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人教新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元测评卷B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1.(2分)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
A.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
B.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C.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
D.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分析】根据图象对各选项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因为千米,千米,,即斑马奔跑的路程奔跑的时间斑马速度(一定),所以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正比例;
、由图象可知: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由图象可知:斑马比长颈鹿跑的快,所以选项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说法错误;
、由图象可知: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故选:.
2.(2分)如图是某人骑自行车的行驶路程与行驶时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0时到3时行驶了30千米
B.从1时到2时是匀速(速度不变)行驶的
C.从1时到2时他在中途停留了一个小时
D.从0时到1时与从2时到3时的行驶速度相同
【分析】根据折线图,把某人骑自行车的行为为三段,即行驶停止行驶,再根据时间段进行判断.
【解答】解:、由图可知,从0时到3时,行驶了30千米,故正确;
、从图上折线是水平的可知这段时间路程不变,因而这段时间这个人原地未动,故是不正确的,
、从图上折线是水平的可知这段时间路程不变,因而这段时间这个人原地未动,故是正确的
、根据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从0到1时行了15千米,从2时到3时行了千米,由此可知这两段时间,行驶速度相同,故正确;
故选:.
3.(2分)热水器内装有250升水,阳阳洗澡花了6分钟,用去热水器内的水;6分钟后,爸爸又去洗澡,花了6分钟,把水用完.下面第 幅图正确表示了水量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A.
B.
C.
【分析】选项中折线所表示的阳阳洗澡用去的水不是热水器内的,与题意矛盾;选项中的折线所表示的意义符合题意;选项中表示爸爸与阳阳洗澡间隔的时间的折线与题意6分钟不符.
【解答】解:根据题意,图:
能正确表示了水量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故选:.
4.(2分)下面能表示先乘船后乘火车的是图
A.
B.
C.
【分析】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可知,乘火车的速度普遍大于乘船的速度,所以乘船行驶的速度较慢,乘火车行驶的速度较快,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选项,符合题意.
【解答】解:在实际生活中,火车的速度普遍大于船的速度,先乘船行驶的速度较慢,乘火车的速度较快,所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5.(2分)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实线部分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则关于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狗的速度始终比兔子快
B.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图中段表明兔子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前4秒内,小狗比兔子跑得快
【分析】由图象可以看出:在前4秒,兔子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小狗的路程多,所以兔子的运动速度大于小狗的运动速度(由此判断选项错误);在第4秒,小狗和兔子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在4到8秒的时间段,小狗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兔子的路程多,所以小狗的运动速度大于兔子的运动速度.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运动路程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是错误的,正确.另,图中的段表示兔子处于静止状态.
【解答】解:由分析得:在前4秒,兔子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小狗的路程多,所以兔子的运动速度大于小狗的运动速度.由此判断选项和错误;
在第4秒,图中的段表示兔子处于静止状态,由此判断选项是错误的;
在4到8秒的时间段,小狗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兔子的路程多,所以小狗的运动速度大于兔子的运动速度.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运动路程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正确.
故选:.
6.(2分)如图表示的是学校足球队乘车去体育馆训练,然后返回学校的过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体育馆距学校
B.去体育馆的车速是5千米时
C.足球队在体育馆的时长是1.5时
D.返回学校用时0.5时
【分析】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拆线到用时0.5时时,距离到达5千米,且5千米在0.5时到2时没变,说明体育馆与学校的距离是5千米,选项正确;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从学校去体育馆的速度为(千米时),选项不正确;足球队在体育馆的时间为(时,选项正确;返回学校的用时为(时,选项正确.
【解答】解:如图
由图可以看出:体育馆与学校的距离是5千米,选项正确;
(千米时),即去体育馆的车速是10千米时,选项不正确;
(时,即足球队在体育馆的时长是1.5时,选项正确;
(时,返回学校时用0.5时,选项正确.
故选:.
7.(2分)从一个城市的一周气温情况折线统计图中,不能看出
A.这周气温变化趋势
B.这周哪天气温最高
C.气温变化的原因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趋势.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得: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趋势.
所以从一个城市的一周气温情况折线统计图中,不能看出气温变化的原因.
故选:.
8.(2分)小红去超市买东西,在路上遇到同学交谈了一会,然后去超市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回家,下面 比较准确反映了小红的活动.
