的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阐述说明,最后进行总结提升即可。
15.示例一:赞同。
理由:坚持中庸之道而缺乏变通就相当于偏执,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评判“过”与“不过”的标准也是在变化的,时代变化了而标准不变,就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明中后期思想家李贽“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袁世凯的复辟帝制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而宣告失败;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伽利略著名的比萨斜塔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有关物体运动的学说;量子论和相对论则修正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等等。
因此,不能把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示例二:反对。
理由: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中庸之道是一种客观,是一种合理和谐,更是一种境界。“舜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汉朝选择昭君出塞而不是大军西征,是中庸之道;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实行“双交双减”政策而不是直接没收地主土地,是中庸之道;周恩来汲取中庸之道精髓,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将中庸之道的和合精神创造性地应用到外交实践中,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风格,现在实行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存发展,更是中庸之道;等等。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是中国人普遍的行为准则。
因此,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解答】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关于对中庸的态度可支持也可反对,如果支持的话,可结合中庸思想的特征及中外有关中庸的正面史实进行分析即可;如果反对的话,可结合中庸思想的消极性及关于中庸思想的负面史实进行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