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十五课:明朝的对外关系随堂小练笔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泰国有“三宝塔寺”,马来西亚有“三宝镇”。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
A.建立明朝,统一了全国
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7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
A.增强了明朝的综合国力
B.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C.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D.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状态
3.明朝政府为抵御倭寇,设立了很多“卫”“所”等军事机构。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是( )
A.周瑜
B.岳飞
C.戚继光
D.文天祥
4.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诗中的“危”指的是( )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西北地区遭受侵略
D.东北地区遭到人侵
5.“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
A.张骞
B.玄奘
C.戚继光
D.郑和
6.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获取黄金
B.开拓殖民地
C.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D.发展对外贸易
7.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
C.郑和船队携带丝绸、瓷器等与所到国家进行贸易和友好交流
D.郑和的远航开创了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8.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航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乙
D.乙和丙
9.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所赞颂的是
( )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10.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时,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1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体现了“和平交往”的是(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岳家军”和“戚家军”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B.其斗争都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C.都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D.都是南宋时著名的抗金军队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永乐三年(1405 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天妃灵应之记》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的壮观场景?这一事件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3)材料一描述的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4)材料二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志向?
(5)材料一描述的事件与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2020-2021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十五课:明朝的对外关系随堂小练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泰国有“三宝塔寺”,马来西亚有“三宝镇”。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C )
A.建立明朝,统一了全国
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7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明朝的是朱元璋,抗击倭寇的是戚继光,英勇抗元的是文天祥,A、B、D三项均可排除。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航海家,他7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国家与地区的友好关系。因此,C项符合题意。
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增强了明朝的综合国力
B.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C.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D.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状态
解析: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一为宣示国力,如能做到扬威四海,则显大国霸气;二为结欢海外,如能换来万邦来朝,岂不皆大欢喜。财货撒播域外四方,明朝威名自此远扬,但郑和下西洋毕竟是项烧钱工程,有损国力,势必难以为继,排除A.C两项。郑和下西洋没有达到D项的效果,排除。故选B项。
3.明朝政府为抵御倭寇,设立了很多“卫”“所”等军事机构。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是( C )
A.周瑜
B.岳飞
C.戚继光
D.文天祥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明朝”“抗击 倭寇”即可判断是戚继光。周瑜是东汉末年的名将,岳飞是抗金名将,文天祥是抗元名将,A.B.D三项均可排除。
4.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诗中的“危”指的是( A )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西北地区遭受侵略
D.东北地区遭到人侵
解析:16 世纪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后戚继光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故诗中的“危”指的是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故A项符合题意。
5.“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D )
A.张骞
B.玄奘
C.戚继光
D.郑和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 合所学可知,1405- 1433 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一带,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因此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郑和。
6.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C )
A.获取黄金
B.开拓殖民地
C.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D.发展对外贸易
解析:15 世纪初,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明成祖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故C项符合题意。
7.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
C.郑和船队携带丝绸、瓷器等与所到国家进行贸易和友好交流
D.郑和的远航开创了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始于明成祖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的远航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故A.B.D三项错误,选C项。
8.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航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D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乙
D.乙和丙
解析:为了提高明 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乙和丙符合题意,故选D项。
9.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所赞颂的是
( C )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解析:由材料中的“倭倭来”“威爷”等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率领成家军,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不但荡平了渐东的倭患,而且平息了福建、广东的倭患。因此,明朝时的这一童谣赞颂的是抗倭民族英雄成继光。
10.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时,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A )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解析:“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说明了当地人民群众抗击倭寇的租极性非常高。由此可见,抗击倭寇、平息倭患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要求。
1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体现了“和平交往”的是( A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具有侵略性质,故排除合④的选项。①②③均为中外友好交往。
12.“岳家军”和“戚家军”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D )
A.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B.其斗争都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C.都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D.都是南宋时著名的抗金军队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岳飞创立了纪律严明的“岳家军”,戚继光创立了纪律严明的“戚家军”,岳飞抗金和盛继光抗倭,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A.B.C三项都是其相同之处。“威家军”是明代抗击倭寇的军队,因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永乐三年(1405 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天妃灵应之记》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的壮观场景?这一事件有何特点?
郑和下西洋。时间长,规模大,航程远,到达的国家和地区非常多。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明政府的支持;当时的明朝国力强盛;造船业发达,指南针的应用;航海人员不畏艰险的顽强意志等。
(3)材料一描述的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材料二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志向?
立志扫平倭寇的决心。
(5)材料一描述的事件与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郑和下西洋是中外友好交往;戚继光抗倭是反侵略战争,属于中外冲突。
_21?????????è?????(www.21cnjy.com)_