A.
B.
C.
【分析】根据小红离家的距离变化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小红的这一过程可分成以下几段:
(1)从家出发到途中休息前,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2)途中休息,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
(3)途中休息后到超市,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4)在超市买东西,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
(5)从超市回家,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
只有选项符合这一变化.
故选:.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9.(2分)如图是张华、李丽岁每年身高情况统计图.
(1)李丽7岁时,身高是 122 厘米,张华9岁时,身高是 厘米.
(2)张华和李丽在 岁时,身高相差最大,相差 厘米.
(3)李丽从 岁到 岁,身高增长最快.
【分析】(1)首先看图例,李丽的是虚线,7岁与虚线相交的地方是122厘米,所以李丽7岁时,身高是122厘米;张华的是实线,9岁与实线相交的地方是130厘米,所以张华9岁时,身高是130厘米.
(2)观察统计图,发现8岁时,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最大,所以两个人8岁时身高相差最大,用130减去125即可求出相差多少厘米.
(3)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李丽从7岁至8岁,身高增长最快.
【解答】解:(1)李丽7岁时,身高是122厘米,张华9岁时,身高是130厘米.
(2)张华和李丽在8岁时,身高相差最大,相差5厘米.
(3)李丽从7岁到8岁,身高增长最快.
故答案为:122,130,8,5,7,8.
10.(2分)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①这两个车间 6 月份的产量相差最大, 月份的产量相等.
②第 车间 月份的产量上升最快.
③5月份第一车间的产量是第二车间的 .
【分析】①两条线的距离越大说明产量相差最大,相交时表示产量相等;
②根据折线的走向来判断即可;
③5月份第一车间的用煤量除以5月份第二车间的用煤量即可求解.
【解答】解:①这两个车间6月份的产量相差最大,2月份的产量相等.
②第
一车间
3月份的产量上升最快.
③
答:5月份第一车间的产量是第二车间的.
故答案为:6,2;一,3;.
11.(2分)如图是年青山村人均收入情况统计图.
(1)横轴表示 年份 ,纵轴表示 .
(2) 年的人均收入最少, 年的人均收入最多,相差 元.
(3)从 年到 年人均收入增长得最快.
【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以得到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均收入,本题得以解决;
(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知,2014年人均收入800元最少,2018年人均收入2900元最多,然后用计算即可得到它们相差多少元;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分别计算出2014年到2015年,2015年到2016年,2016年到2017年,2017年到2018年的人均收入增长值,然后比较大小,即可得到哪一年到哪一年人均收入增长得最快.
【解答】解:(1)由统计图可知,
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均收入;
(2)由统计图可知,
2014年的人均收入最少,2018年的人均收入最多,相差(元;
(3)2014到2015年,人均收入增长:(元
2015到2016年,人均收入增长:(元
2016到2017年,人均收入增长:(元
2017到2018年,人均收入增长:(元
因为,
所以2016年到2017年人均收入增长得最快;
故答案为:年份,人均收入;2014,2018,2100;2016,2017.
12.(2分)如图是某地两个旅游景点2018年十一黄金周每天门票收入情况统计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完成填空.
(1)从10月 1 日到 日,两个景点的门票收入都在增长,其中 日的收入最高;从10月 日到 日,两个景点的门票收入都在下降,其中 日的收入最低.
(2)10月 日两个景点的门票收入相差最多.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即可判断两个旅游景点的收入变化趋势,回答问题即可.
(2)根据两条折线之间的距离判断即可.
【解答】解:(1)从10月
1日到
5日,两个景点的门票收入都在增长,其中
5日的收入最高;从10月
5日到
7日,两个景点的门票收入都在下降,其中
7日的收入最低.
(2)10月
4日两个景点的门票收入相差最多.
故答案为:1;5;5;5;7;7;4.
13.(2分)小军骑车到相距5千米运的书店买书,下图是他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的统计图,看图完成填空.
(1)他在书店买书用去 45 分;
(2)返回时的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3)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每小时.
【分析】(1)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他在书店买书用去45分钟.
(2)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小军家距离书店5千米,返回用了1.25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据此列式解答.
(3)往返的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2倍除以往返的时间,去时用了0.5小时,返回用了1.5小时,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1)答:他在书店买书用去45分钟.
(2)(千米时),
答:返回时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
(3)
(千米时),
答: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45;4;.
14.(2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看出 数量 的多少.
【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是: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进行比较;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可知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故答案为:数量.
15.(2分)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到达乙地后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沿原路返回,(如图),汽车出发一小时后行了 60 千米,到达乙地的时间是 ,在乙地停留了 时,汽车回甲地的速度是 时.
【分析】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汽车出发1小时行驶了60千米,达到目的地的时间是9时,在乙地停留了1小时,求返回的速度,首先根据去时的速度
和时间求出路程,返回用了1小时,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千米小时),
答:汽车出发1小时行驶了60千米,达到目的地的时间是9时,在乙地停留了1小时,汽车回甲地的速度是每小时行驶120千米.
故答案为:60、9、1、140.
16.(2分)甲、乙两名游泳运动员进行200米游泳比赛,甲让乙先游10秒.赛后,制作了如下的图象.
(1)甲游了 60 米追上乙.
(2)甲的速度是
米秒.
【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甲游了
60米追上乙;
(2)由图可知:甲行了秒,行了120米,求甲的速度,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根据统计图可知:甲游了
60米追上乙;
(2)
(米
答:甲的速度是米秒.
故答案为:60,.
三.判断题(共4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1分)
17.(1分)折线统计图不能反映数量的多少.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线统计图不但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
18.(1分)根据统计表画折线统计图,要先根据数据描点,再顺次连线.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含义: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统计表画折线统计图,要先根据数据描点,再顺次连线.
故答案为:.
19.(1分)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判断对错)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答】解: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1分)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不能展示两组数据的差距. .(判断对错)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条形统计图更有利于对比数据,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故答案为:.
四.应用题(共3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
21.(3分)小刚骑车到离家6千米的一个公园游玩.根据折线图解答下列问题.
(1)小刚在公园玩了多长时间?
(2)如果一直骑车,不休息,他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公园?
【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从到小刚在公园游玩,所以他玩的时间为:分钟;
(2)根据图示可知,小刚从到骑车行驶了3千米的路程,所以其速度为:分钟,(千米分);所以小刚到达公园所需时间为:(分钟),分钟.
【解答】解:(1)分钟
答:小刚在公园玩了30分钟.
(2)分钟
(千米分)
(分钟)
分钟
答:不休息,他可以到达公园.
22.(3分)下图是小华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森林公园去游玩的情况.
(1)小华从出发到返回,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
(2)返回前,小华在路上用的时间比在公园里玩的时间多多少分钟?
(3)返回时,小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走多少米?
【分析】(1)小华从1时出发到时返回,求从出发到返回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就用返回的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解答.
(2)返回前,小华在路上用的时间是1小时,在公园里玩的时间是小时,求多多少分钟用减法解答,再化成分钟即可.
(3)先把时间化成分钟,把路程化成米,再用路程除以返回的时间解答.
【解答】解:(1)
(小时)
答:一共经过了小时.
(2)
(小时)
答:返回前,小华在路上用的时间比在公园里玩的时间多20分钟.
(3)小时小时分钟,6千米米
(米
答:返回时,小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走150米.
23.(3分)折线统计图是小玲爸爸的轿车去年下半年的用油量情况.
①这半年平均每月用油多少升?
②如果每升汽油售价是6.4元(以2017年4月上海市汽油价格为标准),参照去年下半年的平均每月用油量计算,小玲爸爸第二季度油卡里充值3500元,够用吗?
【分析】①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月份用油的总量除以6即可.
②根据下半年平均每月的用油量求出第二季度的用油量,然后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第二季度用汽油的总价,然后与3500元进行比较,如果小于3500元,说明够,如果大于3500元,说明不够.
【解答】解:①
(升;
答:这半年平均每月用油160升.
②
(元,
3072元元,
答:小玲爸爸第二季度油卡里充值3500元,够用.
五.操作题(共4小题,满分14分)
24.(3分)下面是小莉和小明两名同学5次踢毽情况的统计表.
小莉和小明5次踢毽情况统计表
2016年5月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小莉踢毽个数
12
13
25
20
30
小明踢毽个数
15
13
20
27
30
(1)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小莉、小明平均每次各踢多少个?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绘制的方法,按照统计表中的数据先分别描出各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即可.
(2)根据求平均的方法,分别用小莉、小明5次踢的总数除以5即可.
【解答】解:(1)作图如下:
(2)
(个
(个
答:小莉平均每次踢20个,小明平均每次踢21个.
25.(3分)林场工作人员统计了两棵树木的生长情况,并制成了它们生长情况的统计图.(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1)从开始植树到第6年,两种树中生长速度较快的是 乙 树.
(2)生长到第
年,两种树的高度一样.
(3)当两树都停止生长后,两树高度相差
米.
【分析】(1)观统计图可知:从开始植树到第6年,两种树中生长速度较快的是乙树;
(2)观统计图可知:生长到第9年,两棵树的高度一样;
(3)观统计图可知:当两树都停止生长后,甲树高10米,乙树高8米,用甲树高度减去乙树的高度,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统计图可知:
(1)从开始植树到第6年,两种树中生长速度较快的是乙树.
(2)生长到第9年,两种树的高度一样.
(3)(米
答:当两树都停止生长后,两树高度相差2米.
故答案为:乙、9、2.
26.(4分)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7 个月的结余最多.第二季度月平均支出
.
【分析】哪个月的结余最多,就是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就是在折线统计图上两条线之间的距离最大;
把第二季度3个月的支出相加,然后除以3即可求出第二季度平均每月的支出.
【解答】解:由图可知:7月的结余最多;
(万元),
答:7个月的结余最多.第二季度月平均支出.
故答案为:7,.
27.(4分)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骑自行车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地行驶的路程.
①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 2 小时.
②甲乙两地的路程是
千米.
③李明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④李明在途中停留的时间是
小时.
⑤李明在骑车行驶的最后30分钟行了
千米.
【分析】先根据折线图得出李明行程情况:
他从9时出发,到10时已行了15千米,从10时到10时30分是停留时间,再行30分钟到11时行完全程30千米,据此信息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解答即可.
【解答】解:①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11时时小时.
②甲乙两地的路程是30千米.
③李明平均每小时行驶:千米.
④李明在途中停留的时间是10时30分时分钟小时.
⑤李明在骑车行驶的最后30分钟行了千米.
故答案为:2,30,15,0.5,15.
六.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41分)
28.(4分)根据下面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年年)2008年3月
(1)第 二 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量增长得快.
(2) 年上缴利润的数量增长得最快.
(3) 年两个门市上缴利润的数量最接近.
(4)从图中还可获得其他信息吗?
【分析】(1)由统计图可知,用虚线表示的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量增长得快,由此可知,第二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量增长得快;
(2)由统计图可知,2007年上缴利润的数量增长得最快;
(3)由统计图可知,这两个门市部在2005年上缴利润的数量最接近;
(4)由统计图可以看出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都呈增长趋势,2003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量从家差距最大.
【解答】(1)由统计图可知,用虚线表示的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量增长得快,即第二门市部;
(2)2007年上缴利润的数量增长得最快.
(3)这两个门市部2001年相差20万元,2003年相差30万元,2006年相差20万元,2007年相差20万元,由统计图可知,所以这两个门市部在2005年上缴利润的数量最接近.
(4)由统计图可以看出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都呈增长趋势,2003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量从家差距最大.
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都呈增长趋势,2003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量从家差距最大
故答案为:二;2007;2005.
29.(4分)百花小区年每一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如图.
(1)百花小区年每一百户居民平均拥有量一共增加了 65 台.
(2)
年到
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小.
年到
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分析】(1)因为2002年电视机的拥有量为25台,2006年电视机的拥有量为90台,用减法列式求出百花小区年每一百户居民平均拥有量一共增加的台数;
(2)根据折线的走势,得出2002年到2003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小;2005年到2006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解答】解:(1)(台,
答:百花小区年每一百户居民平均拥有量一共增加了65台.
(2)2002年到2003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小;2005年到2006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故答案为:65,2002,2005,2006.
30.(4分)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跑完全程用了 5 分钟.
(2)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
分钟才能到达终点.
(3)开始赛跑
分后两人相距100米.
(4)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
【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小明跑完全程用了5分钟.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1分钟才能到达终点,开始赛跑,5分后两人相距100米.最后再运用路程时间速度进行解答.
【解答】解:(1)小明跑完全程用了5分钟.
(2)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1分钟才能到达终点.
(3)开始赛跑5分后两人相距100米.
(4)(米
答:小明的平均速度是120米分钟.
故答案为:5,1,5,120米分钟.
31.(4分)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2)你知道这两座城市分别被人们称作“春城”和“火炉”的说法吗?
(3)黄霏霏一家要在7月份去旅游,如果在这两座城市中选择一个,你认为选择哪座城市合适呢?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从1月到7月,两座城市的气温呈上升趋势,从7月到11月呈下降趋势.
(2)因为昆明的气温四季变换不大,所以被称为“春城”,而重庆的气温变化较大,而且气温较高,所以被称为“火炉”.
(3)因为7月份的气温昆明比较凉爽,所以7月份去旅游,去昆明比较合适.
(合理即可,无固定答案.
【解答】解:(1)两座城市的气温:从1月到7月呈上升趋势,从7月到11月呈下降趋势.
(2)因为昆明的气温四季变换不大,所以被称为“春城”,而重庆的气温变化较大,而且气温较高,所以被称为“火炉”.
(3)因为7月份的气温昆明比较凉爽,所以7月份去旅游,去昆明比较合适.
(合理即可,无固定答案.
32.(5分)张叔叔是一位司机,某星期一到星期五他每天收车时汽车里程数显示如图(不完整).星期一发车时汽车的里程数是100千米.
(1)星期三行驶了 154 千米,这个星期前三天共行驶了12时,平均每时行驶 千米.
(2)张叔叔星期四休息,星期五又驾车行驶了240千米.请标出星期四、星期五收车时的里程数,完成这幅折线统计图.
【分析】(1)里程表是连续计数的,星期三行驶的距离是千米,到星期三收车时里程表上的路程数是832千米,星期一发车时汽车的里程数是100千米,由此可以求出这三天共行驶了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据此列式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张叔叔星期四休息,里程表上仍然是832千米,星期五又驾车行驶了240千米.星期五收车时里程表上是千米.据此完成折线统计图.
【解答】解:(1)(千米)
(千米时)
答:星期三行驶了154千米,平均每时行驶61千米.
(2)(千米)
张叔叔星期四休息,里程表上仍然是832千米,星期五收车时里程表上是1072千米.
作图如下:
故答案为:154,61.
33.(5分)笑笑把室内气温的变化画成下面的统计图.
(1)每隔 1 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从到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答:
(3)估计一下的气温是 .
【分析】(1)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从到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先逐渐上升,又逐渐下降.具体是从到气温逐渐上升,从到逐渐下降.
(3)根据这一天气温变化情况估计的气温是.据此解答.
【解答】解:(1)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从到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先逐渐上升,又逐渐下降.
(3)根据这一天气温变化情况估计的气温是.
故答案为:1;先逐渐上升,又逐渐下降.;.
34.(5分)为了迎接第12届全运会,小明在某周末上午9时骑自行车离开家去北陵公园锻炼,15时回家.已知自行车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骑自行车离家最远距离是 35 ;
(2)小明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最快的车速是 ,最慢的车速是 ;
(3)途中小明共休息了 次,共休息了 ;
(4)小明由离家最远的地方返回家时的平均速度是 .
【分析】(1)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小明骑自行车离家最远是35千米.
(2)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小明在10时至10时30分的速度最快,每小时行驶20千米,最慢是在11时至12时,即每小时行驶10千米.
(3)途中休息了2次,共休息了1.5小时.
(4)返回用了2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1)小明骑自行车离家最远是35千米.
(2)小明在10时至10时30分的速度最快,每小时行驶20千米,最慢是在11时至12时,即每小时行驶10千米.
(3)途中休息了2次,共休息了1.5小时.
(4)(千米时),
答:小明由离家最远的地方返回家时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驶17.5千米.
故答案为:35;20、10;2、1.5;17.5.
35.(5分)如图,是小红、小军10天1分钟跳绳训练成绩统计图:
(1)两人第 7 天的跳绳成绩最接近,第
天跳绳成绩相差最大.
(2)小军第
天和第
天跳绳的成绩一样.
【分析】(1)由复式统计图即可看出哪天两人的成绩最接近(表示该天两人成绩的点距离最近);哪天两人的成绩相差最大(表示该天两人成绩的点距离最远).
(2)由统计图即可看出小军哪两天的成绩一样.
【解答】解:(1)答:两人第7天的跳绳成绩最接近,第4天跳绳成绩相差最大.
(2)答:小军第6天和第7天跳绳的成绩一样.
故答案为:7,4;6,7.
36.(5分)下面是某公司2014年每月收入和支出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某公司2014年每月收入和支出情况统计图
(1) 4 月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
月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
(2)12月收入和支出相差
万元.
(3)2014年平均每月支出
万元.
【分析】(1)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就是在折线统计图上两条线非常接近的甚至相交的月份,即4月;月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就是在折线统计图上两条线隔离的较远月份即7月.
(2)用12月份收入的减去支出的就是相差的钱数;
(3)把12个月的支出钱数加起来,再除以12即可;
【解答】解:(1)4月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7月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
(2)(万元)
答:12月收入和支出相差30万元.
(3)
(万元)
答:2014年平均每月支出30万元.
故答案为:4,7,40,3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人教新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元测评卷B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1.(2分)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
A.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
B.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C.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
D.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2.(2分)如图是某人骑自行车的行驶路程与行驶时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0时到3时行驶了30千米
B.从1时到2时是匀速(速度不变)行驶的
C.从1时到2时他在中途停留了一个小时
D.从0时到1时与从2时到3时的行驶速度相同
3.(2分)热水器内装有250升水,阳阳洗澡花了6分钟,用去热水器内的水;6分钟后,爸爸又去洗澡,花了6分钟,把水用完.下面第 幅图正确表示了水量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A.B.
C.
4.(2分)下面能表示先乘船后乘火车的是图
A.B.
C.
5.(2分)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实线部分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则关于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狗的速度始终比兔子快
B.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图中段表明兔子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前4秒内,小狗比兔子跑得快
6.(2分)如图表示的是学校足球队乘车去体育馆训练,然后返回学校的过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体育馆距学校
B.去体育馆的车速是5千米时
C.足球队在体育馆的时长是1.5时
D.返回学校用时0.5时
7.(2分)从一个城市的一周气温情况折线统计图中,不能看出
A.这周气温变化趋势
B.这周哪天气温最高
C.气温变化的原因
8.(2分)小红去超市买东西,在路上遇到同学交谈了一会,然后去超市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回家,下面 比较准确反映了小红的活动.
A.
B.
C.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9.(2分)如图是张华、李丽岁每年身高情况统计图.
(1)李丽7岁时,身高是 厘米,张华9岁时,身高是 厘米.
(2)张华和李丽在 岁时,身高相差最大,相差 厘米.
(3)李丽从 岁到 岁,身高增长最快.
10.(2分)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①这两个车间 月份的产量相差最大, 月份的产量相等.
②第 车间 月份的产量上升最快.
③5月份第一车间的产量是第二车间的 .
11.(2分)如图是年青山村人均收入情况统计图.
(1)横轴表示 ,纵轴表示 .
(2) 年的人均收入最少, 年的人均收入最多,相差 元.
(3)从 年到 年人均收入增长得最快.
12.(2分)如图是某地两个旅游景点2018年十一黄金周每天门票收入情况统计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完成填空.
(1)从10月 日到 日,两个景点的门票收入都在增长,其中 日的收入最高;从10月 日到 日,两个景点的门票收入都在下降,其中 日的收入最低.
(2)10月 日两个景点的门票收入相差最多.
13.(2分)小军骑车到相距5千米运的书店买书,下图是他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的统计图,看图完成填空.
(1)他在书店买书用去 分;
(2)返回时的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3)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每小时.
14.(2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看出 的多少.
15.(2分)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到达乙地后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沿原路返回,(如图),汽车出发一小时后行了 千米,到达乙地的时间是 ,在乙地停留了 时,汽车回甲地的速度是 时.
16.(2分)甲、乙两名游泳运动员进行200米游泳比赛,甲让乙先游10秒.赛后,制作了如下的图象.
(1)甲游了
米追上乙.
(2)甲的速度是
米秒.
三.判断题(共4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1分)
17.(1分)折线统计图不能反映数量的多少.
.(判断对错)
18.(1分)根据统计表画折线统计图,要先根据数据描点,再顺次连线.
(判断对错)
19.(1分)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判断对错)
20.(1分)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不能展示两组数据的差距.
.(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共3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
21.(3分)小刚骑车到离家6千米的一个公园游玩.根据折线图解答下列问题.
(1)小刚在公园玩了多长时间?
(2)如果一直骑车,不休息,他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公园?
22.(3分)下图是小华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森林公园去游玩的情况.
(1)
小华从出发到返回,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
(2)
返回前,小华在路上用的时间比在公园里玩的时间多多少分钟?
(3)
返回时,小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走多少米?
23.(3分)折线统计图是小玲爸爸的轿车去年下半年的用油量情况.
2
这半年平均每月用油多少升?
②如果每升汽油售价是6.4元(以2017年4月上海市汽油价格为标准),参照去年下半年的平均每月用油量计算,小玲爸爸第二季度油卡里充值3500元,够用吗?
五.操作题(共4小题,满分14分)
24.(3分)下面是小莉和小明两名同学5次踢毽情况的统计表.
小莉和小明5次踢毽情况统计表
2016年5月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小莉踢毽个数
12
13
25
20
30
小明踢毽个数
15
13
20
27
30
(1)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小莉、小明平均每次各踢多少个?
25.(3分)林场工作人员统计了两棵树木的生长情况,并制成了它们生长情况的统计图.(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1)从开始植树到第6年,两种树中生长速度较快的是
树.
(2)生长到第
年,两种树的高度一样.
(3)当两树都停止生长后,两树高度相差
米.
26.(4分)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个月的结余最多.第二季度月平均支出
.
27.(4分)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骑自行车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地行驶的路程.
①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
小时.
②甲乙两地的路程是
千米.
③李明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3
李明在途中停留的时间是
小时.
4
李明在骑车行驶的最后30分钟行了
千米.
六.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41分)
28.(4分)根据下面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年年)2008年3月
(1)第 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数量增长得快.
(2) 年上缴利润的数量增长得最快.
(3) 年两个门市上缴利润的数量最接近.
(4)从图中还可获得其他信息吗?
29.(4分)百花小区年每一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如图.
(1)百花小区年每一百户居民平均拥有量一共增加了
台.
(2)
年到
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小.
年到
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30.(4分)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跑完全程用了
分钟.
(2)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
分钟才能到达终点.
(3)开始赛跑
分后两人相距100米.
(4)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
31.(4分)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2)你知道这两座城市分别被人们称作“春城”和“火炉”的说法吗?
(4)
黄霏霏一家要在7月份去旅游,如果在这两座城市中选择一个,你认为选择哪座城市合适呢?
32.(5分)张叔叔是一位司机,某星期一到星期五他每天收车时汽车里程数显示如图(不完整).星期一发车时汽车的里程数是100千米.
(1)星期三行驶了 千米,这个星期前三天共行驶了12时,平均每时行驶 千米.
(2)张叔叔星期四休息,星期五又驾车行驶了240千米.请标出星期四、星期五收车时的里程数,完成这幅折线统计图.
33.(5分)笑笑把室内气温的变化画成下面的统计图.
(1)每隔 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从到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答:
(3)估计一下的气温是 .
34.(5分)为了迎接第12届全运会,小明在某周末上午9时骑自行车离开家去北陵公园锻炼,15时回家.已知自行车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骑自行车离家最远距离是 ;
(2)小明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最快的车速是 ,最慢的车速是 ;
(3)途中小明共休息了 次,共休息了 ;
(4)小明由离家最远的地方返回家时的平均速度是 .
35.(5分)如图,是小红、小军10天1分钟跳绳训练成绩统计图:
(1)两人第
天的跳绳成绩最接近,第
天跳绳成绩相差最大.
(2)小军第
天和第
天跳绳的成绩一样.
36.(5分)下面是某公司2014年每月收入和支出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某公司2014年每月收入和支出情况统计图
(1)
月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
月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大.
(2)12月收入和支出相差
万元.
(3)2014年平均每月支出
万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